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通信生活里,SIM 卡是我们畅享移动服务的关键 “钥匙”。但你知道吗?SIM 卡可不只有一种,它们在尺寸、功能和用途上各有不同。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SIM 卡的不同类型及其用途差异。
按尺寸划分
标准 SIM 卡:也叫大卡,尺寸为 25mm×15mm,厚度约 0.76mm 。它是最早出现的 SIM 卡类型,在早期手机中广泛使用,不过随着手机向轻薄化、小型化发展,如今已较少见,多存在于一些老款手机、功能机或早期平板电脑中。
Micro - SIM 卡:俗称小卡,尺寸是 15mm×12mm,厚度同样约 0.76mm 。专为手机设计,在 2010 - 2015 年间,被大量应用于早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标准 SIM 卡向更小型化发展的过渡产品。
Nano - SIM 卡:目前主流的 SIM 卡类型,尺寸仅 12.3mm×8.8mm,厚度约 0.67mm 。因其小巧的体积,为手机内部节省了更多空间,便于厂商进行更紧凑、轻薄的设计,所以在大多数现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广泛应用 。
![]()
SIM 卡有哪些不同类型,用途有何区别?
按功能和技术划分
SIM 卡(传统 GSM 时代的 SIM 卡):是 GSM 时代的技术产物,仅能用于 2G 网络。它的功能相对基础,主要用于识别用户身份,以接入 2G 网络进行通话和短信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 SIM 卡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高速网络和丰富功能的需求,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
USIM 卡(全球用户识别卡):当下较为流行,可用于 4G、3G、2G 网络,是 SIM 卡的升级版本 。它不仅能支持多应用,在安全性方面也对算法进行了升级,还增加了卡对网络的认证功能,实现双向认证,有效防止黑客攻击 。而且电话簿功能更强大,最多可存入 500 个电话号码,并且针对每个电话,用户还能录入电子邮件、别名等其他信息 。
CSIM 卡:主要用于电信 CDMA 网络,是 CDMA 网络中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智能卡,作用与 GSM 网络中的 SIM 卡类似,但在技术标准和网络适配方面与 CDMA 网络特性紧密相关 。
eSIM 卡(嵌入式 SIM 卡):没有传统的实体卡片形态,而是直接内置在设备芯片上 。用户无需像传统 SIM 卡那样进行插拔操作,通过软件即可配置和激活 。常用于一些新型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以及物联网设备 。它的优势在于可远程切换运营商,且设备更耐用,不存在物理 SIM 卡因插拔、丢失、损坏带来的问题 。
虚拟 SIM 卡(Softsim 卡):也叫软卡,不存在物理实体,本质是一个二进制应用程序 。多数情况下集成在模块中,通过软件接口与模块通信,实现 SIM 卡的加载与更新 。这种 SIM 卡比较特殊,终端商能控制写入其中的信息,甚至可截断用户与运营商的直接联系,改由终端商向用户出售通信服务 。不过,其应用场景相对较窄,在普通消费级市场中不太常见 。
不同类型的 SIM 卡,满足了不同设备、不同用户以及不同通信技术阶段的需求。下次换手机或新办卡时,不妨对照这些知识,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SIM 卡 。
https://youxuan.shoujihao.com/shoujihaoma/ 手机靓号大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