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来袭
最近,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疾病悄然闯入我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发出重磅警报: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6亿人生活在潜在风险区域。
近期,我国广东省佛山市的疫情形势较为严峻。根据广州疾控中心官方公众号文章数据,截至7月24日,佛山市五个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45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就连北京,也偶有境外输入病例,病毒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似乎这场突如其来的“蚊子危机”,正悄然逼近你我的日常生活。那么,这个基孔肯雅热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蚊子送来的“不速之礼”——基孔肯雅到底是什么?
“基孔肯雅”(Chikungunya)这个拗口的名字,源于非洲坦桑尼亚的一种本地语言,意思是“弯腰行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被关节剧痛折磨得弯腰屈身的姿态。
基孔肯雅病毒并非新出现的 “敌人”。1952年,它在坦桑尼亚被首次发现,此后便在非洲、亚洲等地时有出现。自2004年以来,其暴发变得愈发频繁和广泛。
这种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在我国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身上带有黑白条纹的 “花斑蚊”。当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病毒便会在伊蚊体内安营扎寨,经过2-10天的繁殖,这只蚊子就会成为 “带毒专员”。之后,它再叮咬健康人时,病毒就会趁机进入人体,让人不幸中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该病毒通常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仅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经输血、接触患者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
![]()
图源:Chikungunya. WHO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有什么表现?
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12天,且85%以上的人会出现症状。当症状爆发时,患者将面临三重折磨:
第一重:高热。体温可骤升至39℃-40℃,部分患者经历“双峰热”——退烧数天后会再次高热,持续3-5天。突发高烧往往伴有寒战,令人措手不及。
第二重:关节痛。最磨人的当属游走性关节剧痛。伴随着发热,感染者的身体关节开始遭受疼痛的侵袭,手腕、踝趾等小关节最容易 “中招”,膝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也难以幸免。这种关节痛常常表现为游走性,各个关节仿佛在轮流 “受苦”。部分感染者的关节疼痛极为剧烈,可达VAS评分8-10分(满分10分),只能被迫蜷缩成 “屈肢体位” 来缓解痛苦。
第三重:红疹。过半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躯干蔓延至四肢、手掌甚至脚底,伴随瘙痒和脱皮。
许多患者在以上急性症状消退后,还会长期饱受关节炎、关节僵硬和运动障碍困扰,这种慢性疼痛甚至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
基孔肯雅热感染典型症状
(图源:https://www.narayanahealth.org/blog/chikungunya-causes-symptoms-diagnosis-and-treatment)
目前暂无特效药,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
面对基孔肯雅热的威胁,目前全球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我国也尚未引进相关疫苗。现有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退烧、止痛、补液、休息等,从而减轻症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切勿私自用药,比如一些止痛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
好在大多数基孔肯雅病毒的感染者在1-2周内能自行恢复,但少数中的极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WHO指出,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孕妇、新生儿。在这些群体中,病毒可引起眼部、心脏、神经系统的严重问题。个别孕妇还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发育障碍。因此,以上这些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护。
生存指南:无药可治时代需做好防蚊战术
面对无特效药、无疫苗的困境,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防控核心回归最原始却最有效的方式:消灭蚊虫。
1. 拆除蚊子的“育儿房”。伊蚊在小型积水中繁殖,需每周清理花盆托盘、水桶、废弃轮胎等积水容器。水缸要加盖,花瓶每周换水刷洗,让蚊子无处产卵。
2. 设置防蚊“金钟罩”。蚊子活跃的清晨和傍晚减少外出,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蚊子偏爱深色),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驱蚊酯的驱蚊剂。家居安装纱窗纱门,睡眠使用蚊帐。
3. 练就自查 “真本领”。若出现发烧、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尤其是近期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如东南亚、非洲部分国家,或国内有病例的地区,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行程,以便早发现、早处理,实现尽快康复 。
基孔肯雅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特点,做好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在这个夏日,让我们多一份细心,清理好每一处积水,做好个人防护,让病毒无处可 “投”,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参考资料:
1. 广州疾控i健康. 最新确诊已达3645例!拒收蚊子“礼包”,这份防护指南请查收. 2025年7月24日. Available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q6DA4CQN-O1GtRggrhkd0Q
2. WHO. Chikungunya.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hikungunya#tab=tab_3
3. Mayo Clinic. What is chikungunya fever, and should I be worried? June 07, 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nfectious-diseases/expert-answers/what-is-chikungunya-fever/faq-20109686
4. Olivia Le Poidevi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aises concern about spread of mosquito-borne Chikungunya virus. Updated July 22, 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world-health-organization-raises-concern-about-spread-mosquito-borne-chikungunya-2025-07-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