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38度的烈日下,那辆黑色奔驰里传来孩子微弱的哭声,李建国举起榔头的那一刻,围观的人群炸开了锅。
“师傅,别冲动!这车少说也得四五十万!”
“是啊,砸坏了你一辈子都赔不起!”
“现在的有钱人都不好惹,你惹不起的!”
“等等警察吧,别自己惹麻烦!”七嘴八舌的劝阻声中,李建国的手开始颤抖。
他看看榔头,再看看车里已经快昏迷的孩子,脑海里闪过家中生病的老婆、等着学费的儿子、还有自己银行卡里仅剩的1200块钱。
修这车窗的钱,够他不吃不喝干大半年的。
“师傅,真的别砸!万一车主讹你怎么办?”
“孩子是别人家的,你砸了车自己家就完了!”
围观者的话句句戳心,李建国的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但就在这时,车里的哭声更加微弱了,孩子的小脸通红得像要烧起来。
“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建国咬牙大吼一声,榔头狠狠砸向车窗。
玻璃应声而碎,围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工地大叔,在良心和现实的十字路口,竟然没有丝毫犹豫...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当车主赶回来看到这一切时,她的第一句话竟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
01
上午十点,太阳已经毒辣得让人睁不开眼。温度计上的红色液体爬到了38度的刻度线上,空气中热浪翻滚,就像个巨大的蒸笼。李建国用沾满汗水的手背擦了擦额头,那件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工服贴在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
“这鬼天气,人都要烤熟了。”工友张三放下手中的钢筋,躲到工地边上唯一的那棵槐树下面。
李建国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继续搬着水泥袋子。
52岁的年纪,在工地上已经算是老人了,但是胳膊上的肌肉还是很结实。
每抬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他的脸就涨得更红一分。安全帽里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眼睛都被咸得睁不开。
“老李,你慢点,别把自己累坏了。”另一个工友王四劝道。
“不能慢啊,包工头刚才还在那边转悠呢。”李建国喘着粗气,指了指远处正在看手机的包工头,“要是被他看见我们偷懒,又该扣工钱了。”
张三撇撇嘴:“一天累死累活的,才挣200块钱,还要被他们呼来喝去的。”
“那也没办法,不干这个咱们还能干啥?”李建国擦了擦汗,继续搬着水泥袋,“我儿子下个月就要交学费了,还差8000多块呢。”
说起儿子,李建国的眼神里闪过一丝骄傲,也有些心疼。儿子李明今年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要2万多,这对李建国这样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你儿子争气,考上大学了。”王四羡慕地说,“我家那小子天天就知道玩游戏,愁死我了。”
“孩子懂事就好,但是这钱...”李建国叹了口气,“老婆在老家种地,身体又不好,经常要吃药。我爸去年摔了一跤,走路都成问题。家里就指着我这点工钱过日子。”
水泥地面烫得能煎鸡蛋,钢筋更是烫手。李建国的手掌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还是会被烫得生疼。他咬着牙坚持着,心里默默算计着这个月能挣多少钱。
中午12点,工地暂停施工。工人们像逃命一样跑到树荫下,有的直接坐在地上,有的靠着墙根喘粗气。李建国走到工地门口,那里有一个小台阶,他习惯在那里吃午饭。
从破旧的塑料袋里掏出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的是早上泡的茶叶。现在已经温得烫嘴,但这就是他的饮料。又拿出老婆王桂花蒸的窝头和一小包咸菜,这就是他的午餐。
对面是高档住宅区金桂园,进出的都是各种豪车。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李建国多看了几眼,心里想着:“这车得多少钱啊?够我干十年的了吧。”
“老李,你看什么呢?”张三坐到他旁边,也拿出了自己的干粮。
“没看什么,就是感慨。”李建国咬了一口窝头,“人家吹着空调,我们在这里受罪。”
“这就是命啊,生下来就不一样。”张三摇摇头,“不过咱们也不能抱怨,踏踏实实干活,总比闲着强。”这时,李建国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号码,是村里小卖部老板老刘打来的。
“建国啊,你家桂花又来赊账买药了,这个月已经欠了300多了。”
李建国心里一紧:“她又买药了?买的什么药?”
“还是那些胃药和止痛片,看起来身体不太好。”老刘的声音有些担心,“你看这钱...”
