全红婵深夜晒照引热议:成长的阵痛与逆袭的决心…
7月31日凌晨,正在广东队进行康复训练的全红婵在国外社交平台更新了动态,一张与玩偶的合影中,这位17岁的奥运冠军眉眼间带着轻松笑意。这则看似寻常的分享,却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多数网友为她送上鼓励,也有声音质疑其"减肥不认真""疑似躺平"。殊不知,这张笑脸背后,是她与身体发育、陈年旧伤的艰难博弈。
![]()
成长的烦恼:从"水花消失术"到技术重构
今年以来,全红婵的竞技状态确实面临挑战。数据显示,从巴黎奥运会结束至今,她的身高已增至1.6米,体重较东京奥运时期 sex 期增长近10公斤,达到48公斤。
![]()
对于跳水运动员而言,这种变化足以颠覆整个技术体系:曾经游刃有余的207C动作(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得分从巅峰期的95分跌至今年世界杯总决赛的64.35分,水花控制问题尤为突出 。
"每个动作的腾空高度、翻腾节奏都要重新校准。"教练陈若琳的话道出了困境的核心。在跳水这项对身体控制精度要求极高的运动中,体重每增加1公斤,空中转体的负荷就会成几何级增长。更棘手的是,脚踝旧伤的反复让她不得不减少高强度训练,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体能维持 。
![]()
康复的真相:6小时训练与科学护航
那些指责"躺平"的声音,显然忽略了全红婵每天6小时的康复训练。从广东队曝光的训练视频看,她戴着特制护踝在跑步机上强化耐力,用3D动作捕捉系统一遍遍比对巅峰期技术细节,核心力量训练时常累到蹲坐在地。
医疗团队为她制定的"三阶康复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物理治疗、高压氧舱、智能营养监测等手段轮番上阵,连走路的鞋子都加装了护踝功能。
![]()
"她对自己要求很高,我对她非常有信心。"陈若琳的表态并非空言。尽管因伤退出新加坡世锦赛,但全红婵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积分榜上仍以7895分稳居女子10米台榜首,领先第二名1200分。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她在发育关与伤病双重压力下的倔强坚持。
舆论的反思:给成长一点时间
"发育关"几乎是女子跳台运动员的宿命。正如业内专家指出,劳丽诗、贾童等名将都曾因未能跨越这道坎早早退役,而陈若琳等成功者的案例证明,科学应对远比苛责更有意义 。
全红婵的团队正通过间歇性低碳饮食、抗重力训练等方式优化体脂率,而非简单减重——她目前18.8的BMI指数仍处于正常范围,只是跳水运动的特殊性对体型有着更严苛的要求。
深夜晒照的轻松,或许正是这位少年冠军调节压力的方式。从东京奥运横空出世到如今直面成长阵痛,全红婵从未停止奔跑。当我们看到她出水后习惯性比出的"OK"手势,更应读懂那份藏在乐观背后的坚韧。
毕竟,真正的体育精神,从来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落后依然倔强站起的勇气。让我们给这个17岁的姑娘多一点时间,静待她在跳台上的下一次绽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