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个个展至今,房培鑫已经以其标志性的“大师画中画”形式,在艺术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画中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形式,将原作以微缩形式呈现,构成奇特玄妙的多重视觉幻象。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道具”,房培鑫的道具就是来自美术史的经典作品。
再现大师作品,这也意味着一种风险。房培鑫将所有草蛇灰线绵延至一处,潜移默化地构建出自己的观念、手法和语言。无论是古典大师和现代大师的并置,还是不同时期艺术革新者的对话,对于西方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史有了解的人,都可以在这些色彩明快的作品中会心一笑。
虚构一场艺博会
追寻艺术的真相
对于绘画这件事,房培鑫是有野心的。这从2018年首个个展“我的美术史”中,便可见一斑。以美术史为创作母题,这个别人不敢轻易触碰的主题,早已被他运用得驾轻就熟,并形成极具个人辨识度的风格。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7月19日,房培鑫在hiart space的第五次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在hiart space深圳空间开展。炎炎夏日,画面中明亮的色彩、简洁明快的构图自带消暑奇效。暑期档的配置,也方便家长带孩子一同观展,完成一场艺术启蒙。
之字形的走向、万花筒般的切割、俯瞰众生的视角,这样的摄影构图,对于经常逛艺术博览会的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这一诞生于1967年的商业综合体,还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房培鑫用画笔给出自己的解答。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艺博会No.3》
布面丙烯 200×150cm 2023
在他笔下,艺博会跳脱出常规的视觉经验,那些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佳作,共同构建了一个任何机构、展览都无法复制的神品空间。草间弥生的南瓜、贾科梅蒂的瘦长人物、奈良美智的大眼孩童、阿尔伯斯的黄色正方形……当视线在房培鑫的画作中游移时,就像在玩一场挖掘艺术史彩蛋的寻宝游戏。
在最新个展中,可以看到艺术家近20年创作演变的成果。切题的“艺博会”系列,延续其典型的“大师画中画”形式,以展墙切割空间,战后艺术成为房培鑫的主要“道具”。看似庞杂的大师作品,其中隐藏着一条美术史主线。散点透视的手法为画作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严谨的画面分割带来的紧张感。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具象与抽象 No.2》
布面油画 53×45cm 2023
房培鑫《两张绘画——列宾和约瑟夫·阿尔伯斯》
布面油画 70×60cm 2023
相对于“艺博会”的广博,“具象与抽象”与“两张绘画”系列则更具有指向性。两者均将古典绘画与抽象绘画并置,不同的是,前者指向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后者面对的是深刻影响新中国美术教育的苏联绘画。不同对象的背后,正是影响美术史发展的历史隐线。艺术的发展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走势向前推进。
随着画面的构成愈发复杂、多样,“更接近于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这是房培鑫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鲜活地、平等地、客观地选择艺术作品,从西方艺术大师,到林风眠、潘玉良、吴大羽、吴冠中等近现代中国大师,再到方力钧、曾梵志、岳敏君等当代艺术家……房培鑫把自己藏在画面背后,尽情遨游在中西方美术史和当代艺术的汪洋大海中。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左图为艺术家房培鑫
房培鑫《艺博会-蓝色展厅》
布面丙烯 160×240cm 2024
“单纯描摹一张艺术作品意在凸显观看的目光,描画整个艺博会则是试图以此追寻艺术的真相,去理解人与人背后的联结。”房培鑫对《艺术栗子》说。他认为,艺术品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与人产生共鸣,可以通过艺术这个锚点了解世界。
持续创作不断取舍
创造独特的绘画方法
房培鑫创作的“大师画中画”风格,除了对于技术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美术史的融会贯通。
作为一名艺术生,临摹大师画作是必经的过程。只有翻过那一座座艺术高峰,才能在蓦然回首间,于灯火阑珊处觅得一处自身的精神高地。房培鑫在一次次的临摹中,逐渐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次将描摹对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尔后,绘画的精神性渐渐显现,他的内心亦愈发宁静。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艺博会No.4-艺空间》
布面丙烯 155×120cm 2025
每次对画面的审慎排布和细细描摹,意味着房培鑫想要通过手中的画笔去抵抗所有渺小与脆弱,想要从那些具有典型性和辨识性,同时能激发人们好奇心的“静物”中,通过永恒的瞬间抵达瞬间的永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养分,他将这种方法转化为送给大多数人的“礼物”。
“大师画中画”的形式屏中有画,画中有画,为观画者带来现实与虚幻边界模糊的奇特体验。这种有趣的视觉关系,仿佛瓦尔堡学派所使用的图谱,用图像学方法揭示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与文化语境。
房培鑫《再造艺术景观 No.1》
