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娜置身于卧室正中央,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接连不断地滚落。
温度计明明白白地显示着,此刻室温已然高达41度。
这已经是她更换的第三台空调了,然而整个房间却依旧热得如同大火炉蒸煮着的蒸笼一般。
维修师傅动手拆开吊顶的瞬间,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猛然袭来。
小娜赶忙用手紧紧捂住嘴巴,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立在了原地。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声音发颤,双眼之中满是惊惧……
01
七月的北京,太阳毒辣辣地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带着一股子热浪。
小娜刚从大学毕业,正为找房子的事儿发愁。
她手头不宽裕,在网上翻来覆去地找,终于看中了一套复式公寓。
“这房子性价比真不错,小姑娘。”房东陈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说话时两只手总是不自觉地搓着。
“主卧朝南,采光好得很,你看看这面积,这个价,别的地方根本租不到。”
小娜围着房子转了一圈,心里挺满意。
160平的复式,主卧有30平方米,还带着独立卫生间。
关键是月租金才2800元,比周边同类的房子便宜了快一千块。
“陈叔叔,这价格...是不是有点太低了?”小娜心里犯嘀咕,便宜没好货,这道理她懂。
陈先生笑了笑,脸上的皱纹都堆到了一起:“没问题,没问题。我这人实在,不爱赚年轻人的钱。你们刚毕业,不容易,就当叔叔我做好事了。”
当天下午小娜就交了押金,签了合同。
陈先生催着她赶紧搬进来,说这么好的房子,晚了就被别人抢走了。
搬家的第一天,小娜就感觉不对劲。
晚上十点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主卧,准备休息。
一推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就像进了蒸笼一样。
“怎么这么热?”小娜皱了皱眉,赶紧打开空调。
空调是那种老式的挂机,陈先生说是前几年装的,制冷应该没问题。
小娜把温度调到16度,风量开到最大,然后去客厅整理东西。
一个小时后,她回到主卧,热浪还是扑面而来。
她拿出新买的温度计一看,38.5度。
“不可能吧...”小娜拿着温度计,反复看了好几遍,数字确实是38.5度。
她走到客厅,温度计显示28度很正常。
再走到次卧,也是28度左右。
唯独主卧热得像个烤箱。
小娜一夜没睡好。
即使开着空调,盖着最薄的毯子,她还是热得直冒汗。
凌晨三点她起来又看了一眼温度计——39.2度。
第二天一早,小娜就给陈先生打了电话。
“陈叔叔,主卧的空调是不是坏了?昨晚房间温度一直很高,我睡不着。”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陈先生才说:“哦,可能是这两天太热了。你再试试,把温度调低点。”
“我已经调到最低了,16度。”小娜有些无奈,“而且其他房间温度都正常,就主卧特别热。”
“这样啊...”陈先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可能是空调老了,制冷效果不太好。我过两天找人来看看。”
挂了电话小娜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陈先生的反应好像并不意外,就像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个问题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小娜每天都要忍受主卧的高温。
她买了一个更精准的电子温度计,发现主卧的温度竟然在不断往上涨。
第三天是39.5度,第四天是40.1度,第五天竟然达到了40.8度。
而此时客厅和次卧的温度还是保持在27-29度之间。
小娜开始怀疑是不是房屋朝向的问题。
主卧确实朝南,下午阳光直射。
但她特意观察了几天,发现即使是阴天,即使是夜晚,主卧的温度还是高得离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娜站在41度的卧室里,感觉自己快要中暑了。
她再次打电话给陈先生,这次语气更加焦急:“陈叔叔,主卧的温度已经41度了,我真的没法住下去了。是不是空调功率不够?”
陈先生似乎有些不耐烦:“小娜,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夏天本来就热,开着空调总会凉快一些的。”
“可是其他房间都很正常啊!而且我测了好几天,主卧比其他房间高出十几度!”小娜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样吧,”陈先生最终妥协了,“我找人来换一台新空调,你再试试看。”
小娜暂时松了一口气,心想可能真的是空调老化的问题。
但她没注意到,电话里陈先生的声音明显有些紧陈,就像一个正在隐瞒什么的人被迫做出了承诺。
一周后空调师傅来了。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技术看起来挺熟练的。
他拆下了原来的老空调,仔细检查了一番。
“这台空调确实老了,但也不至于制冷这么差。”
师傅有些疑惑,“而且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这个房间的室内温度确实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小娜心里一紧:“师傅,你也发现了?这是什么原因?”
