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儿子挥霍无度6年,父母愤然断绝关系,10年后归来目瞪口呆

分享至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部分情节和对话经过艺术加工,人物姓名均为化名,旨在反映当代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系的深层问题。

李梅眼中含着泪水:"六年了,从你们18岁到现在,你们花掉了我们大半辈子的积蓄!"

"那又怎么样?"志强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花光了就再赚呗!"

"对啊,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志刚也在一旁附和。

这几句话像一记响雷,彻底击垮了陈建国夫妇的心理防线。

饭桌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几分钟后,李梅拿着一堆证件和银行卡从楼上走了下来,手在不住地颤抖。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一家人。"

10年后当陈建国夫妇二人回到别墅,谁也没想到眼前的是这幅景象。

01

2013年春天,江南水乡的这座城市正值最美的时节。柳絮飞舞,桃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陈建国站在自家别墅的落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两辆崭新的跑车,心情复杂得像打翻了五味瓶。

红色的法拉利458和银色的兰博基尼Gallardo,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总价值超过800万。这是他送给双胞胎儿子陈志强、陈志刚的18岁成人礼。

"爸,这车开起来真爽!"志强从法拉利里探出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昨天晚上我和朋友们在环城路上跑了一圈,所有人都羡慕死了!"

"就是油耗有点高,一公里要三块钱,不过无所谓。"志刚也从兰博基尼里钻出来,满不在乎地说道,"反正咱家有的是钱。"

陈建国苦笑了一下。作为江南地区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他的鸿达地产公司资产过亿,在当地商界颇有声望。给儿子们买跑车确实不算什么大事,可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些不安。

也许是父亲的直觉吧,他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什么好事。

李梅从厨房走出来,围裙还没解开,手里端着刚煮好的燕窝:"建国,你看他们两个,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车。昨天志刚又去改装店花了20万给车子换轮毂。"

"年轻人嘛,玩玩也正常。"陈建国安慰着妻子,"等他们玩够了,自然就会想到工作的事情。再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话是这么说,可事实证明,陈建国的判断完全错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双胞胎兄弟的挥霍程度让夫妇俩刮目相看。每天晚上,两人不是在高档会所,就是在各种私人聚会上。信用卡账单一个月比一个月高,从最初的几十万,到后来的上百万。

陈建国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账单时的震惊。那是2013年7月份,志强一个人就刷了158万。

"这小子都买了什么?"陈建国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每一笔消费记录。

"天啊,光是在会所的消费就有68万!"李梅指着账单上的一行字,"还有这个,江诗丹顿手表,42万!"

"这孩子,买这么贵的表干什么?"陈建国皱起眉头。

某个周六的夜晚,市中心最豪华的"皇室KTV"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志强包下了整个楼层,足足18个豪华包厢。

"今晚所有人的消费我买单!"志强站在最大的包厢中央,挥舞着手中的黑卡,"服务员,把你们这里最好的酒都拿上来!不要怕贵,我爸是陈建国!"



包厢里的朋友们一阵欢呼。香槟、威士忌、人头马XO,一瓶接一瓶地开着。每瓶酒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最贵的一瓶路易十三要6万8。

"志强哥就是大气!"一个狐朋狗友拍着马屁,"不像有些人,请客吃饭还要AA制。"

"那是当然,我们陈家什么时候缺过钱?"志强得意洋洋,一口气又开了三瓶香槟。

美女如云,音乐震天。酒过三巡,志强又叫来了最好的DJ,包场费就是20万。

一夜的消费:238万。

志刚不甘示弱,第二天直接杀到了奢侈品商场。爱马仕、古驰、普拉达、路易威登,从一楼逛到四楼,凡是看得上眼的,统统买下。

"我要这个包,还有那个鞋子,对了,那条皮带也不错。"志刚像是在批发市场买白菜一样,指指点点,"全部包起来,刷卡。"

销售员都快疯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客人。LV的限量版手包8万8,爱马仕的铂金包32万,劳力士的天行者型18万,古驰的限量版球鞋3万5......

"先生,您确定都要吗?"销售员小心翼翼地问道,"总共是126万。"

"有什么问题吗?"志刚不耐烦地说,"快点刷卡,我还要去别的店呢。"

一天的消费额:186万。

当李梅看到信用卡账单时,手都在发抖:"建国,这个月他们两个花了480万!"