布面油画、丙烯、综合材料 155×120cm 2024
房培鑫《再造艺术景观 No.1》(局部)
“再造艺术景观”系列中,图像学图谱的意味更为清晰。将杜尚与杰夫·昆斯放在同一画面,两位一度被视为“叛道者”的大师,同时也打开了艺术的新世界;将布朗库西、丰塔纳、考尔德的作品置于一个空间,他们对于雕塑、空间、形式的探索,为后世观看与创作艺术提供全新维度……
这样的巧思,隐藏在房培鑫色彩明快的作品背后。看他的作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除了细读每一个细节,还可以慢慢品味艺术家绘画手法的变化。从作品到空间,从观看到排列,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所有的变化,都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呈现。近几年,人物愈发在他的画作中隐身,只留下虚构的空间场景,用他者的视角客观描绘场景,给观众提供相对安全的心理距离。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观看的风景(马蒂斯)》
布面油画 160×100cm 2025
房培鑫《观看的风景(马蒂斯)》(局部)
多年的绘画生涯,正是他不断取舍、精益求精的表现。创作伊始,房培鑫便想要与众不同。他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里希特风格,而是通过平涂、硬边技法与潮流拉开距离。随着画面愈发复杂,每次动笔之前,他会用电脑搭建一个简单的场景,寻找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搭配组合。
油画、丙烯、综合材料、坦培拉……房培鑫不断地实验、创作、琢磨怎么给作品增加趣味性和物质性。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实验,终于在今年独创了一种特殊的绘画方法: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十几件带有类似镜面一般的光滑效果,指背触碰的话会有丝绸质感。
从大师身边“走过”
慢慢走向自己
2006年,房培鑫本科毕业。兜兜转转,在杭州步入职业艺术家生涯。他的画作中明亮的色彩,恰如杭州给人留下的印象: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钱塘自古繁华。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我看到了幸福的景观2(安迪·沃霍尔和向京)》
布面油画 140×100cm 2025
对房培鑫来说,选择艺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毕业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创作。在不断阅读、临摹和学习中,黄宾虹、齐白石、关良、潘玉良、杜尚、马蒂斯、罗斯科等中西方大师先后进入他的艺术生命,并持续对他产生影响,催生出“艺术景观”系列。作为房培鑫一手打造的人文艺术景观,呈现在其中的绝不只是一个图像、一个符号,而是带给他极深触动和启发的精神图腾。
从“艺术景观”到“艺博会”,这是一个从艺术人物和艺术作品的对视,到观众与艺术作品对视的过程。从观看而言,主体性发生了变化,这是艺术家持续拓展更多内容的必然路径。房培鑫的“道具”范围扩大了,从早期更为关注战后艺术,到20世纪之后的艺术,这意味着艺术家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房培鑫《再造艺术景观-井底虾》
布面丙烯、油画 120×100cm 2024
房培鑫《再造艺术景观-撞南墙》
布面坦培拉 130×100cm 2025
除了阅读和临摹,保持看展频率对房培鑫来说很重要。如果碰上自己感兴趣的、口碑好的展览,他会迫不及待地说走就走。他尤其喜欢个展或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回顾展,这样的展览往往有清晰的脉络,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思路,继而反哺他的创作。
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里希特大展,这是对他影响深远的展览之一。作为里希特在中国举办的首个大展,观展后的房培鑫没有沿用里希特风格,而是渴望寻求新的绘画方式。图像和绘画的区别与联系、抽象与具象的关系,这一连串的追问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进而出现了“大师画中画”形式。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艺博会No.1》
布面油画、丙烯、综合材料 180×150cm 2023
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宋韵今辉”艺术特展,一整层的黄宾虹作品让房培鑫震惊,除了让他更多地思考中西绘画的区别与联系,也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
“只有当你主动去思考很多创作问题的时候,你的绘画才会慢慢走向自己。”房培鑫对《艺术栗子》说。说到底,绘画是一种坚持到底的冒险。已过不惑之年的房培鑫,经历过太多的自我怀疑,唯有艺术能给他极大的慰藉。他选择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艺术创作。
房培鑫个展“一个人的艺博会”
2024.7.19-9.16 hiart space深圳空间
房培鑫《艺博会——红色展厅》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50×200cm 2024
房培鑫《艺博会——红色展厅》(局部)
色彩从早期的深沉到如今的斑斓明快,背后体现的正是艺术家心境的转变——从早期的迷茫阴郁到现在的坚定和自信。正如他的新作《艺博会——红色展厅》那般,当杰夫·昆斯的红色气球狗与安迪·沃霍尔的红色玛丽莲·梦露放在一起时,画布上的红色是如此强烈且有力,犹如夏天的阳光,靠着不需要相互接触的热辐射,就能到达观者的内心深处。
文字|Cecilia、罗自立
图片|hiart space(深圳)、房培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