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王震
一边是龙头企业技术傍身,急需拓展新业务但信息不畅,迟迟没有找到合适“对象”;一边是邻居企业想降本增效,开拓本地市场,竟不知合作伙伴就藏在身边。郑州市上街区相关部门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牵线搭桥,畅通渠道,促使本地多家企业成功牵手,助力他们优势互补、“比翼双飞”。
炎炎夏日,在郑州煤机格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锻造车间内,国内大型液压锻造机正在锻造煤矿用液压支架的承压基座。作为大名鼎鼎的“郑煤机”全资子公司,这家企业之前的日子还算顺丰顺水,但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大形势的影响,企业前四个月产值同比下降14.8%。郑州煤机格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楊坦言,他们所依仗的煤炭行业也存在下行形势,现在公司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市场开拓困难。
按理说,作为全省铸锻造领域的重点龙头企业,在铸造、锻造等环节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应该不愁订单。但在走访中,上街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原来本地有些企业是可以和“郑州煤机格林”合作的,但都被它的名字给“唬住了”。郑州郑研通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牛玉通告诉记者,他们之前一直认为“郑煤机”是生产煤矿机械的,跟自己没有合作的空间。所以双方虽然离的很近,但却各干各的,没有业务往来。
知道症结在哪,问题就好解决了。上街区迅速行动,在对辖区企业进行摸底后,在7月17日组织本地和周边30余名阀门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家,以“现场观摩+会议推介”的形式为“郑煤机格林”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6个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实现了多赢局面。
“过去我们的锻打件物流成本高、周期长,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我们合作以后,物流和时效成了双优化,运输成本会大幅度降低,“郑煤机”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助力我们的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性价比的优化,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郑州郑研通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玉通表示,这回可真是解决了企业一个大问题。郑州煤机格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楊说,这次集中签约,能让他们的产品从原来的煤矿行业走到矿山行业,能拓展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预计能再增加10%到15%煤矿外的收入。河南省阀门工业协会会长于田笑言,上街本身做阀门的企业也很多。通过这次对接活动,让协会一百多家阀门企业,对上街区的企业又有了更新的了解,未来合作空间不可限量。
资源互补、降本增效,互利互惠、共赢发展,这样的对接会上街区在进入7月份以来已经是举办第二回了,之前签约了11个项目,扩容了上街“智能空调产业生态圈”;这次对接会,将会进一步推动区内装备制造企业构建“上下游联动、大中小协同”的产业生态,助力本地产品“走出去”、外地订单“引进来”。郑州市上街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魏丛鹏认为,签约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实做细,“我们将对本次对接达成的合作意向和招商线索进行全程跟进,在政策精准解读、手续高效办理、要素协调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支持,确保产销合作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编辑:王 震
二审:王 震
三审:池里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