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我借青梅60万,此后她消声觅迹,退休后收到银行短信我傻了

分享至

“爸,楼下王叔叔又找你借钱了,你是不是又没法拒绝?”

女儿李念刚进门,就看到父亲李卫民略显尴尬地送走邻居,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李卫民,一个刚刚退休的老好人,在单位干了三十年,谁有困难他都帮。

如今退休了,这份“热心肠”也带回了家,成了小区里的“及时雨”。

妻子张岚从厨房端出水果,瞪了女儿一眼,又无奈地对丈夫说:“卫民,我知道你心善,但咱们家现在就靠这点退休金,你得先顾着自己。”

李卫民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没接话。

他这辈子,帮过的人不少,吃过的亏也多。

但最深的那一次,像一根刺,扎在心里23年。

直到今天,他仍在想,如果当初没有把那60万借出去,生活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



01.

23年前的夏天,空气和今天一样闷热。

那时的李卫民还不是一个为女儿婚事发愁的中年人,而是一个刚在厂里崭露头角的技术骨干。

他的人生,似乎充满了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直到林晚秋找到他。

林晚秋是他的青梅竹马,是印刻在他青春里最鲜活亮丽的影子。

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李卫民曾以为,自己会和她走一辈子。

但那天,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有化不开的愁苦和绝望。

“卫民,救救我。”

这是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李卫民的心瞬间揪紧了,他连忙把她请进屋,倒了杯水。

“出什么事了?慢慢说。”

林晚秋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她说,家里生意失败,欠了巨额高利贷,对方威胁要让她父亲用命来抵。

“他们说,三天之内,要60万。不然……不然就……”她没说下去,只是死死咬着嘴唇,肩膀剧烈地颤抖。

60万。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李卫民来说,那不仅仅是钱,那是他父母攒了一辈子,准备给他结婚买房的全部家当。

他犹豫了。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需要和父母商量。

林晚秋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她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抓着他的裤腿。

“卫民,我知道这笔钱对你的意义。但现在只有你能救我们一家了。你放心,等我们家缓过来,这笔钱,我一定连本带利地还给你。最多一年,不,半年!”

她的额头磕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李卫民看着她,看着这个他从小就发誓要保护的女孩。

她的绝望,她的眼泪,都像一把锤子,重重地砸在他心上。

他扶起她,看着她哭得红肿的眼睛,最终还是点了头。

“好,我借给你。”

他没告诉父母钱是借给了谁,只说是朋友周转。

他顶着父母的责骂和不解,从银行取出了那笔承载着一个家庭全部希望的钱,交到了林晚秋手上。

林晚秋抱着那个装满现金的帆布包,对他深深鞠了一躬。

“卫民,你的恩情,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说完,她转身离去,背影决绝,很快消失在巷子的拐角。

李卫民当时以为,这只是一场短暂的告别。

他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从那天起,林晚秋和她的家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无音讯。

02.

“老李,帮个忙呗!我这水龙头又坏了,物业半天不来人。”

对门张大爷的喊声把李卫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诶,来了!”

李卫民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报纸,熟练地从阳台工具箱里拿出扳手和胶带,走出了家门。

妻子张岚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爸就是这个热心肠,小区里谁家有事,他比物业跑得都快。”她对女儿李念说。

李念撇了撇嘴,“热心肠是好,就怕被人当傻子。上次三楼的刘阿姨,找他借了三千块钱说儿子看病,结果转头就拿去给儿子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这事儿别在你爸面前提,他听了心里不舒服。”张岚叹了口气。

李卫民当然知道这些事。

但他就是狠不下心拒绝。

尤其是看到别人有难处时,他总会想起23年前那个无助的夏天。

或许,他只是想通过帮助别人,来弥补心里那个巨大的窟窿。

没过一会儿,李卫民就修好了水龙头,张大爷非要塞给他一包烟,他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拗过,只好收下。

回到家,他把烟放在茶几上。

张岚看了一眼,说:“又是别人硬塞给你的吧?跟你说了多少次,帮人是情分,别总收人家东西。”

“张大爷非给,我也没办法。”李卫民憨憨地笑着。

女儿李念凑了过来,拿起那包烟看了看,说:“爸,你现在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别总操心别人家的事,多操心操心我跟妈吧。”

李卫民心里一暖,点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他知道家人是为他好。

当年那件事发生后,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买房的计划泡汤,和张岚结婚时,只能挤在厂里分的十几平米的筒子楼里。

为此,他愧对妻子半辈子。

张岚虽然偶尔也会抱怨几句,但终究还是陪着他,一步步把日子过了起来。

这份情,比那消失的60万,要重得多。



03.

