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乐至县石佛镇龙家沟村的刚哥山羊养殖家庭农场里,退役军人徐波动作麻利地将草料倾入食槽,膘肥体壮的黑山羊争相涌来。眼前这个占地2800平方米、存栏300余只黑山羊的农场,见证着徐波从军营炊事班走向乡村振兴“主战场”的“变形记”。
徐波的家庭农场。
退役不褪色:从“掌勺人”到“领头羊”的转型
今年28岁的徐波,2013年入伍,在部队炊事班锤炼出一身好本领,更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2018年退役后,面对人生的新选择,他与同为退役军人的妻子敏锐捕捉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商机。
“乐至是‘中国黑山羊之乡’,‘川中黑山羊’繁殖力强、品质上乘,市场前景广阔。”怀揣创业梦想,徐波行程数万公里,跑遍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考察,最终在2019年注册成立家庭农场。
喂养黑山羊。
可从“掌勺”到“养羊”,隔行如隔山。“养羊的学问深,光草料配比就难倒了我。”徐波坦言,仅摸索母羊最佳营养配方,就调整了30余次草料配比。更棘手的是,前两年因经验和技术不足,羊群死亡率高达20%,农场一度亏损严重。
“当过兵的人,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在家人的支持下,徐波带着部队里的拼劲,白天泡在养殖场观察记录日夜钻研养殖技术,还四处拜师学艺。渐渐地,他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并逐步建立起自繁自养的产业链雏形。
政策送春风:上门服务“托举”养羊梦
今年,正当农场稍有盈利、徐波计划扩建时,市场价格波动和基建投入让资金链骤然吃紧。“每月农场固定开支近2万元,扩建还得投钱,50万元到100万元的缺口压得人喘不过气。”徐波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6月。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走访活动时,得知徐波的困境,当即安排专人对接,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予支持。
6月走访活动。
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效推动下,银行为徐波发放“军创贷”——61万元低息贷款,从申请到放款全程不到20天。这笔“及时雨”迅速化解了农场的燃眉之急。“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这次走访真是雪中送炭!”徐波激动地说。资金不仅保障了农场的正常运转,也让扩建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资金瓶颈的突破仅是开始。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继续深化“扶上马、送一程”的服务理念,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为徐波梳理申报路径,争取来年黑山羊养殖专项补贴。同时,提供企业发展指导、技术培训对接,并详细宣传退役军人税收减免、“创业贷”、涉农补贴等政策,为养殖事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致富不忘本:“一只羊”带动一群人
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徐波的养殖产业底气日增。“客户反映我们的羊肉‘越嚼越香’,没膻味、肥肉少,特别受欢迎。”徐波信心十足地说。
去年,徐波在成都开设一家羊肉汤馆,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直供模式,打通产业链终端。目前,他正筹备扩建农场,新建2.7亩养殖基地。“计划新增羊只规模500只,今年出栏200只以上,年产值达60万元。”
黑山羊进食。
徐波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积极反哺乡村。农场每年吸纳10余名村民务工,支付劳务报酬达15万元。村民赵华友满意地说:“家门口一天能挣80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日子更有盼头咯!”
“一人富不算富。”徐波目光坚定地描绘蓝图,“我们正在尝试推广‘农场+农户’模式,向乡亲提供优质母羊,按市场价回收断奶羔羊,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带着大家一起把黑山羊产业做大!”
徐波的突围之路,是四川省2025年度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及《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资阳精准落地、开花结果的鲜活例证。它深刻印证:通过精准识别需求、高效对接资源、全周期跟踪服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正成为退役军人创业路上的坚实后盾,激发更多退役军人在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澎湃动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军”字力量。
见习记者 邓宇博 全媒体记者 胡灿凤
来源:资阳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