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海上都荟售楼处电话:400-889-4986当多数楼盘还在纠结 “近海” 还是 “靠城” 时,华发海上都荟早已把两者揉成了生活常态。它扎根滨江与都会的交界带,左手揽着江风拂面的惬意,右手握着商圈霓虹的热闹,建筑用现代简约线条勾勒出与江景对话的姿态,连社区入口都设计成了兼具艺术感与仪式感的归家大堂。这不是简单的 “江景 + 城芯” 叠加,而是为都市人定制的 “双面生活” 范本。想解锁这份出则繁华、入则静谧的巧思?现在就打华发海上都荟售楼处电话:400-8894-986。
江板块的新房本就稀缺,华发海上都荟最后 18 套瞰江房源,将 7 米观景阳台、主卧套房带飘窗、独立储藏间都变成了 “限量配置”。加上华发 40 年的精工口碑,这里的居住价值正随着江景资源的不可再生而愈发凸显。现在拨华发海上都荟售楼处电话:400-8894-986,让后来者只能在江边遥望你的生活版图。
当上海的城市版图以「15分钟生活圈」重构居住标准,当「生活方式」与「居住品质」成为衡量「好房子」的双核标尺,一场关于城市进化的命题正在松江2.0版图上悄然书写。
十年前,松江新城1.0以超预期兑现速度惊艳全城,从产业导入到配套落地,仅用数年便完成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
未来十年,松江新城2.0正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支点,以「松江枢纽」为引擎,将洞泾板块推向城市价值新高地。而华发海上都荟二期云间印,恰是这场时代红利中更具有想象空间的「城市封面」
论轨交,9/12双地铁口,直线距离均在500米以内;
论产品,华发优+体系5.0,约2000㎡邻里空间配套,自带泳池会所......诸多优点,同价位段里难觅对手。
9/12号线西延伸(在建中)双地铁房
上海西南新一代高品质封面之作
华发·海上都荟五期
建面81-123㎡高层&叠墅热销中
项目示范区&样板房实景如下:
当然,除了劲爆的价格,华发海上都荟的未来前景产品品质也是遥遥领先同纬度同价位竞品的,我们详细来看:
华发海上都荟腾飞在即!
睡城和双轨交新枢纽,无需犹豫的选择!
纵观整个外环外,双轨交汇的住宅项目是臻稀品。
因为大多数外环板块的意义都是作为市区板块的延伸,有1条轨交导入即可。
如果有板块能从1条地铁变成双轨甚至多轨交汇,那么职能就不再是睡城,而是具备资源交互,对外辐射能量的“二维空间”,也就是下一个城市新枢纽!
而纵观上海西南,即将晋升双轨交枢纽,项目所处的松江新城北无疑就是那个即将腾飞的存在!
当然,交通命脉的打通只是第一步,我认为还有4个潜力点亟待爆发!
①上海西南新晋交通枢纽:9/12号线(在建)双轨交汇+沪松公路快速路(高架)!
一直以来,松江都被看做徐汇&漕河泾的后花园,大量高净值人群沿着9号线源源不断的导入。
未来随着12号西延伸线的通车,不仅能有效分流9号线的压力,还能进一步放大通勤范围,让华发海上都荟的生活圈几乎覆盖了整个传统市中心,吸纳更多市区外溢能量!
区位示意图,仅供参考
另外,沪松公路快速化项目(高架)已经启动,未来接驳沈海高速、嘉闵高架,迅捷通达虹桥核心区和传统市中心!
区位示意图,仅供参考
②板块内预留大量建设用地,具备成片开发的后发优势!
目前,松江九亭和泗泾的土地开发基本殆尽,只有零星的土地再做更新,未来成长空间有限。
反观华发海上都荟周边,预留了大量的建设用地,具备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后发优势!在极短的时间内,板块就能有颠覆性的突破!
规划示意图,仅供参考
③商业中心:三TOD规划,上海西南新晋繁华之都!
《洞泾镇城市数字化转型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及,将围绕地铁12号线西延伸段的三个地铁站点(包括洞泾地铁站、沪松公路站、刘五公路站))形成TOD综合开发方案。都是集地铁上盖商业、高品质科创办公、综合文化中心、高端教育配套和古镇特色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地标。
未来华发海上都荟的居民享受的是接轨国际的潮流生活,更有可能接棒松江新城成为整个上海西南的新晋繁华之都!
