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赖清德执意过境,美国务院回应打破惯例,一个措辞让岛内倍感刺眼

0
分享至

台海风云变化,赖清德又凑热闹,据传8月他将“过境”美国,并窜访中南美洲,招致岛内的不满。

可美国却火上浇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发表了一个刺眼措辞,但大陆决不允许美台继续暗通款曲!



赖清德的“窜访”、“过境”消息传出,台媒密集披露赖清德可能以“主权基金”名义购买数百亿美债、采购波音飞机乃至投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时,焦虑迅速盖过期待。

外界猛然发觉,这场精心包装的"出访"背后,实际在书写一份沉重的账单。

岛内分析早已警觉:民进党当局为换取"过境"机会,正策划系统性经济让利。台当局已草拟主权基金规划,据台“经济主管部门”2025年5月简报预估规模约5000亿新台币(约合160亿美元),声称用于全球布局。



而投资清单中美债赫然在列,这种流动性与安全性俱佳的资产,正是美方乐见的“礼物”。

据悉,为规避美方加征的惩罚性关税,台“经济部门”已拟定全方位示好清单:台积电持续在美扩厂,电子、石化、农业等产业加码投资美国市场。

达拉斯更是关键舞台,赖清德拟在8月14日当地举办的"美国台湾形象展"和"台美半导体合作论坛"亮相,据涉外人士分析,届时将有重大经济承诺公之于众。



民进党内部文件显示,当局甚至研究了参与总造价高达592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项目。

这项连传统盟友日韩都谨慎回避的项目,台湾竟积极考虑,引发国民党“立委”林德福质疑:“台湾究竟基于何种考虑买单?背后若存在交易,赖当局须对全民交代清楚。”

7月17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气氛却为这次交易蒙上阴影。发言人布鲁斯在回应赖清德“过境”计划时轻描淡写:台湾地区领导人等高阶官员“过境美国”符合过往做法及长期以来的政策。



此前美方公开材料多将台地区领导人定位为“台湾民选代表”或采用模糊称谓,而微妙称谓变化直接撼动两岸默契基础,而华盛顿刻意降低称谓层级,等于变相抽空台方所期盼的“外交突破”的实质内涵。

台湾前外事官员点破核心:“美国人只想维持台海可控的现状,而非真正承认任何政治地位。‘高阶官员’这个词像是精心打磨的冰锥。”



有消息称美方正重新评估行程安排,担忧刺激中国大陆或不利贸易谈判。香港《南华早报》18日援引美方知情人士信息称:“美方可能临时取消赖清德过境安排。”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公布多轮加征关税名单均绕开台湾。有观点认为这正是民进党当局积极付“过路费”的主因,但贸易博弈主动权始终握在华盛顿手中,赖清德的筹码其实极为脆弱。

美国外交学会研究员萨克斯明确揭示矛盾核心:“美方不可能让台湾得到高于现状的政治收益。但台湾当局总幻想通过加码换取特殊待遇,实质陷入无法自拔的交易陷阱。”



如今赖清德面临苦涩困境:即使支付高昂“过境费”,也未必能换来真正收益;倘若空手而归,岛内政治压力将空前加剧。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直白警示:“勿拿‘过境’当政治操作或为大罢免添柴火。”

更大的疑虑正在发酵。赖清德办公室对“主权基金”投资去向、阿拉斯加项目参与度、关税交换条件等核心问题始终回避,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道维指出:“政治交易若有隐瞒,必将引爆内部信任危机。”



讽刺的是,就在赖清德团队研究是否宣布投资阿拉斯加管道项目时,该项目主要合作方已向美国能源部申请250亿美元政府贷款担保,也就是说台湾资金或许在充当项目增信的“人情筹码”。

而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定格在1048.6亿美元,同比骤降12.3%。一旦赖清德再次做出出格行为,两岸经济恐怕要再次变冷。



一个地区的所谓“外交空间”要依靠不断加码的支票维系时,注定脆弱,而赖清德精心设计的过境大戏,已经被证明,台湾地区不过是中美博弈局中的一个棋子。

即便这昂贵的过境“门票”能否买到赖清德幻想中的政治尊严,但也是他走上末路的一大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文知史 incentive-icons
通文知史
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4414文章数 61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