“好的好的,我这就给你转钱过去。”李建国赶紧说道,挂了电话就打开手机银行。看着卡里只剩1200块钱的余额,他的心更沉了。
王四看出了他的为难:“怎么了,老李?家里又有事?”
“我老婆身体不好,又买药了。”李建国叹了口气,给老刘转了500块钱过去,“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别想那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张三安慰道,“咱们能干的就是好好挣钱,其他的也管不了那么多。”
就在这时,工友们开始议论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
“听说昨天河边有个小孩掉水里了,好几个大人都不敢下去救。”一个年轻的工人说道。
“最后怎么样了?”王四问。
“是一个路过的大学生跳下去救上来的,孩子没事。”
李建国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窝头:“那些大人怎么能不救呢?孩子那么小,不救就没命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现在的人都怕惹麻烦。”张三摇摇头,“救了人,万一出点什么事,可能还要被讹钱。”
“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啊。”李建国声音有些激动,“我要是遇到这种事,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孩子是无辜的,大人怎么能不管呢?”
王四点点头:“老李说得对,做人得有底线。我们穷是穷了点,但良心不能丢。”
“就是这个理。”李建国喝了一口温茶,“我也是当父亲的,要是我儿子遇到危险,别人不救,我得多难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到儿子,李建国又掏出手机,看着儿子昨天发来的短信:“爸,我在学校挺好的,你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看着这条短信,李建国的眼眶有些湿润。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乱花钱,也不向家里要这要那的。想起女儿李华上次打电话说想买个新书包,他说等发了工资再买,孩子也没有再提起过。
“我这两个孩子都争气,就是苦了他们了。”李建国自言自语道。
“别这么说,孩子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说明你们教育得好。”张三拍拍他的肩膀,“等孩子们都有出息了,你们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李建国点点头,又想起家里的情况。老婆王桂花一个人在家照顾生病的老父亲,还要种地,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每次打电话,她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工作。
“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老婆。”李建国喃喃道,“跟着我这么多年,没享过一天福。”
这时,一辆银色的宝马从对面小区开出来,李建国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车里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在打电话,看起来很着急的样子。
“你说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咱们过的又是什么日子。”李建国感慨道,“不过也不能怨天尤人,咱们没那个命,就得认这个命。”
“话是这么说,但有时候还是会想,要是咱们也能过上那样的生活就好了。”王四望着远去的宝马车说道。
“想是可以想,但不能指望。”李建国站起身来,准备继续干活,“咱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挣钱,让孩子们以后别像咱们这样辛苦。”
下午的太阳更加毒辣,温度还在继续攀升。李建国和工友们继续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为了那微薄的工资,为了家里的老人孩子,为了能在这个城市里有一口饭吃。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不远的地方,一个小小的生命正面临着危险,而他即将面临一个改变命运的选择...
02
下午1点半,太阳直射在头顶上,整个工地就像个大火炉。李建国正准备回工人宿舍眯一会,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哭声。
“咦,哪来的孩子哭声?”他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
声音断断续续的,似有似无。李建国摇摇头,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继续往宿舍方向走。工地上噪音很大,偶尔从附近居民楼传来孩子的哭声也很正常。
走了几步,那个哭声又传了过来,这次听得更清楚了一些。李建国皱了皱眉头,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声音好像是从对面小区的停车位那边传来的。
![]()
“奇怪,大中午的,哪个孩子在外面哭?”他嘀咕道。
好奇心驱使下,李建国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越走近,哭声越清楚。这不是一般的哭闹,听起来有些有气无力的,像是很虚弱的样子。
停车位上停着几辆车,有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格外显眼。李建国走近一看,发现哭声就是从这辆车里传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他快步走到车边,趴在车窗上往里看。
车窗贴着深色的膜,但还是能隐约看到车内的情况。李建国看到后座上坐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小男孩,正在无力地哭着。孩子的脸通红通红的,头发都被汗水湿透了,看起来已经很虚脱了。
“我的天呐!”李建国吃了一惊,赶紧用手拍了拍车窗,“小朋友,小朋友,你怎么样?”
