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司长,金管局任总裁电话。"秘书轻声提醒。
曾荫权立刻抓起听筒:"任兄,情况如何?"
电话那头,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的声音透着疲惫:"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今天又出现超过30亿港币的抛售,汇率已经逼近7.75的警戒线。根据线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其他几家对冲基金正在协调行动。"
曾荫权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联系中银香港的刘总,我们需要知道大陆方面的外汇储备情况。"
挂断电话后,曾荫权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香港。
这座他深爱的城市,回归才一年多,就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
他想起去年7月1日,看着五星红旗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冉冉升起时,自己热泪盈眶的场景。
那时的欢庆与自豪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备车,我要立刻去见特首。"曾荫权对秘书说。
半小时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灯火通明。
特首董建华听完汇报,眉头紧锁:"立即准备详细报告,我要向中央汇报。香港刚刚回归,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任何乱子。"
次日清晨,北京中南海。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批阅文件,秘书轻敲门扉:"总理,香港董特首的紧急报告。"
朱镕基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后,脸色逐渐凝重。
他拿起红色电话:"通知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一小时后在第三会议室开会。同时接通香港董建华同志的电话。"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投影仪上显示着香港近一周来的金融市场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分析道:"从数据看,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做空行动。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国际炒家同时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发动攻击,意图制造恐慌,从中牟取暴利。"
朱镕基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同志们,香港刚刚回归祖国怀抱,国际社会都在看着我们。如果这个时候香港金融体系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会影响'一国两制'的国际形象。"
他停顿片刻,声音坚定:"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戴行长,我们目前有多少外汇储备?"
"截至上月底,国家外汇储备约1400亿美元。"戴相龙回答。
"好。"
朱镕基站起身,"立即成立特别工作小组,我亲自任组长。第一,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全面监测金融市场动向;第二,人民银行做好资金准备;第三,外汇管理局24小时监控国际资本流动。香港是中国的香港,绝不允许国际炒家为所欲为!"
会议结束后,朱镕基单独留下了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立即起草一份给江主席的报告,把情况和我们的应对方案详细说明。同时,准备我的香港之行。"
8月12日晚,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董建华面对中外记者,神情镇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信心、有能力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任何挑战。"
台下,一名外国记者高声提问:"有消息称国际炒家正大规模做空港币,特区政府是否会放弃联系汇率制度?"
董建华微微一笑:"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运行良好,没有任何改变的计划。
我想强调的是,香港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操作室内,任志刚正指挥团队进行市场干预。
交易员们紧张地接听电话、输入指令,大屏幕上数字不断跳动。
"又出现10亿港币抛盘!"一名交易员喊道。
任志刚果断下令:"全部接盘,维持汇率稳定!"
曾荫权站在一旁,手机紧贴耳朵:"刘总,中央的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刘金宝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已经安排好了,首批50亿美元明天一早就能进入香港金管局账户。"
8月14日,北京飞往香港的专机上。
朱镕基望着窗外的云海,对随行的马凯说:"香港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们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
马凯点头:"已经按照您的指示,与香港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接。曾荫权司长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股市和期指市场的联动做空。"
"告诉小曾,"朱镕基目光坚定,"中央已经决定,动用外汇储备直接入市,购买港股,打击空头。"
马凯略显惊讶:"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
"香港回归也无先例。"朱镕基打断他,"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策。"
飞机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时,天色已晚。
但香港会议中心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
朱镕基与董建华、曾荫权、任志刚等香港主要官员紧急磋商。
曾荫权详细汇报了最新情况:"过去三天,我们已动用近100亿港币维持汇率,但国际炒家转而集中攻击股市。恒生指数一周内下跌了1200点,期指空单增加了两倍。"
朱镕基认真听完,问道:"你们预估,全面反击需要多少资金?"