退休后的生活,清闲但也琐碎。

这天晚饭,一家人围在桌前,讨论起女儿李念的婚事。

“小王那孩子不错,工作稳定,人也老实。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把事办了?”张岚夹了一筷子菜给女儿。

李念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有些犹豫:“妈,我们商量了,想先在市区买套小户型的房子,有个自己的家再说。”

“买房?”张岚皱起了眉头,“现在市区的房价多贵啊,首付得多少钱?”

“首付大概要七十万左右。小王家里能出四十万,我们自己也攒了十万,还差二十万的缺口。”李念的声音低了下去。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凝重。

二十万。

对于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依然不是一笔小钱。

李卫民和张岚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为难。

他们这些年的积蓄,大部分都花在了女儿的教育和日常开销上,剩下的养老钱,实在不多了。

“爸,妈,你们别为难。”李念看出了父母的窘迫,连忙说,“我们就是先看看,不行就再等等,我们自己再多攒几年。”

话是这么说,但谁都听出了女儿语气里的失落。

张岚心里一酸,放下筷子,忍不住埋怨了一句:“都怪你爸!要是当年那笔钱还在,别说二十万,五十万我们都拿得出来!你现在早就住上大房子了!”

“啪”的一声,李卫民把筷子重重撂在桌上。

“陈年旧事,还提它干什么!”他脸色涨红,声音也大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饭桌上发这么大的火。

张岚也愣住了,眼圈瞬间 red了。

李念吓得不敢说话,饭桌上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李卫民知道自己反应过激了。

他不是在气妻子,他是在气自己。

那件事,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每次被提起,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他以为时间能治愈一切,但23年过去了,那道伤疤,一碰就疼。

04.

那晚,李卫民和张岚分房睡了。

半夜,李卫民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他索性披上衣服,走到客厅,给自己倒了杯水。

客厅的沙发上,一个人影蜷缩在那里,是张岚。

她也没睡。

听到动静,张岚坐了起来。

“怎么还不睡?”李卫民走过去,声音放得很轻。

“睡不着。”张岚揉了揉眼睛,“卫民,对不起,我不该在饭桌上说那些话。”

李卫民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有些冰凉的手,长长地叹了口气。

“不怪你。是我自己没本事,让你跟孩子受委屈了。”

黑暗中,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但多年的夫妻,早已懂得彼此的心事。

“你……还在想她吗?”许久,张岚轻声问。

李卫民身体一僵。

他知道这个“她”指的是谁。

“早就没想了。”他回答得很快,但声音却有些干涩,“我只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那么多年的信任,就换来这么个结果。”

“那可是一套房子的钱啊。”张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那时候,念念才刚出生,我们挤在那个小破屋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我抱着孩子,看着你每天累得跟孙子一样,我就恨!我恨那个骗了你的女人!”

李卫民紧紧握着妻子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何尝不恨。

可恨了这么多年,除了让自己更痛苦,又有什么用呢?

“算了,都过去了。”李卫民拍了拍妻子的手背,“别想了。女儿的婚事,我们再想想办法。我明天去银行看看,把我们的定期取出来一部分,再加上公积金,应该能凑个十来万。剩下的,我再拉下老脸,找几个老同事凑凑。”

“那你的养老钱……”

“只要你们娘俩过得好,我怎么样都行。”李卫民打断了她的话,“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下辈子,我给你当牛做马,好好补偿你。”

张岚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靠在丈夫的肩膀上,无声地哭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地板上,也照亮了李卫民眼角的泪光。

他决定了,明天就去处理钱的事。

过去的一切,就让它彻底过去吧。

从今往后,他只为家人而活。



05.

第二天,李卫民起了个大早。

和妻子女儿吃过早饭后,他拿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准备出门。

“爸,我陪你一起去吧。”李念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用,你爸我还没老糊涂,认得路。”李卫民笑了笑,想让家里的气氛轻松一点,“你们在家等我好消息。”

走出家门,阳光正好。

退休后的第一个挑战,竟然还是为了钱。

李卫民自嘲地笑了笑,迈开步子,走向公交车站。

他觉得自己像是卸下了一个背负了23年的沉重包袱,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他甚至开始规划,等女儿的婚事办完,就带妻子去年轻时一直想去但没钱去的南方旅游。

生活,似乎终于要翻开新的一页了。

他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到了银行,取号,排队。

一切都按部就班。

轮到他时,他坐在柜台前,把卡递了进去。

等待的间隙,他掏出老花镜,悠闲地看起了旁边架子上的宣传单页。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嗡嗡”震动了两下。

他以为是推销短信,没太在意,随手掏了出来。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时,整个人却像被雷击中一般,瞬间僵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