陈建国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家里有钱,虽然月收入也有几百万,可这样的花法,再多的钱也经不起折腾啊。

"不行,我得和他们谈谈。"陈建国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向楼上的游戏室。

志强和志刚正在玩最新款的PlayStation,两人各自躺在价值5万元的按摩椅上,手里拿着可乐,桌上摆着进口零食。

"志强、志刚,过来一下,爸有话要和你们说。"

"等一下,这局游戏快结束了。"志强头也不抬。

"对,马上就通关了。"志刚也在专心游戏。

陈建国等了十分钟,两人才不情不愿地走过来。

"你们这个月花了太多钱了,要节制一点。"陈建国尽量温和地说道。

"爸,才480万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志强毫不在意,"咱家一个月不是能赚好几百万吗?"

"就是,我们花的还没有赚的多呢。"志刚在一旁帮腔。

"可是你们这样花下去不是办法啊。"陈建国有些着急,"钱是要省着花的。"

"省什么省?"志强撇撇嘴,"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存在银行里又不会生小钱。"

陈建国被儿子的话噎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可更让夫妇俩头疼的还在后面。

2014年夏天,股市正热。全民炒股的热潮席卷了整个国家,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志强和志刚听朋友说炒股来钱快,立马来了兴趣。

"爸,借点钱给我们炒股吧!"志强兴冲冲地跑到父亲的书房。

"炒股?你们懂什么是股票吗?"陈建国有些担心。

"不就是买了涨卖了赚钱吗?有什么难的?"志刚也跟了进来,"朋友说了,现在随便买哪只股票都能赚钱。"

"我有个同学的爸爸,上个月炒股赚了500万呢!"志强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经不住两个儿子的软磨硬泡,陈建国最终同意给他们2000万用于投资。

"爸,你就等着数钱吧!"志强信心满满,"朋友推荐了几只股票,说是内幕消息,肯定能翻倍!"

"对,到时候赚了钱,我请全班同学去马尔代夫旅游!"志刚也兴奋不已。

结果可想而知。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富二代,拿着2000万进入股市,就像羊入虎口。

第一只股票买入后连续跌停七天,直接亏了500万。

"没事,这只不行咱们买另一只。"志强还是很乐观。

第二只股票更惨,买入的第二天就遇到公司财务造假的丑闻,股价直接腰斩。

"怎么会这样?"志刚开始慌了。

"别着急,朋友说了,这是洗盘,洗完了就会涨。"志强还在自我安慰。

可现实很残酷。不到两个月,2000万亏得只剩下300万。

"没事,再投点进去,肯定能回本!"志刚不甘心,还想继续。

这时候,陈建国终于忍不住了:"你们给我适可而止!钱不是这样糟蹋的!"

这是他第一次对儿子们发火,声音大得整栋别墅都能听到。

"切,不就是亏了点钱吗?"志强满不在乎,"咱家这么有钱,怕什么?"

"就是,爸你别这么小气。"志刚也在一旁帮腔,"大不了明年多开发几个楼盘就赚回来了。"

听到这话,陈建国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这两个孩子真的把钱当成了可以随意挥霍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节制的概念。

李梅看着两个儿子,心如刀绞。这还是她那两个乖巧的孩子吗?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2015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两兄弟彻底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工作,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觉、玩乐、花钱。

"去公司上班?开什么玩笑!"志强躺在价值8万的意大利进口沙发上,头也不抬,"那点工资够干什么用的?还不如直接给我们生活费呢。"

"对啊,我们又不缺钱,为什么要去受那个罪?"志刚在一旁附和,"每天早上7点就要起床,晚上8点才能下班,简直是折磨。"

陈建国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你们这样下去不行!钱是要靠自己双手挣的!"

"得了吧,爸。"志强终于抬起头,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你不也是靠爷爷留下的家业起家的吗?我们只是继承家族传统而已。"

这话像一把刀子捅在陈建国心上。确实,他的第一桶金来自父亲留下的小工厂,可他用了二十年时间,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才把那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发展成现在的地产帝国。而这两个儿子,却把继承看得理所当然。

"你们爷爷留给我的只是一个快倒闭的小工厂!"陈建国激动地说道,"我用了二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

"那也比我们从零开始强啊。"志刚毫不在意,"反正结果都一样,为什么要让自己受罪呢?"

看着两个儿子的态度,陈建国心中涌起一阵绝望。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教育失败了。



02

2016年春节前夕,一件事彻底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线。

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陈建国正在公司开会,突然接到银行经理的电话。

"陈总,您名下的那套江景商铺过户手续已经办完了,1500万已经到账。请问这是您本人的操作吗?"