车里的小男孩听到声音,转头看向窗外,但是哭声更加微弱了。
李建国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的嘴唇都有些发白,明显是中暑的症状。
“这可不得了!”李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试着拉了拉车门,但是车门紧锁着,根本打不开。
车内的温度肯定已经超过了50度,孩子再这样下去,真的会出人命的。李建国绕着车子转了一圈,所有的车门都锁得死死的,车窗也都关着。
“这孩子的父母呢?怎么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李建国急得满头大汗,比自己干活时出的汗还多。
他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小孙子,也是这个年纪,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多危险啊。
想到这里,李建国的心更急了。
“不行,得赶紧想办法救孩子!”他环顾四周,希望能找到车主,或者找到什么办法打开车门。
这时,路过的行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问道:“师傅,怎么回事?”
“车里有个小孩,被困住了,看起来快中暑了。”李建国指着车里说道。
中年妇女趴在车窗上看了看,也吃了一惊:“哎呀,这孩子都快不行了!他父母呢?”
“不知道啊,车门都锁着的。”李建国焦急地说,“再这样下去,孩子真的会出事的。”
很快,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建议报警,有人建议找物业,还有人建议砸车窗。
“报警太慢了,等警察来了,孩子可能就没救了。”一个年轻人说道。
“物业也不一定能联系到车主。”另一个人附和道。
“那就砸车窗吧,救人要紧。”有人提议。
但是也有人担心:“这车看起来就很贵,砸坏了谁赔啊?”
李建国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更加着急。孩子的哭声已经越来越小了,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他想起刚才和工友们讨论的那个救人的话题,自己不是说过要是遇到这种事绝不能袖手旁观吗?
“我去拿工具!”李建国下定决心,转身就往工地跑去。
“师傅,你要干什么?”有人在后面喊道。
“救孩子!”李建国头也不回地喊道。
他跑到工地上,拿起自己常用的那把榔头。这把榔头跟了他好几年了,是他干活的好帮手,没想到今天要用它来救人。
拿着榔头跑回停车位,围观的人更多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但是没有人敢真正动手。
“师傅,你真的要砸车啊?”那个中年妇女问道。
“不砸不行啊,孩子都快不行了。”李建国擦了擦汗,“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了,看不得孩子受罪。”
他走到车边,再次确认了孩子的状况。小男孩已经不怎么哭了,整个人蔫蔫的,这是中暑严重的表现。
“小朋友,爷爷来救你了,别怕啊。”李建国对着车窗里的孩子说道,虽然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听到。
举起榔头,李建国瞄准了副驾驶位置的车窗。但是手举到半空中,又停住了。这车一看就价值不菲,车窗砸坏了,修理费用肯定不少。以自己现在的经济状况,真的赔得起吗?
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想到儿子的学费和女儿的生活费,想到老父亲的医药费,李建国的手开始发抖。
“师傅,你怎么了?”有人问道。
李建国咬了咬牙,再次看向车内的孩子。小男孩的脸色更加苍白了,看起来随时都可能昏迷过去。
“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建国大喊一声,榔头狠狠地砸向车窗。
“砰!”一声巨响,车窗瞬间碎成了蜘蛛网状,但是没有完全破碎。
“再来一下!”李建国咬着牙,又是一榔头下去。
这次车窗彻底碎了,玻璃碎片撒了一地。李建国赶紧用榔头把剩余的玻璃敲掉,然后伸手进去打开了车门。
一股热浪瞬间扑面而来,车内的温度确实非常高。李建国赶紧把小男孩抱了出来,孩子已经全身湿透了,皮肤烫得像小火炉一样。
“快,到阴凉的地方去!”李建国抱着孩子跑到路边的树荫下。
围观的人们纷纷让开位置,有人拿出纸巾,有人拿出水。李建国把孩子放在地上,脱下自己的工服垫在孩子身下,然后拿出自己的茶水,用手帕沾湿了给孩子擦脸降温。
“小朋友,没事了,没事了。”李建国轻声安慰着孩子,就像哄自己的孙子一样。
在李建国的照料下,小男孩的脸色逐渐好转,哭声也大了起来。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孩子的体力在恢复。
“爷爷...爷爷...”小男孩虚弱地叫着。
听到孩子叫自己爷爷,李建国的眼眶湿润了。这声“爷爷”叫得他心里暖暖的,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做的是对的。
“乖,爷爷在这里,不怕啊。”李建国轻拍着孩子的后背。
围观的人们看到孩子没事了,都松了一口气。有人夸赞李建国做得对,也有人开始担心车主回来后会有什么反应。
“师傅,你这是做好事啊,车主应该会理解的。”一个老大爷说道。
“但愿如此吧。”李建国苦笑了一下,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心里五味杂陈。
救了孩子,他心里当然高兴,但是想到可能面临的巨额赔偿,他又开始担心起来。不过看着怀里的孩子平安无事,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车主回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李建国抱着孩子坐在树荫下,一边照顾着小男孩,一边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车主...
