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凡
大家好,我是尹凡,一位十年如一日奋斗在一线的老师。
2025年中考全市分数线已经揭晓,而我被家长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提前学高中内容。
这个问题如果拿到社交媒体去问,几乎99.9%的人都会告诉你「必须学」。
但我依然发现,更多家长对「学什么」和「怎么学」存在众多误区,一不小心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效果。
今天,在继《》、《》和《》后,系统聊聊初三暑假到高中如何高效衔接。
![]()
![]()
提前学≠超前学知识
最近我就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来信,反映了大多数家长真实的焦虑:
「我家里是个女娃。中考分数出来了,我家的小朋友考得不如预期,本来以为是可以冲刺一波四校的,现在还需要等名额分配的结果,最近全家也都是心神不宁。
我现在是这个家里最理性的人了。客观来看,这个分数肯定是头部市重点,但不知道校内的名额分配是否能轮到,如果没轮到的话就看裸考的线了,总归市重点也还是有的,就孩子自己有点不甘心。
反正最后几天我们也做不了什么,我最近就在和她一起商量暑假安排,也好有点事情忙,不至于陷入无尽的焦虑。这个暑假我觉得还是很关键,但如何安排我其实挺纠结的。
一方面我觉得小朋友刷了整整两年的题,应该休息休息,而且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旅游了。我很想带她去内蒙古、西北看看自然风光,体会一下什么叫天大地大,放松放松心情,然后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
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听说现在的高中一个个都越来越卷了,这个暑假要是没有提前学,开学后不知道会不会跟不上?」
![]()
先上结论:
就目前的社会环境,暑假一定要学习,但怎么学、学什么因人而异。只注重「提前学知识」,所获得的收益在高中阶段微乎其微,甚至还会让孩子轻视课堂,得不偿失。
中考结束,要和孩子一起慢下来,借助学习新知的过程改变「刷题代替学习」的习惯,回归学习本质。
提前适应高中学习,才是初三暑假最重要的内容。
如果一个孩子在本次中考中有幸考到一个高分,进入了最头部的一些学校。考虑现在的实际环境,建议在和孩子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提前学习语、数、外、理、化(纯文科生可以无视理化)。
如果孩子学业水平一般,可以选择性学习少量科目,数学、英语必学,主要以改变学习方式方法为主。
同时对于之前没有整本书阅读经验的学生,一定要排好计划,认真保质保量阅读完《乡土中国》和《红楼梦》。
![]()
![]()
提前学的3个理由
可以看得出,上面妈妈的孩子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学生,我结合这些年对于上海一众顶尖学校中所见的实际情况跟各位一起分享其中利弊。
首先,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很反对提前学习。从实践中观察,提前学习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无视课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准备获得新知识的兴奋感。
学生坐了一整节课,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得到:「这节课的知识我早就会了」这样一个自我肯定的认知。
事实上,相比于有限知识点的初中课程,高中的课程内容从知识量的角度要扩大了几十倍,特别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上海高中课程的内容比几年前又扩充了近10%。
学生每周在校时间至少40小时,而每周补课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补课从量上来看,应该充当日常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反之。
关注补课而让学生无视了课堂教学,这是典型的得不偿失。
![]()
然而在现实面前,我不得不说,特别对于进入了头部学校的学生,提前学习还是必不可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应对开学的当头棒喝
对于顶尖高中,所有入学的学生都是各初中的尖子。有些学校希望在开学伊始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对学校有一些敬畏;同时也希望从新高一的学生中选拔出些苗子。
于是在入学之初,就直接上全套高考难度的「摸底卷」或者是「分班卷」。
这样的考试让一些学生心理上承受了没必要的压力。更有甚者,学生们在班级内部自行划出三六九等,造成部分学生高中适应不良。
暑假多少学过一些,在孩子心里会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感觉:可能我不是学得最多、最好的,但至少我也学过一些,我还是可以的。
![]()
②适应新常态下的教学进度。
2022年教育部取消一本、二本、985、211,本意是让家长更加关注每所大学的特点,让一些在行业里有特色的大学脱颖而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目前来看,在一些院校上是达到了政策的预期效果。
然而由于取消了一本,原本顶尖学校间比较的「一本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北交复」的个数。一夜之间,上海曾经各具特色的「神仙学校」们,一个个都陷入一场无休无止的恶斗。
「卷」已经变成了顶尖学校们挥之不去的魔咒。
「上海的衡水」原来是一个行业内嘲讽的讲法,一夜之间变成学校品牌的保证。一些学校间开始流传「二三三」模式的落地经验。
所谓「二三三」,就是入学就上高二的内容,第二年就上高三内容,第三年再复习一年。
![]()
当然,全上海真的能落地这样教学模式的学校也屈指可数,能在高一入学前就能完整学完高一知识的孩子凤毛麟角。
那么其他学校如果也想追赶,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教学进度,「三步并作两步」,最后留出一年的复习时间准备高考。此外,英语的一年两考制,也是迫使各校加快教学进度:高三上必须腾出足够的时间,全力冲刺英语的一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三年的教学进度势必要尽可能压缩到两年内,高中课程的知识容量,还要加速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
如果在假期适度提前学习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在第一个月适应期内不至于掉队,给学生一个缓冲。
![]()
③为选科分班做准备。
经过2023的政策调整,理化双选成为了绝大部分学生的不二选择。
对于顶尖学生,理化双选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综招、强基的机会;对于最弱的学生,反正选什么分数都差不多,理化双选保证学生有最多的专业选择与调剂的机会。
很多学校会在高一下,甚至入学时就开始按选科意向和学业水平分班。
从学校的管理实践来看,整班建制在教学、管理上效果要远好于走班量大的班级。所以如果能在暑期提前学习一部分理化知识,可以为高一的分班做好准备。
当然这上面所说的情况并不是所有学校的普遍现象。大部分的学校还是按照基本教学流程从第一本书开始学起的。
那么初三暑假里提前学还有必要吗?