"什么?我什么时候卖商铺了?"陈建国一头雾水。

"是您的儿子陈志刚先生办的手续,他有您的授权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陈建国瞬间明白了,志刚偷偷把商铺卖了!

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开车回家。一进门就看到志刚正在客厅里打电话。

"对,1500万已经到账了,我马上转给你们。"志刚正在和什么人通话,"放心,这个项目绝对靠谱,三个月就能翻三倍!"

"志刚!"陈建国怒吼一声。

志刚吓了一跳,赶紧挂了电话:"爸,你怎么回来了?"

"你把江景商铺卖了?"陈建国气得浑身发抖。

"是啊,反正那套商铺也闲着,不如拿来投资。"志刚理直气壮,"我朋友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项目,投资区块链的,三个月就能赚4500万!"

"你疯了吗?"陈建国暴跳如雷,"那套商铺是我留给你们的!你怎么能私自卖掉?"

"反正迟早都是我们的,早卖晚卖有什么区别?"志刚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而且这个投资项目特别赚钱,朋友说是内部渠道,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什么区块链,什么内部渠道,都是骗人的!"陈建国急得直跺脚,"你们被人骗了!"

"爸,你思想太保守了。"志刚摇摇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你们这些老古董不懂的。"

就在这时,志强也回来了,手里拎着几个奢侈品购物袋。

"哥,你和爸吵什么呢?"志强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就是爸不理解我们的投资理念。"志刚无所谓地说。

陈建国看着两个儿子,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他们完全听不进任何劝告,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三个月后,那个所谓的区块链项目果然人去楼空,1500万血本无归。

当志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不是后悔,而是愤怒。

"妈的,被人骗了!"志刚气得砸了一个花瓶,"早知道就不投这个项目了。"

"你现在知道后悔了?"陈建国冷冷地说。

"算了,亏就亏了。"志刚很快又恢复了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家里还有的是房子,大不了再卖一套。"

这句话让李梅彻底绝望了。她抱着陈建国痛哭:"建国,我们是不是教育错了?这两个孩子怎么变成这样?"

陈建国也说不出话来。他们夫妇俩确实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所欠缺。从小到大,只要孩子想要什么,他们都会满足。想要玩具,买最贵的;想要衣服,买最好的;想要出国留学,送到最好的学校。

可他们忘了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金钱的价值,劳动的意义,以及感恩的心。

2017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政府出台了各种调控政策,陈建国的公司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现金流开始紧张,他需要抵押一些房产来周转资金。

"志强、志刚,公司现在遇到一些困难,你们的生活费可能要减少一些。"陈建国在家庭会议上宣布这个消息。

两兄弟听了,脸色立刻变了。

"什么意思?"志强不满地问道。

"就是你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可能要从100万减少到50万。"陈建国小心翼翼地说。

"50万?开什么玩笑!"志刚跳了起来,"我一晚上在会所就要花30万,50万够干什么的?"

"就是,我和朋友们约好了下个月去迪拜旅游,光是住酒店就要80万。"志强也很不高兴。

"公司现在真的有困难,你们理解一下。"陈建国耐心地解释,"等过了这个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公司的事情我们不懂,你自己想办法。"志强说得轻描淡写,"不过我们的生活费可不能少。你可以卖房子,可以借钱,总之想办法解决。"

"就是,我们还有很多朋友要请客呢。"志刚在一旁补充,"如果让别人知道我们家没钱了,多丢人啊。"

陈建国看着这两个儿子,心中一片冰凉。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儿子们想的不是如何帮助父亲,而是如何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

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时,还在上高中的他就开始在工厂里帮忙,周末和假期都在车间里干活。而现在的这两个儿子,却......

2018年的春节格外冷清。往年这个时候,别墅里总是宾客满堂,朋友同事络绎不绝。可今年,陈建国没有心情办聚会,只是一家四口安安静静地吃了顿年夜饭。

餐桌上摆着李梅亲自下厨做的菜:白切鸡、红烧肉、清蒸鲈鱼、蒜蓉青菜。虽然不如酒店大厨做得精致,但充满了家的味道。

可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陈建国和李梅心事重重,志强和志刚则心不在焉,不时地看手机,显然还在想着晚上的聚会。

"你们已经23岁了,该工作了!"陈建国终于忍不住开口。

志强放下筷子,不耐烦地说:"又来了,爸你能不能别老说这些?工作那点钱够干什么?还不如直接给我们钱呢。"

"对啊,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志刚也在一旁附和,"而且我们这个年纪正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工作上?"