03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在打电话,还有人在一旁指手画脚。
“这车得多少钱啊?看起来就不便宜。”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说道。
“最少也得四五十万吧,光这个车窗估计就要好几千。”另一个看似懂车的人附和道。
李建国听着这些话,心里咯噔一下,好几千块钱,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他每个月的工资才6000块,还要寄一大半回家给老婆孩子。
![]()
“师傅,你砸坏了这车,车主回来找你麻烦怎么办?”那个中年妇女担心地问道。
“是啊,现在有钱人都不好惹,万一讹你一大笔钱怎么办?”有人在一旁说道,“虽然你是救人,但是人家的车确实被你砸坏了。”
李建国的手开始发抖,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紧张。他想起了家里的情况:儿子的学费还没着落,女儿的生活费也需要钱,老婆的药费更是不能断。要是真的要赔几万块钱,这个家就彻底完了。
“要不,咱们还是报警吧?让警察来处理。”有人建议道。
“报警有什么用?车已经砸了,人家要你赔钱,警察也没办法。”那个懂车的人摇摇头,“这种豪车的车主,一般不会轻易放过的。”
听着这些话,李建国的心越来越沉。他看着怀里的小男孩,孩子的脸色已经好转了很多,正用那双大眼睛看着他。
“爷爷,我渴。”小男孩虚弱地说道。
“好,爷爷给你水喝。”李建国赶紧拿出自己的茶水,小心翼翼地喂给孩子喝。
虽然心里担心着赔偿的事情,但看到孩子安全了,李建国还是觉得自己做得对。要是因为怕赔钱而不救人,眼睁睁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出事,那他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师傅,你家里条件怎么样啊?”那个中年妇女关心地问道。
李建国苦笑了一下:“就是个普通农民工,每个月挣点辛苦钱。”
“那你还敢砸这么贵的车?”有人不解地问。
“不砸能行吗?孩子都快不行了。”李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也是当爷爷的人,看不得孩子受罪。”
围观的人群中开始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同情李建国的处境,觉得他做得对;也有人认为他太冲动了,应该想别的办法。
“现在这个社会,好人真的不好当啊。”一个老大爷感慨道,“救了人,可能还要倾家荡产。”
“话是这么说,但是不能见死不救啊,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一个年轻的母亲说道,“要是我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希望有人能帮忙。”
李建国听着大家的议论,心情复杂。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可能是什么后果,但是他不后悔。从小到大,父母就教育他要做个善良的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手。虽然现在的生活很困难,但是做人的底线不能丢。
这时,有人提议:“要不我们大家凑点钱,帮师傅分担一下?”
“对啊,大家都出点力,师傅是为了救人才砸的车。”有人响应道。
但是也有人摇头:“这车太贵了,咱们就是凑钱也凑不够啊。”
李建国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是我砸的车,我自己承担。”
“师傅,你太实在了。”那个年轻母亲感动地说,“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不多了。”
小男孩在李建国的怀里逐渐恢复了精神,开始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孩子天真的眼神让李建国想起了自己的孙子,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李建国轻声问道。
“我叫小宇,我今年三岁了。”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
“小宇真乖,爷爷叫李建国。”李建国摸摸孩子的头,“你妈妈呢?怎么把你一个人留在车里?”