师傅摇了摇头:“说不上来。按理说房屋保温有问题的话,整套房子都会受影响,不应该只有一个房间。”
他停顿了一下,“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比如说...地下有什么热源?”
这句话让小娜心里咯噔了一下。她从来没想过这个可能性。
“地下热源?什么意思?”
“比如地下管道,或者...”师傅欲言又止,最后摇了摇头,“算了,我就是随便说说。先把新空调装上试试吧。”
新空调是1.5匹的变频机,制冷效果确实比老空调强很多。
师傅安装完毕后特意测试了一下,空调运行正常,出风温度也很低。
“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师傅收拾工具时说道,“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真的很奇怪了。”
当天晚上小娜满怀期待地回到主卧。
新空调的声音很小,运行也很平稳。
她把温度设定在20度,然后开始洗漱。
半小时后,她看了看温度计,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39.8度。
新空调似乎对这个房间的高温毫无办法。
02
小娜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连续七天每天气温都像在跟她作对。
晚上热得翻来覆去,好不容易眯着一会儿,又被热醒。
白天上班时,她盯着电脑屏幕,眼皮直打架,领导说了什么根本没听进去。
更难受的是,她开始觉得头晕,胃里翻江倒海,吃不下东西,整个人瘦了一圈。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小娜咬着嘴唇,盯着天花板上的吊灯,"必须得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第二天她跟主管请了半天假,在小区门口拦了辆三轮车,去了附近的五金市场。
她找了个看起来挺实在的电工师傅,姓刘,五十多岁,皮肤黝黑,工具包里塞得满满当当。
"师傅,我家空调好像有问题,您能去看看吗?"小娜擦了擦额头的汗,"热得实在受不了了。"
刘师傅点点头,跟着小娜回了家。
他先检查了主卧的插座,用万用表测了电压和电流,又拆开空调面板,仔细检查了线路和压缩机。
"姑娘,电路没问题。"刘师傅擦了擦手,"电压稳,电流也正常,空调耗电也在合理范围。"
"那为什么房间还是这么热?"小娜的声音都快带哭腔了,"我晚上根本睡不着,白天工作也受影响。"
刘师傅想了想,走到窗边,看了看房间的面积:"你这屋子得有三十平吧?1.5匹的空调,确实有点吃力,特别是现在这种天气。"
小娜的眼睛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换个大点的空调就能解决问题?"
"有可能。"刘师傅点点头,"但也不绝对,还得看其他因素。"
小娜顾不上那么多,她立刻给房东陈先生打了电话:"陈叔叔,我找电工看过了,是空调功率不够。我这屋子大,得换个大点的空调。"
电话那头,陈先生的声音有点不耐烦:"小娜啊,这空调刚换没多久,1.5匹的,一般房间都够用了。"
"可我这房间不一般!"小娜急了,声音都变了,"我已经一周没睡好觉了,白天根本没法工作。要么换空调,要么我退租!"
电话那头沉默了。
小娜能听到陈先生在叹气,好像在犹豫什么。
"行吧。"终于,陈先生开口了,"我再给你换个3匹的柜机。但这次换了要是还不行,咱们就得重新考虑租房的事了。"
小娜没管陈先生话里的威胁,她只想要个能住人的房间。
三天后新空调到了。
两个安装师傅抬着个大箱子进来,拆开后小娜吓了一跳——这空调比她想象中还大。
"姑娘,你这卧室用3匹的,有点夸陈啊。"一个师傅笑着说,"一般50平以上的屋子才用这么大的。"
小娜苦笑:"要是真有用就好了。"
安装师傅们干活挺利索,一个多小时就装好了。
小娜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调到最低温度,风速开到最大。
她站在出风口下,感觉冷风直往身上吹,打了个哆嗦。
"这回应该能行了吧。"她自言自语回到床上,盯着墙上的温度计。
一小时后温度计显示38.2度。比之前降了不到1度,但还是很热。
两小时后,37.8度。降得更慢了。
四小时后,37.5度。几乎没什么变化了。
小娜瘫在床上,看着温度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么大的空调,耗电量肯定不小,可房间还是这么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听着空调嗡嗡的响声,怎么也睡不着。
半梦半醒之间,她好像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不是空调的声音,也不是外面的车声,更像是从房间上面传来的,很微弱,但确实存在。
"可能是做梦吧。"小娜迷迷糊糊地想,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她忘了这件事。
但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系统地排查问题。
她找了装修师傅来,问是不是保温层的问题。
"保温层要是坏了,夏天热风会进来,冬天冷风会灌进来。"
师傅检查了墙体后说,"但你这情况不一样,是房间里面有热源,一直在发热。"
"热源?什么热源?"小娜问。
"说不准。"师傅犹豫了一下,"可能是管道,可能是电器,也可能是……别的。"
小娜看出师傅有话没说:"师傅,您是不是知道什么?"
