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滞销果农找收购商,他们却骂我黑中介,果子烂了后又来跪求我

分享至

​​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宏宇,你帮咱联系的收购商价太低,是不是从中赚差价了?”

三叔公攥着苹果,唾沫星子溅在付宏宇脸上。

“我垫钱跑断腿帮你们,怎么就成黑中介了?”

付宏宇指着果园,红富士压弯枝头却无人问津。

“当初可是你们哭着求我帮忙!”

“少装好人!不涨价就不让卸货!”

村民们围上来推搡,把他的手机摔在泥里。

看着这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乡亲,付宏宇的心在秋日冷雨中冻成冰。

可谁能想到,半个月后,这些人竟跪在他爹病床前,捧着烂成泥的苹果哭着磕头!



01

秋天的雨下得邪乎,连阴了半个月没见晴。

付宏宇老父亲前几天突发心梗,抢救过来后一直没脱离危险。

医生说就得静养,不能受半点刺激。

晚上十点多,窗外的雨下得更急了,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

付宏宇刚给父亲掖好被角,裤兜里的手机突然跟疯了似的震动起来。

“宏宇!宏宇啊!你可得救救咱村啊!”

电话刚接通,三叔公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付宏宇赶紧走到走廊接电话,压低声音问:

“三叔公您别急,出啥事儿了?”

“苹果!咱村的苹果要烂地里了!

今年收成好,满树都是红富士,可外地收购商不知道咋回事,一个都没来。

果子都熟透了,再等三天,就得全烂在树上!

家家户户指望着这点收成供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这要是烂了,全村人都得喝西北风啊!”

付宏宇皱起眉头,他知道老家那片苹果园。

村里就靠这几十亩果园过日子,前几年行情好,大家才陆续盖了新房。

他小时候跟着父母在果园里疏花疏果的记忆突然涌上来。

那些红彤彤的果子,是乡亲们一年到头的盼头。

“您先别急,我上次回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卖不出去了?”

三叔公叹了口气,“前阵子来了个贩子,给的价太低,大家没舍得卖,想着再等等。

可这一等就坏了,听说邻县爆发了虫害,外地客商都不敢来了,现在联系好的几家都变卦了!

宏宇啊,你是咱村走出去的文化人,认识的人多,你可得想想办法啊!算三叔公求你了!”

付宏宇心里不是滋味,他从小在村里长大,三叔公看着他长大,谁家有困难都乐意帮衬。

现在乡亲们遇上坎儿了,他不能不管。

付宏宇赶紧说:“我肯定帮着想办法,您先组织大家把熟得透的果子摘下来,别让它在树上烂了。

具体情况您发点照片视频给我,我看看能不能联系上收购商。”

挂了电话没多久,微信里就收到了一堆照片和小视频。

镜头里的果园一片红,饱满的苹果把枝头压得弯弯的。

有些熟透的果子已经掉在泥里,被雨水泡得发胀。

还有几段是村民们站在果园里抹眼泪的画面,看着让人心头发酸。



02

付宏宇蹲在走廊窗户边,对着手机里的照片发愁。

他在县城的农机站上班,平时打交道的都是技术员,哪认识什么水果收购商啊。

老家地处偏僻,不通高速,运输成本高,小贩子压价压得狠,大客商又嫌路远。

他翻着手机通讯录,一个个名字划过去,心里越来越沉重。

这节骨眼上,找谁能管用呢?

突然,一个名字跳进眼里:王建军。

付宏宇心里一动,王建军是他前几年在农机培训会上认识的。

现在在市里开了家农产品贸易公司,专门给超市和电商平台供货。

当年王建军的公司刚起步,在乡下收不到优质货源。

还是付宏宇帮他联系了几个种粮大户,才让他渡过难关。

后来两人成了朋友,过年过节还会发信息问候。

就是他了!付宏宇攥紧手机,王建军那边渠道广,说不定能帮上忙。

他深吸一口气,调出王建军的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犹豫了一下。

这年头求人办事难,尤其是这种牵涉到真金白银的生意,人家未必愿意帮忙。

可一想到照片里乡亲们焦急的脸,想到父亲常说的做人不能忘本,付宏宇咬了咬牙。

不管成不成,总得试试。

他翻看了王建军朋友圈,看到他公司仓库卸货的视频。

配文写着:“优质货源难求,有好货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付宏宇眼睛一亮,老天爷这是给机会啊!他赶紧编辑信息:

“王总,打扰了,我老家有批优质红富士急待出售,品质保证,就是交通不太方便,您这边能帮忙看看吗?”