“妈妈说去拿东西,让我在车里等一会。”小宇眨着大眼睛说,“但是车里好热好热,我好害怕。”
听着孩子的话,围观的人们都有些愤怒。
“这当妈的也太粗心了,怎么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
“就是,这么热的天,车里的温度得多高啊。”
“幸好遇到了好心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建国没有跟着批评孩子的妈妈,他知道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苦衷。也许人家也是有急事才会这样做的,谁也不是故意要害孩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主还是没有出现。李建国的工友们陆续下班了,有几个人路过看到这边的情况,都过来询问。
“老李,你怎么在这里?”张三走过来问道。
李建国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张三听了直竖大拇指:“老李,你做得对!救人要紧,别的都是次要的。”
“就是怕车主回来不好交代。”李建国担心地说。
“怕什么,你是救人,又不是故意砸车。”王四也走过来了,“再说了,是她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的,她也有责任。”
有了工友们的支持,李建国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但是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他还是忧心忡忡。
下午3点多,太阳依然毒辣。小宇在李建国的照料下已经完全恢复了,开始活泼起来。孩子拉着李建国的手,亲昵地叫着“爷爷爷爷”。
“爷爷,你的手好粗啊。”小宇摸着李建国满是老茧的手说道。
“爷爷要干活,所以手比较粗。”李建国笑着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好好读书,这样就不用像爷爷一样干这么累的活了。”
“我会好好读书的,妈妈也是这么说的。”小宇乖巧地点点头。
围观的人们看着这一老一小的温馨画面,都被感动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却让李建国如此用心地照顾,这份善良让人敬佩。
“师傅,你真是个好人。”那个年轻母亲说道,“这孩子遇到你,真是他的福气。”
“都是应该的,孩子是无辜的。”李建国谦虚地说,“换做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但是围观的人们心里都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善良。面对可能的巨额赔偿,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明哲保身。
下午4点,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有些人要去接孩子,有些人要回家做饭。但是还有一些热心的人留了下来,想看看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李建国依然抱着小宇坐在树荫下,一边陪孩子玩,一边等待着车主的出现。他的心情很复杂,既担心赔偿的问题,又为救了孩子而欣慰。
“爷爷,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小宇问道。
“很快就回来了,不用担心。”李建国安慰道,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车主什么时候会出现。
就在这时,远处有人在喊:“小宇!小宇!”
声音很着急,听起来像是女人的声音。李建国和围观的人们都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以为是车主回来了。
但是喊声越来越远,显然是路过的人在找其他的孩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又继续等待起来。
“我还以为是车主回来了呢。”那个中年妇女拍了拍胸口说道。
“早晚都要回来的。”李建国叹了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小宇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也抬起头四处张望,但是没看到妈妈的身影,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
“爷爷,我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小宇用稚嫩的声音问道。
“怎么会呢,妈妈最爱小宇了。”李建国连忙安慰道,“妈妈可能有急事,处理完了就会回来接你的。”
看着孩子天真的样子,李建国心里更加不舍。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这个小家伙已经在他心里占了一个位置。
时间在慢慢流逝,车主迟迟没有出现。李建国的心情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希望车主早点回来,把孩子接走,让这件事有个了断;另一方面又担心车主回来后的反应,害怕面临巨额的赔偿。
04
下午4点半,太阳开始西斜,但温度依然很高。李建国抱着小宇已经坐了两个多小时,胳膊都有些酸了,但他不敢放下孩子,生怕孩子不舒服。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了一些,但还有不少热心的人留了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的结果,既担心李建国会面临什么后果,也好奇车主会是什么反应。
“师傅,你说这车主会是什么样的人啊?”一个年轻人问道。
“从车子看,应该是个有钱人。”那个懂车的中年男人分析道,“这种级别的奔驰,最少也得五六十万。能买得起这种车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有钱人的脾气一般都不太好,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车被砸了。”有人担心地说,“师傅,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李建国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可能面临什么。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后悔的。”李建国坚定地说,“救人是对的,就算要赔钱,我也认了。”
“师傅,你真是个好人。”那个年轻母亲感动地说,“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有没有你这样的勇气。”
“谁都有孩子,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事。”李建国摸摸小宇的头,“这不是勇气不勇气的问题,这是做人的基本良心。”
小宇在李建国的怀里已经完全恢复了活力,开始好奇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孩子指着远处的挖掘机问:“爷爷,那是什么?”
“那是挖掘机,爷爷就是在那里干活的。”李建国耐心地解释道。
“爷爷的工作很辛苦吗?”小宇天真地问。
“有一点辛苦,但是爷爷不怕辛苦。”李建国笑着说,“爷爷要挣钱养家,所以必须努力工作。”
围观的人们听着这一老一小的对话,心里都很感动。李建国虽然生活困难,但是对孩子的耐心和爱心却让人敬佩。
这时,李建国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号码,是老婆王桂花打来的。
“建国,你还没下班啊?”王桂花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还有点事情,可能要晚一会回去。”李建国不想让老婆担心,所以没有说实情。
“你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对了,明天李华要交班费,200块钱。”
李建国的心一沉,女儿要交班费,但是自己可能面临巨额赔偿,这200块钱从哪里来?