"没有,没有。"师傅连忙摇头,"我就是觉得这情况少见,得找更专业的人来检测。"
小娜又问了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下的刘阿姨一听她的情况,瞪大了眼睛:"你说你们家主卧有40度?不可能吧!我们家就在你们下面,温度一直很正常啊。"
"那楼上呢?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小娜问。
刘阿姨想了想:"楼上……好像没人住。听说房东把那层当仓库,平时都锁着。"
这个信息让小娜更疑惑了。
如果楼上是仓库,没人住,那主卧的高温是从哪来的?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温度计坏了,又买了两个不同牌子的温度计来对比。
结果三个温度计显示的数据都差不多——主卧的温度确实在37到40度之间波动。
这段时间小娜发现陈先生在躲着她。
每次打电话问问题,陈先生总是找借口推脱,或者说“再观察观察”、“可能是天气太热”。
但小娜注意到,每次她提到要深入检查房屋结构或者找专业机构来检测时,陈先生总是坚决反对,理由是“没必要”、“太麻烦”、“费用太高”。
这种态度让小娜更怀疑陈先生在隐瞒什么。
两周后的一个晚上,小娜又被热醒了。
她起身去厨房喝水,路过客厅时,无意中抬头看了看天花板。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她发现主卧上方的天花板和其他地方有点不一样——颜色深一点,边缘的线条也不太直,像是后来重新弄过的。
小娜心里一紧。
她回房间拿了手电筒,仔细照了照天花板。
确实,主卧上方的吊顶和其他区域不一样,不仅颜色不同,材质看起来也不一样。
"这个吊顶是后来重做的?"小娜自言自语,"为什么要单独重做主卧的吊顶?"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里浮现:如果主卧的高温和这个吊顶有关呢?如果吊顶上面藏着什么东西呢?
03
小娜越琢磨越觉得事有蹊跷。
第二天她咬咬牙又请了一天假,决定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查个遍。
上午九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小娜搬了把椅子,站在上面仔细查看主卧的吊顶。
她发现,这吊顶不仅颜色比其他房间深,高度也矮了一截,大概矮了十厘米左右。
再凑近看,吊顶边缘的接缝处凹凸不平,有几处还露出了里面的龙骨,像是施工时赶时间,没处理平整。
她跳下椅子,从衣柜里翻出红外测温仪,对着房间各个角落扫了一遍。
结果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靠近床头的区域温度在35度左右,而房间中央,尤其是靠近吊顶下方的位置,温度飙升到了40度以上。
这种温度分布,明显是有个固定的热源在从上方散热。
“肯定是吊顶上面有问题。”小娜心里有了底,决定找陈先生摊牌。
她拨通了陈先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背景音,像是在工地或者装修现场。
“陈叔叔,我仔细检查了房间,发现主卧的吊顶和其他房间不一样,而且温度分布很不正常。我怀疑热源就在吊顶上面,能不能请人来检查一下?”小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
“检查吊顶?你没事吧?”陈先生的声音陡然提高,“吊顶能有什么问题?小娜,你是不是想多了?”