我觉得还是有的。但我要强调的是,把「提前学知识」作为目的效果,最多持续到开学的第一月,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一个月完成初高中学习方式上的衔接,那第一学期期末就会被打回原形。
但是用「提前学」作为抓手,提前摸索出一套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
■一位学生分享过读体制内外的差异
![]()
高中最重要的4个学习方法
1.重推理轻推论,建立学科逻辑思维。
诟病中考的一点就是高分全靠刷题。
这是因为目前中考的知识点相对较少,难度相对简单,知识体系相对封闭。假设这一前提始终成立,那么可以出的题目是有限的。
很多初中到了初二就开始以练代学,逐渐练就了一套看到条件就出结果的条件反射,刷到后来,已经忘记了概念原本的样子。
高考的情况和中考天差地别。
首先它的知识体系比中考大很多,想通过积累「做题技巧」,「二级结论」来应对,不能说完全不可以,而是大部分的学生从时间和精力上做不到。
相比于定理,每个二级结论都有其应用的限制条件,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使用。与其背一大堆看似酷炫,但不知道能用在哪的结论,不如踏踏实实地练习从定理开始的推导。
高一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上有困难,很大部分原因是初三的几何证明完全是靠刷题背出来而不是用逻辑推导出来的,到了高中要使用逻辑推导能力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
慢下来,从头开始训练逻辑思维,是学好高中课程的不二法门。
![]()
2.回归课本,正本清源。
诟病中考的另一个点是:课本很简单,但考题很难。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不开书本,只去看某某宝典,某某秘籍。
殊不知,在双新课程已经全面推广的高中,课本才是最重要的文本材料。目前的高中课本,其难度跨度很大,课后习题中的高难度题已经超过了高考的难度。
此外,现行的高考已经没有了「考纲」,所有的高考内容完全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而现行的教材,就是对于课程标准的外显体现。
也就是说,所有高考题都是基于在书上找到对应的内容。
特别是对于加三学科来说,以理化为例:现行上海的等级考仅60分钟,物理19题,化学36题,平均每题也就2分钟;题目的考点往往清晰明确,计算难度不高。
在暑期提前学习的过程,与其去搞难题怪题,不如提前好好熟悉课本,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
3.阅读经典,体会中国文化。
要说暑假有什么一定要提前学,我觉得是语文的整本书阅读。
都说现在语文难,要读懂《红楼梦》,但实际并不是要学生去背诵《红楼梦》里的句子,人物关系,而是要读懂明清时期小说家们的写作手法、价值判断以及背后所表现的中国文化。
如果说《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对于高中生来说太难,那么《乡土中国》就是用更加直白的文字描写中国社会的现实,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现实成因。
在上海的「海派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似乎看不到了。但如果细细深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的价值判断,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其实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中的。
初三暑假抓紧时间开展阅读,既是为学好高中语文做好铺垫,也是让学生从阅读经典中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
青春期是学生塑造自我,认同自我的关键时期,此时对于自身文化背景的深挖,有助于其尽快调和现实和理想中的自我,可谓恰逢其时。
![]()
4.善用网络资源,与电子设备共存。
最后一点,我认为也是很重要的「补课」。
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每个人都是高度浸润在网络与现实的混合空间中。初三毕业,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很多家长也会在初三的暑假给孩子放个假。
孩子到底拿电子产品干什么?孩子没系统地学过,也没人认真的教他们;对很多孩子而言,电子产品唯一的功能就是用来娱乐的。家长只是在管孩子如何不要使用电子产品,但缺了「如何利用好电子产品」这节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B站,公众号,小红书上满满都是资源,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学习到很多课内外知识,这些知识鲜活、有趣,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找到的,比塞进嘴里的就是香。
![]()
■好用的数学AI工具,
这件事,一方面是和孩子一起尝试使用网络学习,另一方面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给他们一些共同尝试的空间。这也是一种「提前学习」。
毕竟,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肯定是要学会和电子产品如何共处的。
总之,如果说暑假学什么知识,不同程度的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但在这些看似不同的客观事物背后,共同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建立适合自己,适合高中学习,进而适应未来生活的学习方式。
这样的学习,是初三暑假的当务之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