信息发出去的瞬间,窗外的雨好像小了些。

付宏宇盯着手机屏幕,心里默默念叨:

一定要看到,一定要回复啊。

这不仅是几千斤苹果的事,更是老家几十户人家的希望。

信息发出去不到十分钟,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

王建军回复得很干脆:

“有照片吗?发过来看看品质,运输问题好解决。”

付宏宇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把三叔公发来的照片挑了几张清楚的传过去。

特意强调:

“都是套袋生长的红富士,甜度够,没打催熟剂,就是村里路不好走,得用小货车转到大路上。”

王建军很快回了电话:“宏宇啊,照片看着不错,这种老品种苹果现在城里稀罕。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路远运费高。

价格肯定比不了产地直发,我给你个实在价,一块八一斤,包运输,你看行不?”

付宏宇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个价格比之前贩子给的高一毛五,对村里来说已经很划算。

他赶紧说:

“行!我这就跟村里说,您看啥时候能派人来看看货?”

“明天我让采购部老张过去,你跟村里打好招呼,别到时候挑三拣四的。

咱们都是实在人,不搞那些虚的。”

挂了电话,付宏宇赶紧给三叔公打过去,把价格一说,那边顿时欢呼起来。

三叔公在电话里直喊:“宏宇你真是活菩萨!我这就敲锣通知大家!”



03

第二天一早,付宏宇跟护工交代好父亲的事,就骑着电动车往老家赶。

秋雨后的乡间小路泥泞不堪,电动车轮沾满了泥,走一段就得下来刮一次。

他心里急,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这可是乡亲们的救命钱,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刚到村口就听见大喇叭响,三叔公正拿着话筒喊:

“各家各户注意了!宏宇帮咱联系好收购商了,今天就来看货,都把摘好的苹果挑拣干净,别让人笑话咱!”

村口已经聚了不少人,见付宏宇来了,都围上来递烟倒水,说得最多的就是多亏你了。

付宏宇心里暖烘烘的,笑着说:

“都是应该的,咱村日子好过了,我脸上也有光。

不过丑话得说在前头,王总是看我面子才来的,价格已经谈死了。

到时候可别临时涨价,坏了规矩以后没人敢来了。”

三叔公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谁要是敢胡来,我第一个不答应!”

中午时分,王建军的采购老张带着两个技术员到了。

老张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江湖,围着果园转了一圈。

又随机拆了几箱苹果,咬了一口说:

“嗯,甜度够,就是大小不均,得重新分拣,一级果二级果分开装。”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付宏宇跟着老张在一旁盯着,生怕出岔子。

可到了傍晚算账的时候,问题来了。

老张说运输损耗得提前垫付,大概要五千块,等货到付款了再退回来。

三叔公一听要先掏钱,脸立刻拉了下来,搓着手说:

“宏宇啊,你看村里现在家家户户都等着卖果换钱,哪有闲钱垫这个?

要不你跟王总说说,能不能从货款里扣?”

付宏宇心里犯了难,这垫付的钱说多不多。

说少不少,他刚给父亲交了住院费,手里也紧巴。

可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他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行,这钱我先垫上,你们把果子装好就行,别的不用操心。”

当天晚上,付宏宇回到县城,刚进家门就被妻子赵秀兰堵在门口:

“你去哪了?爸那边护工打电话说药费不够了,我翻遍家里就找到两千块。”

付宏宇没敢说实话,支支吾吾地说:

“村里苹果的事,收购商要押金,我先垫上了。”

赵秀兰一听就急了:

“你疯了?咱家啥情况你不知道?

爸住院天天花钱,孩子下个月学费还没着落,你倒好,拿着钱给外人垫!”

“不是外人,是老家乡亲,他们也是没办法,等苹果卖了就还回来。”

赵秀兰气得眼圈发红:“乡亲乡亲,你当好人的时候能不能想想这个家?

当初你非要帮王建军牵线,跑前跑后没少搭钱,现在倒好,又把家里的钱往外拿!”

付宏宇知道妻子委屈,没敢再争辩,半夜趁妻子睡熟了。

悄悄从衣柜抽屉里拿出存折,那是准备给孩子上补习班的钱。

他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心里五味杂陈。

可一想到村里那些等着用钱的老人孩子,还是咬着牙第二天一早就取了钱。



04

第三天一早,王建军的货车终于开进了村。

付宏宇跟着忙活了一整天,看着一箱箱苹果装上货车,心里踏实多了。

三叔公拉着他的手说:

“宏宇啊,这次多亏了你,等钱到了,村里给你包个大红包!”

