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4名“现代奴隶制”(schiavitù moderna)的受害者中,就有一人是未成年人。《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于2025年7月24日发布的第十五版《隐形小奴隶》(Piccoli schiavi invisibili)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超过123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正遭受不同形式的剥削。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呈持续增长态势,反映出这一全球性现象正以更复杂且更隐蔽的方式演变。
![]()
该报告揭示,在2022年,全球被识别的贩运人口中,有38%为未成年人,即超过26,000名儿童和青少年,这一数据较2019年增长了31%。在这群未成年受害者中,近900万人遭受强迫婚姻,另有320万人则身处性剥削(160万人)、强迫劳动或非法活动(130万人)、以及由国家强制的劳动(32万人)等处境。
在意大利,未成年人同样未能幸免。据报告数据,2024年意大利共评估了2,853名潜在人口贩运受害者,高于2023年的2,628人;其中4.8%为未成年人(137人)。尽管这一现象大多隐藏于移民流动、社会脆弱性以及新型数码空间中,但其严重性依旧不可忽视。
根据意大利人口贩运信息收集系统(Sistema Informatizzato per la Raccolta di Informazioni sulla Tratta, 简称SIRIT)数据,在被剥削的意大利未成年人中,60%为17岁(83人),其后依次为16岁(32人)、15岁(15人)、14岁(5人),另有2例年仅11岁的儿童。性别分布上,男童占多数(78人),女孩为59人,颠覆了长期以来认为人口贩运主要受害者为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受害者的国籍方面,突尼斯有31人,孟加拉国、冈比亚和尼日利亚各有14人。2025年前五个月中,在1,174名被评估对象中,未成年人为61人(占比5.2%),其中孟加拉国籍激增至23人,男童占据明显多数(41人)。
从地区分布看,2024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记录36起、西西里大区30起、托斯卡纳大区13起;2025年初,西西里大区继续高居首位(21起),其次为利古里亚大区(10起)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8起)。信息来源包括地方行政机构、社会组织、入境口岸(hotspot)、登陆点以及由移民和庇护基金(Fondo Asilo Migrazione e Integrazione, 简称FAMI)支持的项目,突显出移民潮与剥削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2024年,意大利为817名个案启动了个别保护程序(presa in carico),其中24人是未成年人。2025年前五个月,共有298起新个案,其中12人为未成年人(7男5女),年龄集中在16至17岁之间。2024年受照料的未成年者主要来自突尼斯(5人)、象牙海岸(4人)、尼日利亚(4人)和孟加拉国(3人);2025年初则以孟加拉国(6人)和象牙海岸(3人)为主。西西里大区在2024年和2025年均为个案最多的大区,其后为卡拉布里亚大区和利古里亚大区。
放眼全球,《救助儿童会》报告指出,适逢7月30日“打击人口贩运国际日”(Giornata internazionale contro la tratta di esseri umani)前夕,现有数据显示女孩在未成年受害者中占比57%,其中60%的案件属于性剥削;男孩则更多被迫参与强制劳动(45%)。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未成年受害者比例最高的地区(67%),其次为撒哈拉以南非洲(61%)和北非国家(60%)。
欧洲亦未能置身事外。2023年,欧洲识别出的未成年贩运受害者达1,358人,占总数12.6%,以法国(29.4%)、德国(17.7%)和罗马尼亚(16.3%)为主。性剥削仍占主导(70%),其后为强迫劳动(13%)和强迫从事犯罪活动(17%),如乞讨、扒窃或贩毒等。值得注意的是,81%的欧洲未成年受害者为欧盟公民,88%的剥削行为就发生在其所属成员国境内,说明内部贫困、社会排斥和心理困扰为犯罪网络提供了滋生土壤。
本次报告特别强调一个日益严重的趋势:电子贩运(e-trafficking),即系统性利用数码科技对未成年人进行招募、诱导、控制与剥削。社交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及网络平台打破了地理边界,令犯罪网络的运作更为迅速高效,也更难以追踪。
报告指出,在诸多手法中,在线诱骗(grooming online)尤为常见,即成年人以模拟关怀建立虚假情感关系,诱导未成年人参与性行为(线上或线下)。根据“全球威胁评估2023”(Global Threat Assessment 2023)报告,有时仅需45分钟,甚至不到20秒,就可建立高风险关系,尤其是在表面看来无害的线上游戏平台中。
另一常见模式为“情人男孩”(lover boys)现象,即年轻男子与少女在线建立恋爱关系后,对其施以情感控制,继而通过威胁或散播私密资料进行勒索,逼迫其从事性剥削,有时更将其牵连进对其他同龄女孩的招募链条中。这类形式虽然并非全新,但在数码技术的助推下变得更加隐蔽高效,也令未成年受害者的年龄持续降低,而监护人识别风险迹象的能力则持续减弱。
来源:意欧视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