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澎涛 陈鸿睿报道
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赤峰市赛区武术项目进行对练比赛。武术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来自10个盟市的各族选手同台竞技,以武会友。赛场上,既有8岁小选手,也有六旬老将,充分彰显了中华武术的蓬勃生机与传承发展。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鲜明的技击特色,更蕴含着“以和为贵”的深邃智慧。比赛中,各族选手虽风格各异,但都秉持“礼让为先、点到为止”的武德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强而不霸、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这种以武会友、切磋共进的形式,正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自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这项运动已成为连接各族儿女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南拳北腿,还是刀枪剑棍,各族选手在“踢、打、摔、拿”等武术核心技艺交流中,既传承中华武术的精髓,更增进各民族间的交融与认同。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