付宏宇笑着摆手:“啥红包啊,都是应该的。

你们把钱用好,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比啥都强。”

可他没说的是,为了请王建军和老张吃饭,他昨天特意买了两条好烟。

又花了三百多块钱,这些都是他从自己生活费里挤出来的。

货车出发的时候,乡亲们都站在村口挥手,付宏宇看着货车消失在路尽头,心里既高兴又有点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人情欠得不小,王建军明着没说啥,可这来回折腾的功夫,都是冲着他的面子。

这年头,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希望乡亲们能懂得这份情分吧。

他掏出手机给王建军发了条信息:

“王总,车已出发,辛苦您了,放心吧,等收到货就打款。”

付宏宇看着信息,长长舒了口气,觉得这几天的奔波总算没白费。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只是麻烦的开始。



05

货车走后的第二天,付宏宇特意去医院给父亲请了护工,自己则留在家里等消息。

妻子赵秀兰虽然还在生闷气,但见他黑着眼圈,也没再多说什么。

只是默默把早饭端到他面前:

“钱的事别太往心里去,爸的病稳住就行。”

付宏宇心里不是滋味,扒拉着米饭说:

“等货款一到,我就把垫的钱取出来存上。”

中午刚过,手机就响了,付宏宇以为是王建军的好消息。

接起来却是三叔公的电话:

“宏宇啊,你看这货款啥时候能到?好几家等着钱给孩子交学费呢。”

付宏宇耐心解释:

“货车刚到地方,人家得验收、过秤,怎么也得两三天,您让大家别急,王总不是那种赖账的人。”

挂了电话没半小时,村主任又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点试探:

“宏宇啊,我听老张说,这批苹果在城里能卖三块多一斤?

咱这一块八是不是有点低了?”

付宏宇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说:

“叔,您可别听外人瞎说,城里摊位费、运费、损耗加起来成本高着呢。

王总给的价已经很公道了,再说价钱是提前说好的,哪能反悔?”

村主任在电话那头嘿嘿笑了两声:

“我就是随便问问,你别多想,主要是有人嘀咕,说你跑前跑后的,王总那边是不是得给你点好处?”

付宏宇一听这话就火了:

“叔!我要是图好处,当初就不会自己垫钱了!

您是村主任,得帮我说说公道话!”

村主任连忙打哈哈:“那是那是,我肯定信得过你,就是怕别人瞎传闲话。”

挂了电话,付宏宇心里堵得慌。

他知道村里人爱琢磨,可没想到刚过一天就开始胡思乱想。

这时候他才明白,人心这东西,有时候真经不住考验。



06

傍晚时分,付宏宇去县城的超市买东西,刚走到门口就撞见村里的二柱子。

二柱子在超市当搬运工,见了他赶紧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

“宏宇哥,你可得当心点,我昨天回村,听见三叔公和几个人在小卖部商量。

说要去找王总再要价,还说你从中肯定赚了差价。”

付宏宇心里一沉:“他们真这么说?”

二柱子点点头:

“千真万确!我听见三叔公说,他一个电话就挣好几千,咱的果子凭啥少卖钱?

我劝了两句,还被他瞪了一眼。哥,你可别好心没好报啊!”

付宏宇谢过二柱子,心里五味杂陈。

他掏出手机想给三叔公打电话问清楚,可拨号键按了好几次又放下。

现在没凭没据的,万一人家不认账,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他安慰自己,也许只是几个人瞎嘀咕,三叔公不会真这么做。

可转过天来,王建军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点不高兴:

“宏宇,你村是不是有人联系我这边的业务员了?

说要给加一毛钱就直接供货,还说你同意的?”

付宏宇赶紧解释:“没有啊王总,这绝对是误会!我马上问问怎么回事。”

“误会?人家都把你的照片发过来了,说你收了他们的好处费,让我看着办。

宏宇,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你可不能这么办事啊!”

付宏宇急得脸都红了:“王总您信我,我要是收一分钱,天打雷劈!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我这就回去处理!”

他挂了电话就往老家赶,电动车骑得飞快,一路上心里又气又急。

他想不通,自己掏心掏肺帮乡亲们,怎么就成了他们嘴里牟利的中介?

这世上哪有垫钱还挨骂的中介?

到了村口,远远就看见三叔公带着几个人往村外走,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苹果。

付宏宇赶紧骑过去拦住他们:

“三叔公,你们这是去哪?”

三叔公眼神躲闪:“没……没去哪,就是闲溜达。”

旁边的李老五嘴快:“我们去找王总说说,看能不能再涨点价。”

付宏宇气得浑身发抖:“我不是说了价钱定死了吗?你们这是干啥?王总都打电话质问我了!”

三叔公脖子一梗:“宏宇,话不能这么说,你帮咱是情分。

可这果子是咱辛苦种出来的,多卖一分是一分。

再说了,你跟王总关系那么好,他还能不给你面子?”

“你们这是让我为难!当初是你们求我帮忙,现在货都运走了又反悔,这不是耍人吗?

以后谁还敢帮咱村?”

三叔公却不以为然:“啥耍人不耍人的,做生意不都这样?

能多挣为啥不多挣?你要是真心帮咱,就该再去说说。”

付宏宇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突然觉得很陌生。

他掏心掏肺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算计和猜忌。

这时候他才明白,有些人你帮他十次,一次不帮就记恨你;

有些人你给他八分好,他还觉得你欠他两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