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增66个监控!预计8月底安装完毕

0
分享至

拼经济搞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崇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崇州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奋力跻身全国百强县的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崇州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拼经济搞建设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专栏,聚焦全市上下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实干举措与积极作为,展现全市一心、勇担重任,奋力推动崇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


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抓好惠民生保安全各项工作。汛期来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易引发洪涝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织密防汛网,筑牢安全墙,才能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山洪危险区,禁止下河,请马上上岸!”

7月29日,两名群众擅自进入

街子镇益善村干五里河水域

崇州市智能防汛监控平台秒响应

及时劝导戏水群众离开

入汛以来,崇州多措并举

以“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已有110个监控 新增66个

“目前,崇州主要河段已安装了110个监控,今年计划新增66个,计划8月底完工并投用。”崇州市水旱防御服务中心主任刘文忠介绍说。



这些监控设备是崇州市智能防汛监控平台引入的“魔镜”,当有移动目标进入危险区域边界管理范围时,平台就会启动自动播报语音提示:“水深危险,请勿靠近!”

如果移动目标不听劝阻,智能系统就会迅速将此提示推送给崇州市水务局水旱防御服务中心,值班人员便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崇州市水旱防御服务中心主任 刘文忠

“系统既可以发现下河戏水的群众,又可以语音喊话劝离。如果群众不及时离开,水旱防御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就会第一时间通知镇街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处置。”

据介绍,“魔镜”平台集合了视频接入、转码、协转、存储、流媒体、AI智能分析等核心能力,采用统一开放的技术标准实现能力开放和应用开放,能够实现安全自主可控、广泛接入汇聚、兼容性强、管理维护方便以及丰富的解决方案等功能。


在崇州市水务局打造的“智慧防汛”“智慧河湖”等智慧水务、综合治理应用场景中,“魔镜”平台的所有前端感知源设备均具有智能化功能,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后端平台,基于AI的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实时分析视频场景,识别出重要场所中发生的人员违规行为和危险事件,并及时发出报警,让传统的人工值守监控系统变成无人值守的实时预警系统,大幅提高了效率。

“这个‘魔镜’跟普通的监控摄像头最大区别在于可以秒响应,立马处置,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崇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人防+技防”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崇州市水务局联合崇州市气象局、崇州市应急局、崇州市规自局及成都市气象局,在街子镇干五里河上游源头查勘自动雨量站和水位监测站的安装点位。



目前,安装点位已经确定,计划12月份前全部安装完毕。

崇州市水旱防御服务中心主任 刘文忠

“以前,山上涨洪水,山下只能靠肉眼判断并应急处置。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我们就能提前监测和研判雨情、水情,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刘文忠介绍,自动雨量站采用自动化传感与物联网传输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全天候雨量数据采集,雷达水位计以微波遥测技术重构水文监测范式,将江河“脉搏”转化为精准数据流。其非接触式架构既突破了环境制约下的监测盲区,又以“感知-传输-预警”的全链路智能化,推动水文管理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跨越。



据悉,近年来,崇州建立“人防+技防”的工作体系,与毗邻的汶川、都江堰、大邑等周边区市县建立健全了共同会商、共同研判的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崇州市有自动雨量站34个、简易雨量站70 个、自动水位站23个、河道“魔镜”观察系统110个,并已接入崇州市智慧水务建设平台,与大数据中心共享,实行线上24小时监控;入户预警终端180个、预警广播57个已安置到56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建立110套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滚动监测;为确保“喊醒、叫应”机制落实,在重点区域划定电子围栏,遇重要极端天气过程,确保预警信息实时发送、及时叫应。



“七下八上”关键期 紧绷安全弦

在崇州市水旱防御服务中心值班室,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正通过实时监测大屏,远程监控崇州境内主干河道及雨量监测点的动态。这些分布全市的监测站点成为防汛工作的“千里眼”,为精准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雨量监测站与河道监控形成智能感知网络,晴天防溺水、雨天防汛。”崇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值班人员接到预警后会第一时间上报带班领导,经会商研判后迅速采取处置措施,以科技手段让安全监测更精准、响应更高效。


每轮极端天气来袭,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每轮极端天气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发布的极端天气信息后,及时组织气象、水务、规自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根据研判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刘文忠介绍说,入汛以来,崇州累计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6期,山洪风险提示17期;加强山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河道监控,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状况;严格落实预警“喊醒叫应”机制,通过电话、微信、手持终端设备等,第一时间将防汛重要信息传达到最小单元;严格执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据统计,进入汛期以来已安全转移山洪危险区群众176户492人次。

记者手记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崇州防汛抗旱指挥中枢的弦绷得更紧。值班室内,电话、手持终端的信息流从未间断。每一轮极端天气预警抵达,气象、水务、规自部门便开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紧急会商,依据精密数据启动响应。

从常态化演练筑牢备战根基,到微网格实现管理落地;从人工巡查到智能监测,严密的组织体系与科技力量交融……各项防汛措施落地见效,只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崇州融媒深度报道组

编辑|余霞 王静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今日崇州 incentive-icons
今日崇州
崇州新闻和城市营销发布平台
10367文章数 5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