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 长按复制 836712157 打开支付宝搜索领取.100%成功!
7月25日,广州越秀区杨箕社区通报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社区已迅速开展全面灭蚊工作,并提醒居民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
7月25日下午,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7月26日至8月1日,广州将开展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努力降低蚊媒密度,严防蚊媒传染病扩散蔓延。
通知指出,按照省爱卫会的工作安排,7月26日至8月1日开展为期一周的广州全市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责任到人,采取统一高效防蚊灭蚊措施,聚焦房前屋后、垃圾中转站、闲置地块和管理盲点盲区等蚊虫孳生地,强化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重点场所消杀频次和力度,从源头阻断疾病传播链。
通知要求,各区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发挥率先示范作用,持续组织本单位和下属单位、管理服务行业单位共同开展防蚊灭蚊防控蚊媒传染病行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要继续加大公共外环境环卫保洁力度,尤其是要强化内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部位和垃圾收集转运站点的垃圾、杂物、卫生死角和积水清理力度;其他成员单位要依照管辖范围,彻底清除街巷、绿化带和花坛、公园广场、旅游景点、港口、火车站、汽车站、医疗机构、学校、体育场馆、农贸市场、机动车维修站、再生资源回收站、下水道、地下停车场、涌河及铁路沿线等卫生死角和积水,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从源头上消除蚊媒孳生地。
![]()
图片/©视觉中国
通知要求,住建、林业园林、文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民政、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将在近期组织开展一次全行业的培训活动,开展防控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和防蚊灭蚊技能培训。
鉴于广州及周边城市的蚊媒传染病疫情形势,各区要加强人财物等后勤保障,指导街镇病媒生物防制站动态储备不少于一个月用量的灭蚊药物,配备与工作需要相匹配的灭蚊器械,确保在蚊虫高发期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街镇,要提前做好应急力量储备。
通知要求,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蚊灭蚊和防控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知识宣传普及,增强群众灭蚊防蚊、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街镇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适时组织开展党员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区居民动态清除身边的蚊媒孳生地,切实维护左邻右舍及自身健康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新闻多看点
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厂日前在巴西巴拉那州库里蒂巴健康科技园建成
科技日报报道称,工厂每周能生产1亿枚蚊卵。巴西希望该工厂能为防止登革热等蚊媒疾病的传播找到一条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
![]()
图源:新华社
蚊子工厂专门生产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研究表明,沃尔巴克氏菌在埃及伊蚊体内可阻止上述虫媒病毒的繁殖,同时使携带这种细菌的蚊子比未携带的蚊子具有繁殖优势。沃尔巴克氏菌存在于全球超过一半昆虫体内,但原生埃及伊蚊体内没有这种细菌。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已能安全繁殖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
蚊子工厂生产的带菌埃及伊蚊释放到自然环境后,将与野生埃及伊蚊种群交配,繁殖产生携带细菌的后代。随着带菌埃及伊蚊占比不断扩大,登革热、基孔肯雅病或寨卡病毒传播给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巴西卫生部虫媒病毒监测工作组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8日,巴西2024年共记录了6484890例登革热病例,其中5972人死亡,两项数据均为近40年来的最高值。
巴西卫生部的报告还显示,去年巴西登革热发病率为每10万居民3193.5例,55%的感染者为女性。感染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至29岁,其后是30至39岁和40至49岁。
巴西是全球登革热、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重灾区,每年引起数百万人染病及上千人死亡。从2012年巴西开始研究利用该方法防止蚊媒疾病,并于2014年开始试点释放带菌埃及伊蚊。巴西希望最大蚊子工厂的建成能大幅减少蚊媒病毒病例数量,以降低巴西人口感染病毒的风险。
广东也有“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术
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有一群“专业放蚊子”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登革热。
![]()
去年10月,在绿植丰富的沿江路段,奚志勇“以蚊治蚊”团队研究员甘任贤从便携式冰箱里取出一个透明塑料盒说,“这里大约有3万只雄蚊,随着温度回升,它们很快会活跃起来。”
与普通蚊子不同,它们是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性白纹伊蚊,甘任贤称之为“益蚊”,也叫“绝育雄蚊”。
“村里叮咬人的蚊子有多种。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是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的元凶。”甘任贤介绍,“‘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减少白纹伊蚊的数量。”
“我们的蚊子工厂成功创建了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人工转染品系。经过精细的雌雄分离流程,我们筛选出了雄蚊,当这些雄蚊与野外的白纹伊蚊雌蚊进行交配后,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进而无法发育成为成蚊。因此将这些雄蚊命名为‘益蚊’。”
甘任贤解释道,“由于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过长期投放益蚊,来大大降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发现,村里白纹伊蚊的数量明显下降,控制率最高时达到98%。根据团队长期监测显示,村内白纹伊蚊的控制率常态化超过90%。
2018年10月,峡石村“以蚊治蚊”项目还吸引了美国、印度、泰国等多国专家学者组团前来调研。
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27例
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顺德”消息,截至2025年7月24日,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此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广州存在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
![]()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目前,预防该病毒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
添加族叔微信好友
获取最新城市动态
平时遇见的各种
新鲜事儿、突发事儿、烦恼事儿
也欢迎大家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

“天津族”整理自津事、视觉中国、新华社、广州疾控i健康、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