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协议的达成:6 月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是关键因素。协议中美国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 H20 人工智能芯片,作为交换,中国放宽了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这是双方在各自优势领域和关键需求上的一种博弈与妥协。美国高端制造业和军工产业链对稀土资源高度依赖,而中国供应全球 90% 的稀土磁体。4 月中国对钐、钆、铽等 7 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战略稀土储备一度仅剩 2 个月用量,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面临停产危机,新能源车企也在美国会发起紧急游说。所以美国有强烈的需求来获取中国稀土。
![]()
经济与市场因素:从美国方面看,其国内经济存在需求,扩大从中国进口稀土,能缓解其国内相关产业的供应链压力,比如电动汽车、风电等产业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大。从全球市场看,中国对全球稀土磁体出口在 6 月都有大幅增长,从 5 月的 1238 吨攀升至 3188 吨,增幅达 157.5%。这说明全球市场对稀土的需求本身是存在的,中国在满足全球合理需求的同时,也对美国市场进行了相应的开放。
![]()
外交关系的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是重要背景。双方都有意愿通过合作来缓解经贸紧张局势。中国对美国稀土出口的增加,也是在这种大的外交氛围下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为特朗普可能的访华之行营造了良好氛围,展示了中方在中美关系改善上的积极态度。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政策与原则
军民两用属性与国际义务:稀土资源具有军民两用属性,这是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的核心依据。稀土不仅是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风力涡轮机的关键元素,同样也在先进战机、核设施等尖端军事装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防止这类战略资源被用于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活动,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国际防扩散义务。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切实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是以非歧视性原则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负责任之举。
![]()
国内产业发展需求:2024 年《稀土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稀土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相关部门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 “透明之网”,剑指走私与逃税乱象,彰显了中国提升行业规范水平、打造健康产业的坚定决心。中国通过改革推动稀土产业摒弃 “以环境换增长” 的旧模式,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既守护本国生态,也为全球产业链筑牢更可靠透明的稀土供应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