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所以,你这三年到底去哪了?"继父脸色铁青,手中的证书在颤抖。我平静地看着他,嘴角挂着一丝笑意。昔日软弱的少年早已蜕变,那个被迫辍学的我如今站在哈佛录取通知书的背后。客厅里寂静得可怕,继弟脸色煞白,母亲惊讶到说不出话。当我拿出支票簿时,继父眼中的不可思议与恐惧交织——他终于明白,他的算盘落空了。
01:
那是高二下学期的一个周末,我放学回家,就看到继父和母亲一脸严肃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继父身旁站着我同校的继弟李聪,一脸得意。
"小宇,坐下吧,我们有事和你说。"母亲的声音里带着不自然的颤抖。
我放下书包,心里隐约感到不安。自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给李叔后,家里的气氛就变了。
他带着自己的儿子李聪一起住进来,从此我在这个家就像个外人。
"是这样的,"继父清了清嗓子,眼神闪烁,"你继弟今年要高考了,他数学特别有天赋,老师说有希望考进清北。可惜我们家经济条件有限,供不起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
我心里一沉,已经猜到了他要说什么。
"小宇啊,你成绩一般,就算考上大学也是普通学校。不如这样,你先辍学工作几年,等你继弟大学毕业有出息了,再供你上学,怎么样?"
母亲低着头,不敢看我。继弟则抱着手臂,一脸优越感。
他成绩确实不错,但我们都知道,他那所谓的"天赋"不过是家里花钱请了一堆补习老师的结果。
我沉默着。父亲生前一直希望我能上大学,这是他未完成的心愿。
可现在,继父却要我为了继弟放弃学业。
"你不同意也得同意,"继父见我不说话,语气变得强硬,"这个家现在我做主,你母亲也同意了我的决定。"
我看向母亲,她闪躲着我的目光,轻声说:"小宇,听爸爸的话,好吗?"
自从父亲去世,母亲就变得软弱,在继父面前毫无主见。她心里或许有愧疚,但终究选择了顺从。
"好,我同意。"我平静地说。
继父和继弟明显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我会这么容易答应。母亲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
"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补充道。
"什么条件?"继父皱眉。
"我要去外地工作,不在家里住了。"
继父立刻笑了:"当然可以!你能自己养活自己最好不过了。"
当晚,我收拾好简单的行李。临走前,我站在父亲的遗照前,轻声说:"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那天晚上的雨很大,我站在公交车站,看着窗外模糊的灯光,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我不会真的辍学,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学业,甚至做得比继弟更好。
02:
离开家的第一个月是最艰难的。我找到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网吧,和老板谈好了条件:白天上学,晚上在网吧打工,可以住在后面的小隔间里。
我没有真的辍学,而是转学到了另一所普通高中。没有人知道我的处境,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白天,我认真听课,利用每分每秒学习;晚上,我在网吧收银台后备课、做题,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
这样的日子很苦,但我咬牙坚持着。每当想放弃时,就想起父亲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小宇,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转学后的第三个月,我在一次物理竞赛中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奖金不多,但对我来说是一笔意外之财。
更重要的是,这让我看到了另一条路——通过竞赛获得大学自主招生资格。
我开始疯狂地参加各种竞赛,利用网吧的电脑查资料、做题。白天上课,晚上工作,深夜学习,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陈教授。那天我在图书馆借阅高等数学的书籍,正好碰到他也来找资料。
陈教授是市重点大学的教授,看到一个高中生在研究大学教材,好奇地问了我几个问题。
我的回答让他很惊讶。
"你不是普通的高中生,"他说,"有兴趣来我的实验室看看吗?"
就这样,我成了陈教授实验室的"小助手"。每周末,我都会去他的实验室帮忙整理资料、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陈教授也会抽时间指导我学习,甚至允许我旁听他的大学课程。
高考前夕,陈教授找到我:"小宇,我有个提议。你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普通高中生的水平,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荐你参加一个特殊的项目。"
"什么项目?"我问道。
"美国哈佛大学有个面向全球高中生的交换生项目,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以你的能力,有很大机会被录取。"
我惊呆了。哈佛大学?
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学府。
"但是,"我犹豫道,"我的英语不太好..."
"这不是问题,"陈教授笑道,"你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以你的学习能力,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