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开发区主任接到“区委书记”电话:“有急事,马上转86万到这个账户。”相似的声线、独特的说话停顿、甚至背景里隐约的常委会讨论声——11分钟后,260万元公款消失无踪。这并非影视剧情,而是2024年公安部公布的AI诈骗大案(代号“幻声行动”)的冰山一角。
![]()
AI语音诈骗的三重犯罪生态链
技术黑市:伪造工具裂变传播
2023年广东警方端掉的地下工作室查获:“声纹克隆APP”(9.9元/次,需20秒原声),场景模拟数据库(含“领导讲话环境音”“医院急救室杂音”等,诈骗话术智能优化系统(根据受骗者反应实时调整话术)。
洗钱通道:数字货币秒级洗白
被骗资金流向呈链条化:对公账户→虚拟币OTC→混币器→境外赌场
某企业会计被骗的380万元,警方追踪发现资金在18分钟内完成6国流转。
跨国协作:犯罪基地境外化
东南亚某国诈骗园区抓捕现场视频显示:墙上悬挂着 “声纹诈骗成功率排行榜” ,榜首标注“中国地方官员诈骗成功率92.3%”。
![]()
司法困局:谁该为“假声音”担刑责?
困境一:诈骗实行犯隐身境外
上海某案中,主犯IP显示在缅北,到案仅为底层取现人员(判刑1-2年),2600万损失无法追偿。
困境二:技术提供者金蝉脱壳
某AI公司辩称:“我们提供的是外语学习工具,用户滥用与平台无关”——这是业内典型的 “技术中立抗辩”。
困境三:证据链被技术瓦解
某基层检察官坦言:“犯罪分子使用量子加密通信,原始语音数据自动销毁,我们只能拿到无法鉴定的转接录音”。
![]()
法律重拳:四层刑事追责体系建立
(一)诈骗实行者:穿透式追责(无论层级)
最高检102号指导案例确立规则:“通过技术手段证明境外指挥者与境内实施犯存在共谋痕迹(如共用VPN账号、分赃记录),可跳过中间环节直接追诉幕后主脑”。
(二)技术开发者:中立性边界限定
2024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5条增设:“明知或应知技术可能被用于诈骗,仍提供深度伪造服务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某AI公司因未设置声纹使用实名认证被罚没3600万(首例行政罚单)。
(三)工具传播者:刑事责任全覆盖
杭州判例((2024)浙01刑终22号)创新性认定:售卖“诈骗话术优化插件”构成 “传授犯罪方法罪”,即便未参与具体诈骗。
(四)个人信息贩子:源头打击
声纹被纳入《刑法》第253条公民个人信息范畴:非法获取50条声纹即可入罪;向诈骗团伙提供声纹,法定刑升格至3-7年。
![]()
破解举证难:司法技术协同作战
突破一:国家反诈平台智能预警
当通话出现以下特征,系统自动触发警报:
1. 声纹匹配度>90%但IP地址异常
2. 通话中出现高频敏感词(转账、保密、新账户)
3. 通话时长符合诈骗话术曲线(平均8分42秒)
突破二:区块链存证固话术链
某地检察机关首创 “诈骗话术DNA库”:对涉案语音进行频谱特征提取➡存入“至信链”永久存证➡当新发案件语音匹配率达85%,自动并案侦查。
突破三:穿透式资金追踪系统
公安部“钱流鹰眼”实现:被骗资金进入虚拟币地址→分析混币路径→锁定最终交易所KYC信息→冻结关联账户。2023年帮深圳某企业追回被骗资金1800万元。
![]()
公民自救手册:关键10分钟行动清单
接到可疑转账电话时
① 立即打开录音功能(说“正在录音”可震慑诈骗分子)
② 说出预设暗语验证(如:“上次会议在哪开的?”)
③ 挂断后速拨110备案
不幸汇款后的急救措施
立即报警➡获取《紧急止付函》➡银行启动“T+0”冻结程序➡提交区块链存证的诈骗录音➡通过央行支付系统原路追回。
2023年武汉市民王某被骗86万,按此流程32小时追回。
![]()
从地方官员被诈骗的260万公款,到普通老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每一笔被骗资金背后,都有司法机关注入的技术反制与制度创新。在声纹伪造与法律甄别的巅峰对决中,我们正在见证:科技向善的边界,正是由法治标定的坐标。
(来源:每天学一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