李梅眼中含着泪水:"六年了,从你们18岁到现在,你们花掉了我们大半辈子的积蓄!"

"那又怎么样?"志强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花光了就再赚呗,有本事的话。"

这句话像一记响雷,彻底击垮了陈建国夫妇的心理防线。

饭桌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03

李梅突然站起身,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走向楼上的保险柜。她的脚步很重,每一步都像踩在陈建国的心上。

几分钟后,她拿着一堆证件和银行卡走了下来,手在不住地颤抖。

"这是房产证,车钥匙,还有所有的银行卡。"李梅的声音在颤抖,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一家人。"

志刚轻蔑地笑了:"随便啊,反正这些东西够我们花一辈子的。"

"就是,你们走了更好,省得天天在这里唠叨。"志强也冷冷地说道。

陈建国深深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声音沙哑:"希望你们能明白什么叫后悔。"

说完,夫妇俩转身朝门口走去。

身后传来志强的声音:"走就走呗,反正我们也不稀罕。"

"对,没有你们在这里唠叨,我们生活得更自在。"志刚也在一旁补充。

陈建国的脚步顿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走了出去。

门"砰"的一声关上,这个家彻底分裂了。

2018年6月15日,这是陈建国夫妇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他们正式搬出了居住了二十年的别墅,这个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地方。

他们租了一间30平米的小公寓,位于城市的另一端,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从3000平米的豪华别墅到30平米的小公寓,从千万富翁到普通市民,这样的转变对于已经50多岁的夫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第一个晚上,李梅坐在简陋的小床上,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忍不住哭了。

"建国,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她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声音哽咽。

"对的。"陈建国坚定地说,虽然他的心也在滴血,"如果继续纵容下去,他们只会越来越堕落。"

"可是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孩子啊。"李梅哭得更厉害了,"万一他们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他们已经23岁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陈建国强忍着心中的痛苦,"我们已经给了他们最好的一切,如果这样还教不会他们做人,那我们就真的没办法了。"

第二天,陈建国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开始卖早餐。每天凌晨4点起床准备食材,5点开始营业,一直忙到上午10点。

豆浆、油条、煎饼、包子,这些他以前从来不屑一顾的小生意,现在成了他的全部。

李梅也在附近的超市找了份收银员的工作。每天站8个小时,薪水只有3000块钱,还不够她以前买一个包的钱。

可奇怪的是,虽然生活变得艰难,但夫妇俩的心情反而轻松了很多。

"建国,你说这是不是因祸得福?"某个晚上,李梅躺在床上问道。

"怎么说?"陈建国放下手中的报纸。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很踏实。"李梅认真地说,"不用每天担心那两个败家子又花了多少钱,不用看他们那副理所当然的嘴脸。"

"是啊。"陈建国叹了口气,"可我还是担心他们。"

"担心也没用,现在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李梅翻了个身,"希望这次的教训能让他们清醒一点。"

夫妇俩关闭了所有的社交媒体,拒绝了朋友们的调解。当有人问起他们的儿子时,他们就说:"我们没有儿子。"



在朋友们看来,这对夫妇太绝情了。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痛苦。

而此时的志强和志刚,还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离开家的前几个月,兄弟俩还沉浸在"自由"的快乐中。

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他们觉得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哥,你看我们现在多自在!"志刚躺在别墅的游泳池边,手里拿着香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

"就是。"志强也很得意,穿着价值3万的泳裤在水里游来游去,"早该这样了。父母就是多管闲事,现在走了正好清静。"

他们请了保姆和司机,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挥霍。

购物、聚会、旅游,生活似乎比以前更加精彩。

2018年夏天,志强和朋友们去了一趟欧洲,花了200万。志刚则迷上了收藏,买了一大堆所谓的古董字画,花了300万。

可好景不长。

2019年初,志刚想买一辆新款的保时捷911 Turbo S,售价368万。他兴冲冲地去银行刷卡,却被告知余额不足。

"怎么可能?"志刚不敢相信,"账户里不是还有2000多万吗?"

回到家里,兄弟俩仔细核算了一下,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过去一年,他们竟然花掉了1800万!

