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老总是十大元帅之首,他仅有朱琦一个儿子,早年朱琦生活在四川老家,跟着奶奶和继母一起生活,他的经历充满艰辛,很遗憾没有走完军旅生涯,而是当了一辈子的火车司机。
![]()
1916年9月,朱琦出生在四川仪陇,在不满3周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之后他跟随奶奶一起在泸州长大。1937年,21岁的朱琦到街上贩卖谷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幸运的是朱琦没有牺牲在战场上。
后来昆明行辕主任龙云得知朱琦在自己麾下当兵,就安排人把朱琦送到了八路军驻重庆的办事处。1938年,朱琦被送到了延安,这才见到了分别多年的父亲朱老总,父子二人秉烛长谈一夜。
朱琦在延安被送进了党校学习,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前线抗日,当时许多老同志担心朱琦的安危,劝说他不要冲动,不过朱琦态度坚决,最终朱琦去了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对日作战。
朱琦作战英勇,在1941年被晋升为战斗连的班长,参加了多次反“扫荡”作战。1943年,在一次战斗中朱琦不幸腿部受伤,伤愈后落下了残疾,他只好离开了前线,回到了延安休养和工作。
![]()
1946年3月,朱琦和赵力平结婚了,婚后两人育有5个孩子,虽然朱琦没能走完军旅生涯,但是他的儿子朱和平替他完成了军旅之梦。1952年10月,朱和平出生在北京,当时朱琦在铁路上当火车司机。
1969年,17岁的朱和平初中毕业了,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不是当兵就是下乡,受朱老总的影响,朱和平一心想要当兵保家卫国。于是朱和平和几个好友一起去报名参军,没想到在体检时他却因近视不合格。
最终朱和平体检没有通过,他只好选择去下乡了。不过由于当时的政策,朱和平年龄小没有被安排到农村去,而是安排去了北京的钢厂当学徒工。一年后,政策有了变化,朱和平再次有了去当兵的想法。
![]()
1970年12月,朱和平终于收到了入伍通知书,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军区的一个基层连队服役。朱和平在军中表现出色,平时的训练课目他都力求做好,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73年,朱和平获得提干资格。
按照当时军中培养人才的方式,朱和平可以先去初级指挥学院学习两年,然后回到军中继续任职,之后再去中级指挥学院学习,如此反复学习和锻炼。不过朱老总建议他应该先去地方学院学习专业知识。
朱和平听取了朱老总的建议,进入了北京工业学院学习无线电通信,也就是如今的理工大。朱和平在校期间勤奋苦学,各科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了。
回到部队之后,朱和平成为了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军中的“香饽饽”。朱和平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此外还有诸多军事理论著作,成为了博士生导师。
![]()
在军改的“风潮”下,像朱和平这样的技术人才成为了各军种的香饽饽,被各军种争抢着要,最终朱和平去了空军,担任过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等职,并在2005年被授予少将衔。朱和平因到龄退役,如今73岁依然健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