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傍晚,李志远站在空荡荡的厨房里,望着冰箱门上那张"AA制分工表",手中握着电话,却不知道该拨给谁。
客厅里电视播放着春晚的预告片,邻居家已经飘来阵阵饭菜香味,而他家的餐桌上只摆着两副碗筷,显得格外冷清。
"王秀英,你到底去哪儿了?"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异常响亮。
![]()
01
三个月前,李志远刚刚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休。
那天下午,他拎着纸箱走进家门,看到妻子王秀英正在厨房里忙碌,围裙上沾着油渍,额头冒着汗珠。
"老李,你回来了。"王秀英头也不回地说道,手里的锅铲在锅里翻炒着青菜,"晚饭马上就好,你先去洗个手。"
李志远放下纸箱,松了松领带。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三十年,习惯了条理分明、事事有章可循的生活方式。退休后的第一天,他就开始思考如何重新规划家庭生活。
"秀英,我想和你商量个事。"他在餐桌边坐下,语气严肃得像在开会。
王秀英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看到丈夫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禁笑了:"什么事这么严肃?是不是退休金的事?"
"不是。"李志远清了清嗓子,"我在想,既然我现在退休了,咱们家的开销应该重新分配一下。"
王秀英坐下来,给两人盛饭:"怎么分配?"
"我觉得应该实行AA制。"李志远说得很认真,"你看,现在年轻人都这样,夫妻之间经济独立,各自负责各自的开销,这样既公平又清楚。"
王秀英的筷子停在半空中,看着丈夫:"AA制?我们都结婚三十年了,还要AA制?"
"正是因为结婚这么久了,更应该算清楚。"李志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你看,我已经列了个清单。房贷还有五年还完,水电煤气费、物业费、买菜钱、日用品......"
他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开销项目,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王秀英放下筷子,仔细看着那个本子。她发现丈夫把所有能想到的开销都列了出来,甚至连卫生纸、洗衣粉这样的小物件都分门别类。
"你这是要把家庭生活变成公司管理吗?"王秀英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这叫科学管理。"李志远很认真地说,"你看,咱们两个人都有退休金,我的是每月4200,你的是每月3800,加起来8000块。按照我的计算,每个月的固定开销大概是5000块,剩下的3000块可以作为各自的零花钱。"
王秀英听着,心里五味杂陈。三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她一直负责家务和理财,丈夫只管上交工资。现在退休了,突然要实行AA制,她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那家务呢?"王秀英问,"也要AA制吗?"
李志远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家务也要分工明确。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咱们一人一半。"
王秀英沉默了一会儿,她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男人,突然觉得有些陌生。
"行。"出乎李志远意料的是,王秀英竟然同意了,"既然你想试试,那就试试吧。"
![]()
02
第二天一早,李志远就开始制定详细的"AA制家庭管理方案"。
他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电脑上制作了一份表格,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表格分为两栏,左边是"李志远负责项目",右边是"王秀英负责项目"。
做饭方面,他们按照单双日分工:单日李志远做饭,双日王秀英做饭。
清洁方面,李志远负责客厅和书房,王秀英负责卧室和厨房,卫生间两人轮流打扫。
购物方面,日用品和蔬菜肉类分别由两人负责,费用各自承担。
王秀英站在冰箱前看着这张表格,心情复杂。她想起刚结婚那会儿,两个人工资都不高,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但从来没有分得这么清楚过。
"老李,你确定要这样做?"王秀英最后问了一遍。
"确定。"李志远很坚决,"这样对我们都好,省得以后有什么误会。"
王秀英点点头:"好,那从今天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志远严格按照分工表执行。每天晚上,他都会在一个小账本上记录当天的开销,精确到分。买了一瓶酱油2.5元,买了一把青菜3元,公交车费1元......所有的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
月底的时候,他还会和王秀英"结账",把各自的开销列出来,看看是否需要互相补偿。
王秀英最初还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地,她发现这样确实有些好处。至少她不用再为家里的每一笔开销操心,不用再因为丈夫买了什么"不必要"的东西而生气。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一天,王秀英感冒了,本来应该轮到她做晚饭,但她实在没有力气下厨。
"老李,今天你能帮我做饭吗?我有点不舒服。"王秀英有气无力地说。
李志远正在看报纸,头也不抬地说:"今天是双日,按照分工表应该是你做饭。你要是不舒服,可以点外卖,费用你自己出。"
王秀英愣住了。她看着丈夫专注看报纸的样子,心里涌起一阵寒意。
最终,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厨房做了饭。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丈夫看电视的声音,第一次开始怀疑这个AA制到底对不对。
![]()
03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志远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满意。
他觉得一切都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没有推诿,没有争吵。他甚至开始在老同事聚会时推广这种"先进的家庭管理模式"。
"你们还在用老一套的方式过日子?"他对老同事们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夫妻之间也要讲究平等和独立。我和我老婆现在实行AA制,你们猜怎么着?家里和谐多了!"