“好,我知道了。你身体怎么样?药还够吃吗?”
“还行,药还够。你别担心家里,好好工作就行。”
挂了电话,李建国的心情更加沉重。家里的开支一样都不能少,但是自己却可能要面临巨额的赔偿。这个家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要是再雪上加霜,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傅,家里有事啊?”那个中年妇女关心地问。
“女儿要交班费。”李建国苦笑了一下,“200块钱,平时不算什么,但是现在...”
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如果要赔偿几万块钱,那么这200块钱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师傅,要不我们真的凑点钱帮你?”有人再次提议。
“不用,真的不用。”李建国连忙摆手,“是我砸的车,我自己承担。再说了,大家都不容易,我不能连累你们。”
就在这时,工地上的工友们也陆续下班了。张三和王四看到李建国还在这里,赶紧走过来询问情况。
“老李,你怎么还在这里?孩子的父母还没回来?”张三问道。
“还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李建国摇摇头。
“要不你先回去吧,孩子我们帮你看着。”王四建议道。
“不行,是我砸的车,我必须等车主回来。”李建国态度坚决,“这是我的责任,不能逃避。”
张三和王四对视了一眼,都被李建国的责任心感动了。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找借口溜走了,但是李建国却坚持要承担责任。
“老李,你这人就是太实在了。”张三感慨道,“不过我们支持你,做人就应该有担当。”
“对,大不了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王四也表态道。
有了工友们的支持,李建国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虽然面临困难,但是至少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下午5点,围观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要回家准备晚饭了。但是还有一些热心的人坚持留下来,想看看最终的结果。
“师傅,要不你先给孩子买点吃的?”有人建议道,“孩子肯定饿了。”
李建国这才想起来,从中午到现在,小宇一直没有吃东西。他摸摸孩子的小肚子,确实是瘪瘪的。
“小宇,你饿不饿啊?”李建国问道。
“有一点饿。”小宇老实地点点头。
李建国掏出手机看了看微信钱包,里面还有50多块钱。他站起身来,准备去附近的小卖部给孩子买点吃的。
“爷爷去给你买好吃的,你在这里等一下好不好?”
“我跟爷爷一起去。”小宇拉着李建国的手说。
李建国有些担心,孩子跟自己走了,万一车主回来了怎么办?但是看到小宇渴望的眼神,他又不舍得拒绝。
“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很快就回来。”
李建国牵着小宇的手,朝附近的小卖部走去。围观的人们都很自觉地帮忙看着那辆被砸的车,以防车主回来找不到人。
在小卖部里,李建国给小宇买了一包饼干、一瓶酸奶,还有一个小玩具。小宇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停地说着“谢谢爷爷”。
“爷爷,你对我真好。”小宇抱着李建国的腿说道。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李建国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孩子是那么的可爱,但是因为救他,自己可能要面临很大的困难。不过,看到孩子安全健康,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停车位附近,李建国继续抱着小宇等待。孩子吃着饼干,喝着酸奶,玩着新玩具,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可能给李建国带来的麻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主依然没有出现。李建国开始担心,会不会车主今天都不回来了?那他是不是要一直等下去?
“师傅,要不你留个电话,车主回来了我们帮你联系?”有人建议道。
“不行,我必须亲自面对。”李建国摇摇头,“这是我的责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开始亮起。李建国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6点多了。小宇有些困了,在他怀里打起了瞌睡。
“爷爷,我想妈妈了。”小宇睡眼惺忪地说道。
“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小宇再等一会好不好?”李建国轻拍着孩子的后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女人正朝这边跑来,一边跑一边喊着什么。
“是车主回来了!”有人激动地说道。
李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05
下午三点半,一个女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的车!我的车怎么了?”
所有人都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大约三十岁出头的女人正匆忙跑过来。
她穿着一身职业装,手里还拎着一个公文包,看起来刚从什么地方开会回来。
这就是车主,李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女人跑到车边,看到碎了一地的玻璃,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她绕着车子转了一圈,查看着损坏的情况,眉头越皱越紧。
“这是怎么回事?谁砸的我的车?”女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急的。
围观的人们面面相觑,没有人主动开口。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