任志刚计算后回答:"至少需要300亿美元。"
"中央给你们500亿。"
朱镕基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但不是现在。我们要选择一个最佳时机,一举击溃他们。"
接下来的三天里,香港金融市场暗流涌动。
表面上,特区政府只是进行常规性干预;暗地里,一场大规模反击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汇丰银行、中银国际等机构秘密协调,准备资金;证监会加强了对异常交易的监控;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开始追踪可疑资金流向。
8月20日,朱镕基在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
面对中外媒体,他语气坚定:"我要正告那些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投机者,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任何低估中国政府意志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这番话在国际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
第二天,全球各大财经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中国总理向金融大鳄宣战"。
量子基金总部,索罗斯与他的团队分析着最新形势。
"朱镕基只是在虚张声势,"一位分析师不屑地说,"中国从未有过直接干预股市的先例。"
索罗斯却显得谨慎:"不要低估这个对手。1993年他整治海南房地产泡沫时,手段就非常果断。"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加仓?"
索罗斯沉思片刻:"再观察两天。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实质性动作,就在周五发动总攻。"
8月24日,星期一。香港股市一开盘就出现大量抛盘,恒生指数直线下跌。
金管局操作室内,任志刚盯着屏幕,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是时候了。"他对身边的曾荫权说,"他们开始总攻了。"
曾荫权拿起红色电话:"启动'长城计划'。"
刹那间,香港金融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
大量买盘突然涌入,将下跌的股价一个个托起。交易量激增,恒生指数止跌回升。
更令空头震惊的是,在期指市场,出现了一股神秘力量,将所有抛出的空单全部接下。
纽约,索罗斯接到紧急报告时,脸色骤变:"这不可能!哪里来的这么多资金?"
"来自中国大陆,"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惊恐,"他们动用了国家外汇储备直接入市!"
接下来的三天,成为香港金融史上最惊心动魄的72小时。
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联手,与国际炒家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殊死搏斗。
每天交易量都创下历史新高,多空双方在每一个价位激烈争夺。
8月27日,星期四。恒生指数剧烈震荡,最终收在7829点,比前一天上涨88点。
但真正的决战将在明天——当月期指结算日。
当晚,朱镕基在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陪同下,来到金管局指挥中心。
曾荫权和任志刚已经连续工作36小时,双眼布满血丝。
"同志们,"朱镕基看着疲惫不堪的团队,动情地说,"明天是决战之日。祖国人民与你们同在!"
任志刚汇报了作战计划:"明天我们将集中火力攻击8月期指,迫使他们平仓亏损。同时,已联系香港各大华资机构,明天共同护盘。"
朱镕基点头:"记住,这不是普通的金融操作,而是一场捍卫国家尊严的战斗!"
8月28日,星期五。香港交易所开盘前,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
当钟声响起,交易大厅瞬间沸腾。空头疯狂抛售,而多头则全力接盘。
恒生指数在剧烈波动中顽强上行。
中午休市时,初步统计显示,上午的交易量已经突破300亿港币,创下单日半日最高纪录。
曾荫权在指挥中心接到报告:"量子基金开始平仓了!"
下午开市后,空头溃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恒生指数一路飙升,最终收于7923点,单日上涨94点。
而8月期指更是暴涨600多点,空头损失惨重。
当晚,全球金融市场都在热议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国际媒体纷纷报道:"中国赢得香港金融保卫战"。
在特区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面带微笑但语气坚定:"这次胜利证明,任何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阴谋都不会得逞。香港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人群中,一位外国记者高声问道:"总理先生,有传言称中国政府为此耗资数百亿美元,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朱镕基从容回答:"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代价,无论多大都值得。因为这不仅关乎香港同胞的福祉,更关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曾荫权站在一旁,看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内心充满敬佩。
他知道,没有中央的果断决策和全力支持,香港不可能赢得这场战役。
然而,就在众人欢庆胜利之时,任志刚匆匆走到曾荫权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曾荫权脸色突变,迅速离开了会场。
在隔壁的紧急会议室里,几位金融专家正围着一份刚收到的报告讨论。
报告显示,虽然量子基金等已经平仓,但仍有大量国际游资潜伏在香港市场,而且...
"而且什么?"曾荫权急切地问。
"而且他们似乎正在酝酿新一轮攻击,目标可能是银行体系。"一位专家忧心忡忡地说。
曾荫权望向窗外的维多利亚港,夜色中,霓虹依旧闪烁但谁又能知道,这璀璨之下,还隐藏着多少暗流与危机?
他拿起电话,犹豫片刻,又放下了。
明天就是周末,是否应该立即向北京汇报?还是先收集更多信息?
就在此时,电话突然响起。
曾荫权接起电话,听筒中传来朱镕基秘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