老同事们听了都觉得新鲜,有的赞同,有的质疑。
"老李,你这样做,你老婆同意吗?"老同事张建华问道。
"当然同意!"李志远很自豪,"她比我还支持呢。现在她每个月都有自己的零花钱,想买什么买什么,不用看我脸色。"
张建华摇摇头:"我觉得夫妻之间分得太清楚不太好,毕竟是一家人。"
"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才要分清楚。"李志远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们等着看,这样下去,我们的婚姻质量肯定会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王秀英的变化却没有被李志远注意到。
她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和丈夫的交流,话变得越来越少。以前她总是关心丈夫吃什么、穿什么、身体怎么样,现在这些关心都在慢慢消失。
"既然要AA制,那就彻底一点。"王秀英心里想着。
她开始按照分工表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轮到自己做饭的日子,她就做饭,但只做够自己吃的分量。轮到丈夫做饭的日子,她就在外面吃了再回家,或者自己随便对付一顿。
李志远最初还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发现餐桌上只有一个人的饭菜。
"秀英,我的饭呢?"他问道。
"今天是我做饭,我做了我自己的。"王秀英淡淡地说,"你的饭你自己做。"
李志远看着她:"可是以前你做饭都是做两个人的。"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王秀英的语气很平静,"既然要AA制,那就彻底一点。我做我的,你做你的。"
李志远站在厨房里,看着妻子一个人在餐桌前吃饭,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不安。
但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这样才对,这样才是真正的独立和平等。
![]()
04
入冬以后,AA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得更加明显。
有一天,暖气费的账单来了,总共1800元。按照之前的约定,这笔费用应该两人平摊,每人900元。
李志远把账单放在餐桌上:"秀英,暖气费来了,你的那份是900。"
王秀英看了看账单,从钱包里数出900元放在桌上:"给你。"
李志远收好钱去交费。当他在供暖公司排队的时候,听到前面一对老夫妻在聊天。
"老头子,今年暖气费涨了100块,咱们家里要紧着点花钱了。"老太太说。
"没事,省一点就行了。"老大爷说,"只要家里暖和,咱们老两口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
李志远听着,心里突然有些触动。他想起刚才王秀英数钱时脸上那种漠然的表情,像是在和陌生人做交易。
回到家后,他发现王秀英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
"你在干什么?"李志远问。
"整理一下我的物品。"王秀英头也不抬地说,"既然实行AA制,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各自的东西分清楚。"
李志远看到她把一些化妆品、书籍、衣服分类装箱,心里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
"你这是要搬走吗?"他半开玩笑地问。
"没有。"王秀英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觉得该分清楚的都分清楚。"
那天晚上,李志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发现自己和妻子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冷淡。以前王秀英总是关心他的身体,提醒他按时吃药,现在这些关怀都没有了。
"也许她只是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李志远安慰自己,"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但是,他心里的不安却在一天天加重。
第二天早上,李志远起床后发现王秀英已经不在家了。餐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去买菜,中午不回来吃饭。"
以前,王秀英买菜都会问他想吃什么,会买够两个人的分量。现在,她只买自己需要的,从不过问他的需求。
李志远看着空荡荡的家,第一次开始反思自己提出的AA制是否真的正确。
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承认错误。在他看来,是王秀英太较真了,把AA制理解得太极端了。
"女人就是小心眼。"他嘟囔着,"过段时间就好了。"
![]()
05
时间进入十二月,年关将近。
往年这个时候,王秀英早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她会提前半个月开始计划年夜饭的菜谱,提前买各种年货,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但今年,她什么都没有做。
李志远等了几天,终于忍不住问:"秀英,过年的事你不准备准备?"
王秀英正在看电视,头也不回地说:"准备什么?"
"年夜饭啊,年货啊,这些总要准备吧?"李志远说。
"哦。"王秀英转过头看着他,"你想吃年夜饭是吧?那你准备啊。"
李志远愣住了:"我准备?"
