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陈学锋表示,香港作为国际旅游热点,近年旅客数量持续增长,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但这些游客通常以港岛、九龙的市区景点等为主,虽然交通便利,但却难吸引游人重复游玩,而香港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岛屿,很有条件发展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等深度游和特色游。
香港有独特海岛文化
他指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报告及文体旅局发表的香港旅游发展蓝图2.0均指出,要推动海岛旅游。而事实上,香港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美的海岸线,独特的海岛文化底蕴及丰富的历史遗产,极具潜力发展多元化的特色旅游经济。
他继续说,为响应政府“无处不旅游”的发展方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海岛香港·特色体验”的全新旅游概念,我及离岛支部团队过去数月来到离岛各区收集居民和商户的意见,也与各乡事会领袖进行沟通,并根据各区特色,提出十项“推动香港海岛经济”的倡议。
提出十大建议
他希望透过文化赋能、产业引导、政策创新等方面,推动离岛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建议内容如下:
1. 设立“抗战遗迹爱国教育走廊”,开发离岛红色旅游路线
香港沦陷期间,日军在大屿山驻扎收集情报并抵御盟军的海空攻击。 当时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协助乡民清剿海盗、土匪,抵抗日军侵扰,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我们建议在事件的发生地如梅窝、三乡、大澳、东涌旧码头、大屿山宝莲寺等地设立纪念牌匾,在长洲设立文化名人秘密大营救纪念厅,以铭记事件经过及牺牲者姓名,在离岛区设立“抗战遗迹爱国教育走廊”,推动抗战历史红色旅游路线,连接梅窝、塘福、东涌、宝莲寺、大澳和长洲等地。也建议相关部门培训导赏员,鼓励学校组织参观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让年轻一代更深入地了解各段历史。相信此举也有助提升港人和旅客对香港抗战历史的认识,弘扬爱国精神。
2. 推动南丫风车地标,打造绿色旅游海岛
行山远足是不少现代都市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南丫岛索罟湾至榕树湾的行山路线一直广受港人欢迎。我们建议为此路线增添新意,设立风力电场打卡位和再生能源展览厅,发展南丫岛绿色旅游主题的特色。
3. 打造梅窝“国际沙滩音乐港湾”,促进亚洲流行文化中心地位
梅窝银矿湾沙滩风景优美,设施完善,为游人提供休闲活动选择。我们建议将梅窝打造成为国际沙滩音乐港湾,定期邀请海内外艺术家到场表演,举办不同主题的音乐盛会,让观众尽情享受各种音乐流派,包括流行、摇滚、嘻哈等,促进各国音乐、艺术与时尚文化的交流。
4. 打造南大屿高端海滨度假村,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商务活动频繁,经常有高端商务旅客顺便留港消遣,惟本港较缺少海滩度假式酒店。我们建议在南大屿打造高端旅游度假式酒店,吸引高端旅游客源。在当区兴建游艇泊位及码头等配套,促进游艇经济,为香港成为亚洲旅游度假中心增添较具吸引力的卖点。此外,为了促进社区共融发展,我们建议优先聘请本地居民作为员工,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不仅能为社区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增强居民对项目的归属感,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发展。
5. 发展长洲市集文化,悠闲小岛更居特色
长洲以独特的海岸景致、年度盛事太平清醮等闻名,一向吸引不少希望远离烦嚣的人前往度假。随著近年消费环境的转变,长洲的本土经济与社区特色面临挑战。为了提振地区经济、增添社区活力,吸引游客,我们建议每逢周末假日在长洲增设主题市集。以促进本地商业发展,吸引游客,丰富岛屿的独特性。
6. 完善坪洲宠物配套,打造宠物友善海岛
宠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少港人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周末或假日喜欢带它们到各地游玩。我们建议政府将坪洲打造成全港首个宠物友善海岛,为宠物及其主人提供更舒适和便利的环境。在不影响当区居民生活的地点设置宠物友善设施,包括宠物公园、宠物厕所和洗手设备等,让宠物和主人能共享美好时光。也可定期举办各类宠物主题活动,并加强对宠物照顾的教育和宣传,让爱宠家庭与当区居民和谐共处。
7. 建设东涌“海滨长廊经济带”,丰富“机场城市”内涵
东涌海滨长廊总长400米。该地理位置邻近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未来的机场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美丽的景色,融合了“海、陆、空”的观光元素,是离岛区的一大亮点。我们建议延长东涌东海滨长廊至东涌北和新市镇的沿海位置,并连接至香港国际机场和机场城市,打造一条新海滨长廊,增添沿海走廊的商业设施、社区设施和长达10公里的单车径,提供多元的餐饮、运动、娱乐、零售及体验式消费,以吸引市民和旅客,推动人流和经济。同时,我们建议多利用空地举行定期活动、市集和艺术装置,成为市民“聚脚点”的新选择,进一步提升东涌海滨的知名度。
8. 活化大澳水乡棚屋,游客和居民共同得益
大澳水乡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近年流行自助式旅游,大澳的棚屋非常有特色,深受旅客喜爱,惟当地住宿及特色食肆选择有限,限制了游人的体验。建议配合深度游热潮,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宣传多条一日游路线,如东涌至大澳、分流至大澳的行山旅游。同时,以试行方式,推动棚屋活化,设立特色打卡点,并且研究个别结构稳固、位置合适的棚屋改建成茶座、咖啡屋等小型食肆。另外,建议划定民宿试点区域,放宽消防及屋宇标准,设立一条龙申请窗口,例如,优先允许地下楼层的村屋经营民宿,鼓励游人过夜,带动夜生活,增加消费。向海内外游客展现“东方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9. 发展贝澳亲水文化,打造亲子生态旅游乐园
贝澳便利的营地与平坦的泳滩位一向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节假日营地预订更供不应求。随着年轻一代与家庭更对生态旅游和独特体验的需求增加,建议在贝澳发展亲水文化设施,例如水上游戏等体验项目;增加营地数量,建立不同的营地主题与商业配套;增设育婴配套设施,为携幼年子女出行的市民和旅客提供更舒适安心的体验.将贝澳打造成为一个融入大自然的海滩亲子旅游目的地。
10. 开设跳岛游和水上的士路线,海岛旅游更轻松
香港海岛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长洲、坪洲、南丫岛、梅窝和大澳等地各具特色,适合不同的休闲活动。惟目前交通模式主要依赖中环码头作为单一枢纽,岛屿之间缺乏直接串联,旅客难以在同一天内探索多个景点。我们建议开设“跳岛游”路线,让游客在一天内体验多个不同岛屿,增加旅游的灵活性。也建议增设水上的士服务,以便市民和旅客轻松往返。鼓励船公司联合岛上餐厅景点等,推出旅游套票等,吸引人流,促进海岛经济。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主笔 何洁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