"这怎么可能?"志强也傻眼了,"我们也没买什么大件啊。"

经过仔细回忆,他们才发现钱都花在了哪里:

会所消费:420万 奢侈品购买:350万 旅游支出:280万 投资亏损:250万 日常花销:300万 其他杂项:200万

每一笔单独看起来都不算什么,可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没事,咱们还有房子。"志强强装镇定,"卖掉一套就够了。"

于是,他们开始变卖房产。

第一套是市中心的一套公寓,200平米,卖了1200万。志强很得意:"你看,这不是很容易吗?"

可这1200万很快又花光了。志刚买了一辆玛莎拉蒂,花了150万;志强重新装修了别墅,花了200万;两人又去了一趟日本旅游,花了80万......

钱就像流水一样消失了。

第二套房子卖了800万,半年后又没了。

第三套房子卖了600万,三个月后又没了。

第四套,第五套......

到了2019年底,除了脚下的这栋别墅,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哥,我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志刚开始有些担心,"如果把这栋别墅也卖了,我们住哪里?"

"怕什么,大不了租房子住。"志强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我们还年轻,大不了重新开始。"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股市暴跌,房价下滑,经济陷入衰退。

就连这栋价值3000万的别墅,也卖不出去了。

更要命的是,他们发现自己除了花钱,什么都不会。

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技能,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缺乏。保姆和司机也因为付不起工资而离开了,偌大的别墅里只剩下兄弟俩。

志强试着去找工作,可面试了十几家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要他。

"您有什么工作经验吗?"

"没有。"

"您会什么专业技能?"

"不会。"

"您会使用办公软件吗?"

"不会。"

"那您为什么25岁了还没有工作过?"

"因为...因为家里有钱,不需要工作。"

面试官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鄙视,然后冷冷地说:"抱歉,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员工。"

志刚的遭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坐公交车,不知道怎么使用微信支付,不知道怎么在网上买菜。

最让兄弟俩崩溃的是,朋友们也开始疏远他们。

那些曾经围在他们身边的酒肉朋友,得知他们没钱后,立马翻脸不认人。

"志强,最近怎么样?好久没见你出来玩了。"一个以前的朋友打电话过来。

"我最近有点忙。"志强不好意思说自己没钱了。

"忙什么?忙着数钱吗?"朋友开玩笑地说,"对了,下周我过生日,你来吧,在香格里拉酒店,人均消费3万。"

"我...我可能去不了。"志强支支吾吾。

"怎么了?不会是舍不得钱吧?"朋友的语气变得有些嘲讽,"以前你可是出手最大方的。"

"不是的,我真的有事。"志强急忙解释。

"算了,不来就不来吧。"朋友明显不高兴了,"没想到你也变得这么小气。"

说完就挂了电话,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

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志强和志刚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朋友,其实都是冲着他们的钱来的。

2020年的夏天,志强和志刚终于尝到了饥饿的滋味。

别墅里的食物早就吃光了,水电费也交不起,整栋房子就像一座空城。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豪华的装修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讽刺。

就这样,两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门都不敢出。他们害怕遇到邻居问起父母的事害怕面对现实。



十年后,陈建国夫妇通过不懈努力重新站稳了脚跟。陈建国的早餐摊生意越来越好,还开了第二家分店,每个月能有两万多的收入。李梅也从收银员做到了超市的主管,工资涨到了八千块。虽然没有以前富有,但生活过得踏实安稳。

更重要的是,这十年的磨砺让他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更加珍惜简单平凡的幸福。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邻居张大爷在路上遇到了他们。

"老陈,老李,好久不见啊!"张大爷热情地打招呼,"听说你们这些年过得不错,早餐店开得挺红火的。"

"托您的福,还算可以。"陈建国礼貌地回应,"张大爷您身体还好吧?"

"好,好得很。"张大爷笑眯眯地说,"对了,你们家那栋别墅,这些年变化挺大的......"

说到这里,张大爷忽然停住了,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怎么了?"李梅心中一紧,"是不是那两个孩子出什么事了?"

"没出事,就是......"张大爷欲言又止,"算了,你们还是自己去看看吧。有些事情说出来你们也不会信。"

这话勾起了夫妇俩强烈的好奇心。十年了,他们从来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那两个败家儿子现在怎么样了。是饿死了?是流浪了?还是真的学会了自立?

带着复杂的心情和强烈的好奇,夫妇俩决定回去看看。

当他们重新站在那扇熟悉的大门前时,手里的钥匙显得格外沉重。十年了,这把钥匙一直被他们小心地保存着,就像保存着最后一丝亲情。

推开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给了二老极大的震撼。

李梅的手开始颤抖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陈建国的眼睛瞪得滚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