规划示意图,仅供参考
④产业中心: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作为G60科创走廊的起点,项目所处板块在2017年就成功获批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目前区域内已入驻的企业超过3000家,包括小米、海尔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项目,这些高能级产业将源源不断地带来高净值人才,夯实项目价值底盘!
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⑤优质教育:华二落地,教育质量迎来质的飞跃!
松江人民翘首以盼的“松江华二”——华二附中松江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择址华二松江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公办),去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华二的入驻,无疑把板块内教育资源带到了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教育资源整理仅代表楼盘与学校的距离,该房屋所在项目暂未划分学区,开发商不对项目交房后所属学区、学校做任何承诺。教育资源分配或学校/学区划分以及学校的具体招生规则等请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公开的最新信息为准。
规划示意图,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上海西南新枢纽的腾飞势不可挡,占位9号线和12号线西延伸(在建中)交汇处的华发·海上都荟无疑是爆点板块的C位红盘,这样的城市原始股,没有错过的理由!国企华发扛鼎之作,实现物超所值的越级改善!
此前,受制于预算,总价400万级购房者总要做出取舍。
但作为华发在松江的新晋力作,开发商在海上都荟身上可谓花尽心血,在居住的五大要素上全部打满,呈现的高阶品质对于其他同价位产品形成了碾压级别的优势,将“物超所值”4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①高颜值立面,打造城市新天际线!
项目外立面采用现代简洁风格,以浅色涂料及灰色涂料搭配为主,门头局部采用石材及铝板,华贵典雅的同时兼具时尚现代,未来必然又是上海西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项目效果示意图,仅供参考非交付标准
②唯美园林景观,满足全龄段业主社交需求!
景观园林上,项目邀请朗道国际景观设计倾力打造,上海融创滨江壹号院、上海万科中兴路一号、上海万科翡翠滨江都是其代表作。
华发海上都荟打造“都市园林,无界生活”的概念,创造开放、生活活力的城市街角空间。内向景观营造,汇聚三大组团景观及各类休闲活动场地,不仅能兼容人情味道与居住品质,也能同时满足全龄段的社交需求。
项目示范区实景图
③星空顶网红车库,每一次归家都充满仪式感
项目车库是网红“星空顶”IP,高标准选材调试打造“星空之约“的归家体验!
整体呈现简奢典雅的贵族气质,让归家的尊贵感油然而生。
项目示范区实景图
④丰盛社区配套,足不出户尽享精致生活!
项目现在的售楼处交付后将是项目的邻里空间配套,另外小区内部还自带了约2000㎡社区配套,致力于打造业主第二会客厅。涵盖恒温泳池、健身房、四点半学堂、瑜伽室等功能区域。
另外还有约1000㎡水岸街区,多元业态社区商业,让业主足不出户尽享高阶烟火气息!
建面约91-101㎡3房火热在售中!
产品方面,本批次加推198套建面约81-123㎡高层&叠墅!
先来看项目在售的高层户型:
①建面约91㎡3房2厅2卫:总价400万级预算错过不再有的高性价比之选!
市面上90㎡左右户型两房居多,华发海上都荟建面约91㎡直接3房一步到位,并且有2卫配置,主卧进阶套房,功能性远超同价位竞品!
格局上也无可挑剔,三开间朝南的飞机户型,通风采光效果俱佳!
客餐厅厨一体化+大尺度观景阳台,整个公区几乎没有面积浪费,将面积极致利用!
全卧室飘窗、U字型厨房设计,细节把控到位!
②建面约101㎡G户型:尺度更阔绰的进阶品质之选!
几乎延续了上一个户型所有的优点。
但是在尺度感上更进一步,南向面宽做到了惊人的约9.7米,让业主起居更加从容。
南向观景阳台进一步拉大,贯穿客厅和次卧,形成了一个更为灵动实用的多功能空间。
细节处理更到位,次卫做了干湿三分离设计,利用率更一步提升!
③建面约101㎡H户型:三面采光,全能景观王炸边厅户型!