“陈叔叔,我看得很清楚,主卧的吊顶确实有问题,而且温度分布也支持我的判断。”小娜坚持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小娜能听到陈先生深吸了一口气。
“陈叔叔,你还在吗?”小娜试探着问。
“在,在呢。”陈先生的声音有些发颤,“小娜,我劝你别瞎琢磨。吊顶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普通的建筑结构,拆开了反而麻烦。”
“那为什么不让我看看呢?如果真的没问题,检查一下也没损失啊。”小娜不解。
“因为……因为拆吊顶很麻烦,容易把装修弄坏。”陈先生的理由听起来很牵强,“再说了,就算吊顶上有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让房间这么热。你还是再找找其他原因吧。”
小娜的耐心被消磨殆尽:“陈叔叔,我已经换了两台空调了,电路也查了,房屋结构也看了,能想到的原因都排除了。现在只剩下吊顶没查,你为什么就是不同意?”
“我说了,没必要!”陈先生的语气变得生硬,“小娜,你要是真觉得这房子住着不舒服,我们可以商量退租的事。”
这句话让小娜更加确信陈先生在隐瞒什么。
为什么一提到检查吊顶,他就急着让自己退租?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我不想退租,我就想要一个正常的房间。”小娜的语气也强硬起来,“要么让我检查吊顶,要么给我换房间。”
“换房间?”陈先生似乎松了口气,“可以,你可以搬到次卧去住。那个房间温度正常。”
“可是次卧太小了,只有15平方米,而且没有独立卫生间。”小娜不满地说,“我租的是主卧,按合同你应该保证房间的正常使用。”
“那你说怎么办?”陈先生的声音里带着焦躁。
小娜想了想:“要么检查吊顶找出问题,要么再换一台更大功率的空调。”
“换空调?你已经换了两台了!”陈先生几乎要喊出来。
“第二台虽然功率大,但效果还是不行。我查了资料,对于这种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装中央空调。”小娜故意编了个理由,想逼陈先生说出真相。
陈先生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好吧,我再给你换一台。但这是最后一次了,如果还是不行,你就得接受现状或者退租。”
第三台空调是市面上最先进的变频机型,制冷能力比第二台还强。
安装师傅来装的时候,看到小娜家已经换了两台空调,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姑娘,你这房间到底怎么回事?我干这行十几年了,从来没见过一个房间需要换三台空调的。”安装师傅一边干活一边问。
小娜苦笑:“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要不,”安装师傅压低声音,“你找个专业的检测机构来看看?可能不是空调的问题。”
“检测什么?”小娜问。
“比如空气质量,热辐射,或者……”安装师傅看了看四周,“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装修材料的问题?有些装修材料会持续散发热量。”
这个建议让小娜眼前一亮。
她从来没想过装修材料也可能是热源。
新空调装好后,制冷效果确实比之前强了不少。
但让小娜绝望的是,房间温度还是只能降到36度左右,离正常温度还差得远。
更糟糕的是,小娜的身体状况开始急剧恶化。
连续几周的高温让她睡眠严重不足,白天经常头晕恶心,吃不下东西。
两周下来她瘦了四公斤,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小娜看着镜子中憔悴的自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她联系了一家专业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准备进行全面的检测。
但当她把这件事告诉陈先生时,陈先生的反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
“绝对不行!”陈先生几乎是在吼,“你不能找外面的人来检测!”
“为什么不行?”小娜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我只是想找出问题的原因。”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陈先生的声音里带着恐慌,“小娜,我劝你别多管闲事。有些事情知道了对你没好处。”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小娜:“什么叫多管闲事?这是我住的房间,我有权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热!陈先生,你到底在隐瞒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呼吸声,像是在经历剧烈的心理斗争。
“小娜,”陈先生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哀求,“我可以退给你全部押金和这个月的房租,你搬走吧。这个房子……不太适合你住。”
“不适合我住?什么意思?”小娜追问。
“没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房子有些特殊情况,可能确实不太适合长期居住。”陈先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什么特殊情况?”小娜不依不饶。
“我不能说。总之你搬走对大家都好。”陈先生几乎是在哀求。
小娜彻底愤怒了:“陈先生,你这是什么态度?租房合同上可没写这个房间有‘特殊情况’!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我要投诉你虚假出租!”
“你……”陈先生似乎被威胁住了,“好吧,但你不能找外面的人来检测。如果真的要查,我可以找我认识的师傅来看看。”
小娜冷笑:“你认识的师傅?那和不查有什么区别?”