"对啊,既然实行AA制,过年的开销也要AA。你想吃年夜饭,你就负责准备和费用。我对年夜饭没什么特别要求,随便吃点什么都行。"王秀英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谈论天气。
李志远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他的印象中,准备年夜饭一直都是妻子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需要自己来操办这些。
"那...那咱们商量着来吧。"李志远试图妥协,"我出钱,你来准备,怎么样?"
王秀英摇摇头:"不行,既然是你提出要吃年夜饭,就应该你全权负责。我可以协助,但得按照我的时薪算费用。"
"时薪?"李志远觉得这个词从妻子嘴里说出来特别刺耳。
"对,我帮你买菜、做饭、收拾,按照市场价每小时30元,你觉得怎么样?"王秀英的表情很认真,一点也不像在开玩笑。
李志远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没想到妻子会把AA制执行得如此彻底,连过年这样的传统节日都要分得一清二楚。
"行。"他咬着牙说,"我自己准备。"
从那天起,李志远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他第一次走进菜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蔬菜和肉类,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师傅,这鱼怎么卖?"他指着一条草鱼问道。
"35一斤,你要多大的?"卖鱼的师傅问。
李志远算了算,两个人吃,应该要多大的鱼?他完全没有概念。
"来一条两斤的吧。"他随口说道。
买完鱼,他又去买鸡肉、猪肉、蔬菜...每一样东西他都不知道该买多少,只能凭感觉。最后,他买了一大堆食材,花了500多块钱。
回到家后,王秀英看到他拎着大包小包进门,问道:"买这么多干什么?"
"过年嘛,总要丰盛一点。"李志远说。
王秀英看了看那些食材,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丈夫从来没有买过菜,不知道分量,也不知道搭配。那些食材足够十个人吃,而且有些根本不适合一起做。
但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
06
腊月二十九这天,李志远开始准备年夜饭。
他早上六点就起床了,站在厨房里面对着一堆食材,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以前他看王秀英做菜,觉得很简单,就是洗洗切切炒炒。真正自己动手才发现,光是杀鱼这一项就把他难住了。
他拿着菜刀对着那条草鱼发愁了半个小时,最后只能上网搜教程。按照网上的步骤,他笨手笨脚地把鱼处理了,但弄得满身都是鱼腥味。
炖鸡汤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放多少水和调料,结果放多了盐,汤变得又咸又腻。
炒青菜的时候,他火候掌握不好,有些菜叶烧焦了,有些还没熟。
做红烧肉的时候,他忘了先焯水,结果肉有很重的腥味。
整整一个上午,厨房里传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油锅爆炸的声音、菜刀剁骨头的声音、锅子碰撞的声音...
王秀英在客厅里看电视,听着厨房里的动静,几次想要进去帮忙,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既然他要自己做,就让他做吧。"她心里想着。
中午的时候,李志远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菜还没做完一半。他看着厨房里的狼藉,第一次意识到做饭原来这么累。
"秀英,你能帮我一下吗?"他终于忍不住求助。
王秀英放下遥控器,走到厨房门口:"需要我做什么?按照时薪计算哦。"
李志远看着妻子冷淡的表情,心里涌起一阵愤怒和委屈。
"算了,我自己做。"他硬着头皮说。
下午,他继续在厨房里忙碌。但是越做越乱,菜的味道也越来越奇怪。有些菜太咸,有些菜太淡,有些菜糊了,有些菜还没熟。
到了傍晚六点,他终于做完了所有的菜。但当他看着餐桌上那些卖相奇怪、味道可疑的菜肴时,自己都没有食欲。
王秀英走过来看了看,礼貌地说:"看起来不错。"
李志远知道她在客套,但也只能苦笑着点点头。
两个人坐在餐桌前,面对着这顿"年夜饭",气氛异常尴尬。
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正在祝愿全国人民新年快乐、阖家团圆。但在这个家里,夫妻二人各自吃着自己盘子里的菜,很少交流。
李志远夹了一口红烧肉,腥味让他皱起了眉头。他看看王秀英,发现她也只是礼貌性地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不好吃是吧?"李志远苦笑着问。
王秀英摇摇头:"还行。"
"你不用客套。"李志远说,"我知道做得不好。"
王秀英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那天晚上,两个人都没有吃饱,但谁也没有说要重新做菜或者点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