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家具中,用于承放物品的承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最早的承具叫“俎”,它是人们祭祀时切牲和陈牲的礼器。有句俗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关于俎的历史,《礼记》中也有提到:"俎,有虞氏以梡,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俎这种承具以四足支撑,它的核心结构设计对后世承具甚至坐具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发展到明清时期,日臻完美的家具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承具体系。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便是“桌”,“桌”又称“卓”,它是一种典型的高足家具,正如《说文解字》中对“卓”的解释——“高也”。
生产力的进步也使得人们对承具的功能性应用需求进一步细化,从日常食饮,再到书房笔墨,人们离不开承具的陪伴,承具的造型、装饰等各方面也因不同需求而呈现出细微的差别。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欣赏不同功能的明式桌器。
![]()
PART.01
书桌
书桌用途则更广泛一些,挥毫泼墨,读经品帖,都可在这一张桌上进行,它是文房之中的主角,是文人墨客的益友。
从明代古画中我们可看出,书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束腰的,一种是不带的,也就是四面平式,其实宋人画册中就已可见四面平桌,只不过当时更多地作为梳妆桌出现。
![]()
PART.02
画桌
与书桌相比,画桌的尺寸往往都比较大,如此展卷布纸才不嫌局促,大画桌更是长近两米。在形制上,画桌与书桌区别不大,仍然以束腰马蹄足和四面平两种为主流,面心还常嵌云石等石材。
![]()
PART.03
梳妆桌
从女性的梳妆需求出发,用于梳妆的承具并不需要太独特的改造,所以在目前可见的明代古画中,用于梳妆的桌案形制造型不一。
![]()
PART.04
琴桌
按《格古要论》、《长物志》等书所载,文人推崇的明代琴桌基本都是维摩样,即高二尺八寸(屠隆认为高一尺六寸),长过琴一尺许,可容三琴者,琴桌的腿部还不能妨碍容膝。
文震亨和屠隆更是提到了用胡床作配琴桌的坐具,这样双手更便于操琴,坐具本身最好稍微高一点,这样更省力。
![]()
PART.05
棋桌
棋桌即用于专用于下棋的桌具,这种桌具面上往往会刻有棋盘,桌面的两角或设屉来放棋子。
因为棋种多样,对于棋桌的需求自然也更高,一些能工巧匠也在棋桌这一领域设计出了不少能供多种棋类游戏的巧作。
![]()
PART.06
食桌(酒桌、八仙桌)
用于饮食的桌具功能还能进一步细分出酒桌、茶桌等,以酒桌为首的这类桌具往往还会有一种独特的设计——拦水线,即在桌面边缘起一道阳线,这是为了防止酒水菜汁等玷污衣服。
酒桌虽名为酒桌,其实更多是以案形结体出现,大小类似半桌。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曾给出过解释:这是鲁班馆匠师的称谓,加之古画中常见用以陈置酒肴,故名曰酒桌。
![]()
若是要宴饮宾客,人们便需要选择能容纳更多人使用的桌具。八仙桌就是明代最经典应用最广的宴饮用桌,它四面同长,尺寸在1.5米至1米左右,可容纳八人或六人使用,所以被称为八仙桌。
*文章来 源泽上红木家具,图片红桥红 ! 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