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央警卫团的汪东兴,推荐一个朋友去负责毛主席等重要领导的贴身保卫工作。
这么好的机会,一般人想去都没得去,这个人却提出要求,说贴身保卫可以,但必须要给他足够的自由空间。
汪东兴答应了,结果这人做了一年就辞职了,原因是不够自由,影响他做自己的事。
起初大家觉得,这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一听他叫丁井文,大家又都不足为奇了。
丁井文,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而他做了毛主席贴身保镖,还要去做的事,就是美术研究。
![]()
丁井文活了快90年,经历丰富得似别人两辈子,但他终其一生,一直坚持做的,只有美术。
1950年,国立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大美术系合并,组建为中央美术学院,丁井文被任命为院办主任、人事处长。
![]()
黄永玉三年后,从香港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院工作,当时接待他的,就是丁井文。
丁井文讲话很正经严肃,遇上嬉笑怒骂的黄永玉,那就很有看头了。
丁井文对初来乍到的黄永玉说:“美术学院这个环境很好嘛!”
可能为表自己还是亲和派的,丁井文严肃的脸破了点笑,接着说,“可以学习和锻炼嘛!我叫丁井文,还有什么顾虑没有?”
黄永玉弄不明白,开始在心里吐槽:
“学习?学什么习?我不是来教书的吗?锻炼?有什么好锻炼的?我身体虽不说肌肉发达,对付一两个人倒还够用,怎么把这事说到一起来了?”
黄老的力气,何止是够用,是太够了,不服就干的性子,昔日领导华君武、好友黄苗子、丁聪都知道的。
![]()
(黄永玉、丁井文)
三年后中央美院附中成立,丁井文又是中坚力量,校长一当就是30年。
再加上后续退休,还在操心美院的事,可以说,丁井文人生的一大半,都给了中国美术。
在中央美院附中,说是去当校长的,丁井文初期就是校长+打杂+保姆,附中哪里需要他哪里搬。
一个校长关心学生们食宿,已经很罕见了,校长夜间去宿舍巡逻,给学生盖被子,更是少之又少。
三年自然灾害,附中的学生吃不饱饭,丁井文起到了带头作用,组织大家捐献粮票。
他身为校长,本应有更好的伙食待遇,他不要,坚持跟学生们吃一样的饭菜。
他还担心学生营养跟不上,四处奔波,找相关部门协调,终于为学生争取到了每天早餐一个鸡蛋搭配一杯牛奶的“特权”。
![]()
孙景波1960年报考中央美院附中,结果因为地址模糊,错过了报考截止时间。
他很生气,气头上写了一封长长的电报投诉附中,心想考不了了,也得把这口恶气出了。
没想到,电报不仅回了,附中还破例给了他一次报考的机会,最后面试当场被宣布录取。
事后多年,他才知道,当初那个考试机会,是丁校长给的。
![]()
有一句话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遇到什么样的人。”
同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培养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了。
很多学生提到丁井文校长,都亲切地喊他“老爸爸”。
丁井文八十大寿,自己都忘了,学生却提前在北京饭店订好了宴席,又上门把丁校长及其夫人请过去,大家为他贺寿。
哪怕是丁井文后来逝世,当年的学生已然到了他的年纪,他们也还记得丁校长对自己的敦敦教诲。
![]()
油画家王庆平先生,八十多岁,偶尔间来访的人谈及丁井文,他突然激动起来。
他说永远忘不了当初丁校长跟他说,“你坚持自己的画法,不要听别人怎么说,将来会画出自己的特色来。”
不放过一个好苗子,也要拼尽全力为美院培养好苗子,这是丁井文一生都在做的事。
丁井文从教几十年,为美院请来了著名的美术家王式廓、何海霞、蒋兆和、吴作人、叶浅予、傅抱石等人来授课开讲座。
美院学生出门拜访的老师,都是齐白石、陈半丁这种大咖。
教育者不是把朽木造成神,也不是造石像,造爱人,真正的教育者,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有丁井文在,美院的学生甚至还见到了“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来演讲,丁井文此举旨在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丁井文与黄胄)
当年为了把黄胄“弄”到中央美院,丁井文先是跑一趟文化部,又去宣传部找胡乔木。
当时,黄胄在兰州西北军区,负责战士读物社的美术工作,丁井文还要到兰州军区政治部,发公函,拟调令……
如此大动干戈,结果惊动了兰州军区领导:黄胄这么抢手的吗?说明他绝对是个人才,咱军区不能放人走。
最后丁井文才把人要到美院,黄胄后来生病,脊椎综合征发作,四肢轻瘫,大小便失禁,丁井文的夫人郑学文跑前跑后,重点照顾。
在丁井文的全身心付出之下,中央美院附中培养出了王学仲、周思聪、韩书立、韩美林、史国良、郭怡等著名艺术家。
![]()
(吴作人、丁井文)
![]()
(丁井文、启功)
![]()
(丁井文、吴冠中)
史国良不止一次说过,丁井文是他这辈子非常重要的贵人,“没有丁老就没有我史国良!”