双方僵持不下。
最后小娜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我可以不找外面的检测机构,但必须找专业的维修师傅来检查,包括吊顶。”
陈先生沉默了很久,最后勉强同意了。
但他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检查可以,但我必须在场。”
“为什么?”小娜问。
“没为什么,我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陈先生的回答含糊其辞。
小娜觉得这个要求很奇怪,但为了找出真相,她还是同意了。
她现在只想要一个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什么。
04
第三台空调运行到第七天,小娜盯着温度计上39度的数字,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扶着墙挪到卫生间,对着镜子吐出酸水。
镜中人的眼窝深陷下去,颧骨凸得吓人。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呕吐,心脏跳得像擂鼓,稍微动一下就要喘半天。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拧开水龙头,用凉水拍打脸颊,"再拖下去真要出事。"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陈先生的来电。
小娜擦干手,按下接听键时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陈叔,我身体撑不住了。昨晚心跳快得整夜没睡,今天又吐了三次。"
电话那头沉默了十几秒:"小娜啊,空调师傅不是说机器没问题吗?"
"是机器没问题,但房间有问题!"小娜提高声音,"我查过记录,前两台空调报修时温度也降不下来。您到底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我……"
"如果今天还不解决,我明天就去医院开诊断证明。医疗费、误工费,还有这一个月的房租,我都会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来。"
小娜听见自己声音在发抖,但话已经说出口了。
电话那头传来纸陈翻动的沙沙声:"行吧,我找个靠谱师傅来。不过小娜啊……"
陈先生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有些事,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两天后的上午,门铃响了。
穿深蓝色工装的孙师傅提着工具箱进来,身后跟着脸色发灰的陈先生。
小娜注意到房东的右手一直插在裤兜里,指节捏得发白。
"孙师傅您看,"小娜指着温度计,"这房间中央永远比角落高五度。晚上开空调,热气反而从天花板往下压。"
孙师傅从工具箱取出红外测温仪,在房间转了一圈。
仪器显示墙面温度28度,天花板中央却飙到42度。
"确实反常。"他摘下眼镜擦拭,"小姐,您夜里有没有听见天花板有响动?"
小娜想起那些半梦半醒间的异响:"有时候像有东西在顶棚爬,有时候又像……像烧水壶的嗡嗡声。"
孙师傅和陈先生对视一眼。这个动作让小娜后颈发凉:"孙师傅,您是不是知道什么?"
"可能……可能是管道问题。"孙师傅打开工具箱,"不过要确认得拆吊顶。"
"不能拆!"陈先生突然喊出声,又慌忙解释,"这吊顶是定制的,拆了很难复原。"
孙师傅停下动作:"陈老板,不拆顶板,我们连问题根源都找不到。您看这热成像图……"
他指着仪器屏幕,"热源集中在吊顶正中央,面积约一平方米。"
陈先生掏出手帕擦汗:"能不能……能不能从隔壁房间检查?"
"隔壁是卧室承重墙。"孙师傅皱起眉头,"陈老板,您这么紧陈吊顶,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小娜感觉心跳快得要蹦出来:"陈叔,您从一开始就在撒谎。换了三台空调都没用,说明问题根本不在电器。您现在必须说实话!"
"我……"陈先生后退两步,后背撞上衣柜,"我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大。"
"孙师傅,"小娜转向维修工,"您直接说,要拆吊顶得准备什么?"
"梯子、撬棍、手电筒。"孙师傅开始从工具箱往外拿工具,"不过陈老板,您最好先有个心理准备。我干了二十年装修,这种温度分布……"
"拆!"小娜打断他,"我交了半年房租,有权知道居住环境是否安全。"
陈先生突然抓住孙师傅的胳膊:"老孙,咱们认识这么多年……"
"正因为认识,我才劝你坦白。"孙师傅甩开他的手,"上个月你让我来修水管,我就觉得这吊顶不对劲。现在租客都出现健康问题了,你还想瞒?"
小娜摸出手机:"陈叔,您现在同意拆,我们继续解决问题。要是不同意,我立刻打110和120——报警说房东故意隐瞒居住危险,同时叫救护车。"
陈先生的腿软了,扶着墙慢慢蹲下:"拆……拆吧。"
孙师傅架好梯子,先用螺丝刀轻敲顶板:"听这回声,里面是空的。"
他拧下几颗固定螺丝,"奇怪,这吊顶用了双层龙骨,比普通装修多一倍材料。"
当第一块顶板被撬开时,热浪混着焦糊味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