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有上海网友发帖,现在是零晨2点,翻来覆去睡不着,夫妻俩省吃俭用送女儿英国留学,十几年不回来。
![]()
去年脑开刀,也没有回来,最近被男的甩了迁怒我们夫妻俩,看了小红书毒鸡汤,翻旧账说她小时候,我们家一直吵架,吃饱了撑的,家庭模式就是吵吵闹闹。这两天把我拉黑了,拒绝沟通,辛苦39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大家帮忙出出主意,谢谢!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有网友建议,她不回来,你们可以去看看孩子,也许她有她的烦恼,只是无法跟你们诉说。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做父母应该有格局,不能跟孩子计较一些是是非非,即使她不喜欢爸妈,你们也不要想不开,用你们真诚慢慢拉近与孩子关系,一味埋怨只能使亲情渐行渐远。
楼主回应,她拒绝我们去看她,去年小姑子一家去了英国旅游,她拒绝见面。
![]()
有网友表示,一朋友女儿也是在国外,不结婚,不要孩子,不知道啥状况,朋友根本不问,偶尔回国也是住酒店,每天就是到处吃,呆十天半个月的走人。朋友身体也不好,现在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别的没法管。不管就不惦记,烦恼就少,挺支持这位朋友的做法。
- 其实,孩子出国留学,老人留守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
在2024年6月,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上海一对教授夫妻,含辛茹苦将3位子女送出国留学,孩子们在国外生活美满,成家立业。
![]()
然而,随着教授夫妻年事已高,住进养老院,直至离世,3位子女却未回来看望一眼,连后事都委托养老院办理。
![]()
这则新闻不仅让人感叹亲情的淡漠,更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子女,希望他们有出息,但子女在享受成就的同时,是否忘记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不禁要问:亲情何在?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是否已成为一种奢侈?
我们再回到开篇这个案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父母的相处模式的确会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模式,再加上这代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与人相处的能力的确弱一些。这也是开篇这名女儿,抱怨父母的根本原因。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处理也是最复杂的,或者烦恼最多的就是人际关系。大多数时候,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相处时都是镜面效应,你微笑对方就微笑,你愤怒对方就愤怒,学会控制情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法。这也是作为父母,应该持续教育和引导孩子的为人处事方式。
另外,既然女儿已经留学英国,可能已经定居,父母就应该考虑好自己的养老,给自己攒够养老金。和孩子之间,互不要成为拖累,能帮忙,互生感恩心,不能帮忙也无所谓。生病了,小病治治,大病随命。
人生不过30000多天,凡事想开点,既然当初义不容辞地费劲心血把女儿送出国,就要有孤独终老的准备。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