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炸毁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0
分享至

“中国人民不宣扬仇恨,但也绝不会忘记历史”。

1999年,美国B-2轰炸机投下JDAM导弹,13米的精度,目标是中国驻南联盟使馆。25年后,中国的双航母编队晃悠到了第二岛链,绕着关岛基地巡航。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在短短的四十年内让我们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道路,成就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发展,这样的成就不仅令中国自己始料未及,连美国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每次总统选举期间,“中国牌”都是他们频繁使用的一张牌。美国人认为,世界的资源有限,明显需要优先满足美国自身的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崛起的脚步势必会对美国的全球地位与国民福利造成冲击。因此,在美国历届的选举中,政客们不断制造出“来自中国的威胁”,借此手段争取选民支持。

那一夜,国运被敲了一记闷棍

1999年5月8日凌晨,B-2轰炸机从万里之外的本土基地起飞,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意外遭遇北约轰炸,火光冲天,鲜血染红异国大地。这场本应该“精确制导”的空袭,却让三位中国记者永远留在了贝尔格莱德。



全中国的心都被狠狠揪紧,全国各地的老百姓自发走上街头抗议,那一夜,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人们涌上街头,高喊着“血债血偿”,向美国使领馆扔着石块和鸡蛋。

问题来了,这样精准的导弹,怎么会“误炸”呢?美国的一句解释,真是让人一头雾水,难道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边是中国的愤怒与悲痛,一边是美国北约反复重复的“误炸说”。两国间的气氛,就像一根随时要绷断的弦。

但在风暴的中心,最高决策者们的办公室里,却是一片死寂。愤怒?当然。但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愤怒是最廉价的,也是最无用的东西。



桌上摊开的,是一张残酷的实力对比图:我们的GDP,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我们的外汇储备,买不起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船壳。我们的空军,还在为歼-10的量产苦苦挣扎,主力是数不清的歼-7、歼-8,而人家的F-22已经试飞多年。

用什么去“血债血偿”?把攒了几十年的家底都扔进去,去撞那堵铜墙铁壁吗?那不是勇敢,是豪赌,赌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仗,打不赢。



咽下这口气,才能喘上那口气

这是一道比任何军事对抗都更艰难的选择题。

是顺从沸腾的民意,用鸡蛋碰石头,换取一个壮烈的姿态,然后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倒退几十年?

还是顶着“软弱”的骂名,把这口混着血的唾沫咽下去,用未来几十年的埋头苦干,去换一个真正强大的明天?

民众可以只问“为什么挨打”,但舵手必须思考“如何不再挨打”。



最终,中国选择了后者。这不是怯懦,而是一种近乎残忍的清醒。一种为了抓住千载难逢发展机遇期,不惜一切代价的战略定力。

那份屈辱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将它锻造成了一根深深扎进心里的刺。这根刺,在后来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日夜,提醒着每一个关键岗位上的人: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要到哪里去。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战场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工厂、谈判桌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



战争,在看不见的地方打响

大使馆的废墟,成了一个坐标原点。从那天起,很多事情都按下了加速键。

第一仗,打在谈判桌上。入世谈判,成了必须攻下的高地。我们心里清楚,那张“入场券”背后,写满了苛刻的条款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但我们更清楚,只有挤进全球化的牌局,才能利用别人的资本、技术和市场,为自己“输血续命”,赢得喘息和发育的时间。



于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闯了进去。用广阔的市场,换来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制造的机器,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彻底转动了起来。

第二仗,打在实验室里。

“隐身飞机?那是什么东西?”“超视距攻击?基本靠猜。”——这是当年军工科研人员最无奈的自嘲。那枚JDAM炸弹,把“信息化战争”这个词,血淋淋地砸在了我们脸上。



从那天起,“雪耻工程”在无数个科研院所里悄然启动。为了搞懂隐身涂料,科研人员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试验了上千种配方。为了造出我们自己的“争气弹”,他们住进戈壁,一待就是数年。

为了让雷达看得更远、更清,他们把反射面积的攻关目标,从“一辆卡车”缩减到“一只飞鸟”。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技术,成了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第三仗,打在太空中。

炸我们大使馆的导弹,靠的是GPS。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安全感,绝不能建立在别人的施舍之上。

于是,“北斗”计划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研发团队立下军令状,砸锅卖铁也要搞,不计成本也要搞。



因为我们自己的渔船在海上遇险时,发出的求救信号,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卫星来接收。我们的导弹在发射后,飞向哪里的指令,也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下达。

这三场仗,互为表里,环环相扣。它们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短的时间,补上我们在力量、规则和生存空间上的所有短板。



今天的牌,是25年前的血汗换的

25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咽下去的那口气,如今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喘出来了。

回头看,那三场看不见的战争,我们都打赢了。



经济上,我们从1万亿美元的体量,飙升到18万亿。这不再只是个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博弈筹码。当别人挥舞关税大棒时,我们可以用庞大的市场和无法替代的供应链,让对方的芯片和高科技产业感到切肤之痛。

军事上,那支当年还在为二代机发愁的空军,如今有了自己的五代机。那支望“航母”兴叹的海军,如今有了双航母编队,而且正绕着关岛“自由航行”。



更重要的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和歼-35隐身舰载机,将让任何想靠近我们海岸线的对手,都得掂量一下自己航母的安全距离,至少要再退后数百公里。覆盖西太平洋的反隐身雷达网,让B-2这样的“幽灵”,再也无法来去自如。

这种力量,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确保1999年的悲剧,永远不会重演。



规矩变了,因为拳头硬了

规矩变了,因为制定规矩的实力天平,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倾斜。

记住那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那场爆炸像一剂苦涩但有效的疫苗,给我们整个民族注射了抗体,治好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幻想。



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25年,够长,也够短。长到足以让一代人从悲愤走向强大,短到那段记忆,永远不会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再遇历史 incentive-icons
再遇历史
千帆过尽,历史总会再遇。
533文章数 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