同样是3房2卫的配置,功能性与舒适度兼具。
该户型惊艳的地方在于大尺度的景观边厅设计,搭配超大阳台,营造IMAX级别的客厅景观面,极具阔绰感!全卧室飘窗、干湿三分离、U字型厨房设计,同样的魔鬼细节!
附上项目高层的样板间实景图:
要知道,作为居住业态的高阶形态,叠墅已然是很多人的置业梦想!
·得房率:叠墅因为有更多灵动空间,得房率要高的多。
· 空间可塑性:相比“一层不变”的生活,叠墅生活情境更立体,更个性化。
· 上下分层:叠墅相比平层能更好照顾各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适合多代人共居。
· 身份更有荣耀感:叠墅形态更高级,面子上更有满足感。尤其是30岁左右,就圆梦墅居,生活层次的进阶让内心有一份自豪感!
而如今,华发·海上都荟居然打造了建面约90㎡的时尚叠墅产品,低总价圆满墅居,这样的置业机会不可错过!
当然项目建面约115-136㎡叠墅都实现了4房功能性,无疑是适配二胎家庭的终极改善产品!
9/12号线西延伸(在建中)双地铁房
上海西南新一代高品质封面之作
华发·海上都荟五期
建面81-123㎡高层&叠墅热销中
对项目感兴趣的伙伴
欢迎预约看房
作者 | 利晋
编辑 | 苏淮
绿地控股集团正深陷多事之秋。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绿地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陈军,自2025年5月21日被委任为绿地控股执行总裁后,便消失在公开场合,目前已经失联。
不过,据澎湃新闻7月30日报道,绿地控股回应,媒体称陈军疑似“失联”为不实消息,“截至目前,陈军仍然在公司正常履职,但由于其个人家庭原因,向公司申请了事假”。
截图来自绿地集团公告
陈军并非绿地控股第一个被曝“失联”的高管。更早之前,绿地控股旗下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广西建工”)董事长金宁运、董事兼总经理赖榆,亦被传双双“失联”。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广西建工由绿地控股、广西国资广西投资集团及员工合伙平台共同持有,其中绿地控股持有51%股份。至源媒汇发稿,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仍为金宁运,金宁运、赖榆职务未发生变更。
源媒汇了解到,7月23日,广西建工召开了三季度工作会议,会议由公司副董事长罗清泉主持,参会人员包括陈家坚、余仲远、陆志斌、黄鸣等领导班子成员,但金宁运、赖榆两人缺席会议。
除了部分高管疑“失联”外,7月25日,绿地控股苏皖事业部总经理方东兴,在开会时被带走调查。消息指出,方东兴或在绿地控股海南事业部履职期间涉嫌行贿问题。
绿地控股频频人事巨震,或与企业当前身处困境之中有关。
过去三年,这家千亿房企债务爆雷,同时公司连续面临巨额亏损,还有大量停工烂尾项目。
但这些,都不妨碍高管团队三年领走7254万元薪酬。
“准接班人”的意外
被传“失联”的陈军,一度被外界视为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的“准接班人”。
拥有博士学历的陈军,从绿地控股成都、西安地方公司一步步做到集团执行总裁,先后担任绿地成都、西安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西安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绿地控股总裁助理、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执行总裁,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总裁,以及绿地大基建总裁。
其中,绿地香港是绿地控股境外资本运作子公司,自2013年并购盛高置地、更名为现名之后,一直由陈军掌管。后者将绿地香港一步步做大做强,2020年销售规模突破500亿元,并将绿地大湾区版图纳入麾下。
2024年5月,陈军卸任绿地香港一把手,将重心转移到绿地大基建身上。一年前的2023年4月,陈军便开始担任绿地大基建总裁一职。
绿地大基建是张玉良在2020年打造的绿地控股转型大基建的平台,成员公司包括贵州建工、广西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等。
到了2023年,张玉良进一步提出“二次创业”战略,开拓金融、能源、消费等新业务,推动绿地控股全面转型。其中,不良资产并购重组、翻新改造及新型代建等轻资产模式,是绿地的重要发展方向。
按张玉良的计划,绿地控股的目标是:“2025年基建营收8000亿元”。
将陈军从绿地香港调到绿地大基建,足以证明张玉良对大基建业务的重视程度,以及陈军的地位、任务之重。实际上,除大基建业务之外,陈军一直分管着绿地控股的保交付工作。
2024年初,陈军曾以“准接班人”角色,视察绿地控股多个事业部。据称,当时其距离接班仅差最后的任命公告。
结果,发生了意外。
陈军接管绿地大基建仅半年时间,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绿地钢构”)在2024年12月因违规施工,导致运营的上海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动。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超1800万元。