史国良年轻时学习很拼,画画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算的。
丁井文听说后,主动把史国良喊到家里,拿出自己珍藏的名家作品,让他临摹学习。
有些绝版的画作,丁井文说送就送;有好的展览,丁井文还不忘通知史国良一起去。
中国画创作组成立后,丁井文立马把史国良纳进来,又介绍他给老艺术家们认识。
中央美院研究生恢复招生第一年,丁井文专门鼓励史国良大胆去报考,还给他请来了秦岭云、何海霞等大名家辅导他。
史国良能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丁井文及众位大师功不可没。
![]()
因此,丁井文被誉为“画坛伯乐”,中国美术界第一大好人。
这么为中国美术尽职尽责的人,要多么荣华富贵都不过分,但他却一个也不提。
教了一辈子的书,却从没有当过教授,黄永玉说过:
“井文先生画得一手好水墨,尤其是麻雀特别精彩,换了别人,早就自吹是‘麻雀丁’或中国画麻雀第一人了。”
他没有吹,一次画展也没办过,以至于如今知道他的人,认为他不过是个美术工作者,而已。
![]()
1984年,70岁的丁井文退休,他没向美院提出任何要求,整天继续骑着他的自行车,自己去参加活动。
倪军回忆起,有一年到公安局办签证,偶遇八十多岁的丁井文:
“那里队伍排得很长,我快排到了的时候回身望见了老校长,我跑过去把他请到前边来,哪有一位排队的人会有意见呢?大家看到了都很理解。
这么大年纪了他一个人排长队办理出国手续。校长告诉我他要自费去巴黎看看卢浮宫、奥赛什么的……”
他儿子退伍后,曾向父亲提出,想去美院附中工作,丁井文不同意。
女儿在空军司令部医务室工作,转业时想让父亲找关系帮忙,丁井文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别想依靠他。
不要名不要利,丁井文还“倒贴”,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作品卖了,换了24万元在河南老家建了所民族学校。
当地为了感谢他的善举,将这所小学正式命名为“井文小学”。
![]()
他却觉得叫什么都行,只要这所学校是真的惠及孩子们,每一笔钱都花在学生们身上。
他常告诉家乡人说:“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非常优惠,我们应该提高素质,做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的表率。”
丁井文退休前,服务中国美术界,退休后,又奉献社会,他资助了湖南省凤凰县10名土家族失学儿童顺利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
1998年抗洪救灾,他将4幅价值1万元的藏品以及一些个人作品无偿捐给了国家。
丁井文一生行布施之事,直至2003年逝世才停歇。
以前一个受惠于丁井文的画家说过:
“我希望他长寿,如果年岁可以捐献的话,老丁!拿我的年岁去吧!他活得比我有价值,我高山仰止!”
可惜,命运弄人,比高山更高的,是无穷的命运。
这个人说完这句话半年后,丁井文病逝,而说这句话的人,却做到了长寿,活到了99岁。
他叫黄永玉。
参考资料:
1、张海生|新中国美术教育开拓者丁井文
2、倪军|怀念丁井文校长
3、薛原|为现实的火燃烧着
4、黄永玉|怀念丁井文先生
5、孙景波|中央美院附中命运里的贵人——我们的丁井文校长
6、沈启鹏|“内卫连指导员”观展荐画
7、杨先让|忆黄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