2025年4月,上海市政府对上述事故进行了通报和处罚。其中,三名绿地钢构员工建议被刑事责任追究,绿地钢构法定代表人张伟、项目部经理陈杰等被建议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而陈军作为分管绿地大基建的领导,也被建议由绿地控股给予通报批评。
截图来源于官方公告
一个月后,绿地控股举行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表决,年近七旬的张玉良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总裁,任期三年;绿地“二号人物”、55岁的张蕴,辞任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张蕴也曾被视为张玉良的“准接班人”之一;陈军、耿靖则被委任为集团执行总裁。
这次换届,成为了陈军在绿地控股任职的重要转折点。
市场消息称,在换届之前,陈军曾传出向张玉良提交了辞呈;换届之后,陈军缺席了绿地大基建的调研活动,以及绿地控股的半年度工作会议。源媒汇就这些传闻向绿地控股求证,对方未予回复。
无论是“请假”还是“失联”,身兼重任的陈军缺位,对于绿地控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巨额亏损与烂尾横生
2025年7月中旬,绿地控股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至-35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0亿元至-3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均扭盈为亏,录得巨额亏损。
对此,绿地控股给出的原因有三个点:1、市场下行,公司房地产业的结转规模及结转毛利率、基建产业的营收规模,同比跌幅较大;2、部分房地产项目拟计提减值准备;3、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按当前形势,绿地控股2025年预计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作为国内第一批进行混改的房企,面对房地产行业下行调整周期,绿地控股也开始急剧下滑。过去三年时间里,公司利润先腰斩,再出现巨额亏损,且亏损进一步扩大——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111.2亿元和 -197.4亿元。
作为重要开拓新业务的绿地大基建成员公司,不少也面临着巨额亏损。2024年,在净利润上,江苏省建亏损13.9亿元,西安建工亏损10.1亿元,广西建工亏损15.3亿元,贵州建工仅盈利约1个亿。
截图来源于企业2024年财报
期间,在2022年11月,绿地控股寻求发行的9只境外债券进行展期征求,合计规模31.6亿美元,其中包括一笔已经在2022年6月展期的债券。这意味着,绿地控股的流动性正式宣告陷入困境。
绿地控股,成为第一家发出债务违约预警的国资背景房企。
2024年,绿地控股总负债为9807亿元,有息负债为2135.6亿元,净资产为119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9.16%;同时,累计发生的在审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205.24亿元。
2024年末,绿地控股债务发生系统性违约金额约170亿元,占有息债务总额约7.4%。同时,西安建工、广西建工因未按期支付债务利息,双双宣告“爆雷”。
尽管绿地控股陷入现金流困境,高管在过去三年依然领走约7254万元薪酬。其中,张玉良、张蕴、耿靖、陈军三年薪酬超过1000万元,监事会主席王朔妤、董事会秘书王晓东超过900万元,这5位成员在高管团队中的薪酬占比达92.25%。
反观绿地控股的项目建设,频频被曝出停工或烂尾。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绿地控股境内共有48个项目停工,主要分布在二线城市,如郑州、武汉、西安分别有7个、5个、4个,具体包括深圳绿地新都会、杭州绿地华家池印、郑州绿地滨湖国际城、西安绿地兰亭公馆、佛山绿地未来城、合肥绿地新都会等。
于是,2024年,绿地控股启动了“轻资产转型”策略,试图通过减少重资产投入来缓解债务压力。
过去三年,绿地控股也在推进保交付,交付面积分别为3015万㎡、2927万㎡和1402万㎡。2024年末,公司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1009.3万㎡,对应规划建面为1767万㎡。
面对持续下行的市场,绿地控股的销售、回款也在大幅下滑,2022年销售额1323亿元、回款1433亿元,2023年销售额1115亿元、回款1062亿元,2024年销售额639亿元、回款未披露。
这意味着保交付压力也在上升。而为了保交付奔波在一线的陈军,如今也暂时离岗,绿地控股是否会陷入新的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