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伊朗外长访华前,收到总统公开信,将发展对美关系,列为优先事项

0
分享至



伊朗在2025年7月的处境,像是一个人站在悬崖边,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追兵。国内经济快崩盘,物价飞涨,货币一泻千里;外面则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威胁,随时可能再来一波空袭。

就在这时候,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抛出一封公开信,明确说要优先修复跟美国的关系,同时外长阿拉格齐收拾行囊飞往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这封信和这次访华,像是伊朗在绝境中甩出的两张牌,一张向西试探,一张向东求援。



2025年7月14日,佩泽希齐扬发出一封公开信,直言伊朗要把修复对美关系作为优先事项。这封信不是写给国内看的,而是面向国际社会,语气不卑不亢,但信息量很大。信里提到,伊朗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缓和跟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强调经济重建是当务之急。

这话一出,伊朗国内炸了锅,有人觉得这是软弱,有人觉得这是务实。毕竟,伊朗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货币里亚尔过去四年贬值超70%,2025年7月,15万里亚尔才能换1美元;加油站排长队,超市货架空空荡荡,通胀率高到50%以上,老百姓连面包都买不起。佩泽希齐扬很清楚,喊反美口号填不饱肚子,核弹头也换不来外汇。

这封信的背景得从头捋。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了“崛起之狮”行动,炸了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还定点清除了几名革命卫队高官和核科学家。伊朗立刻还击,朝以色列发射了多轮导弹和无人机。

这场冲突持续12天,直到6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双方达成“全面停火”。但停火归停火,美国随后又对伊朗核设施追加空袭,威胁随时再来。伊朗的强硬派气得跳脚,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没吭声,这给了佩泽希齐扬和改革派一点操作空间。

公开信的核心逻辑是经济优先。伊朗被美国制裁几十年,经济早就千疮百孔。2015年的伊核协议曾让伊朗看到希望,当年GDP增长8%,500亿美元外资涌进油田和基建。但2018年特朗普单方面退出协议,制裁重启,伊朗经济又跌回谷底。

佩泽希齐扬上台后,国内民众对“反美”情绪已经麻木,更多人关心的是能不能买到便宜的面包和汽油。他的公开信等于是在对国内交底:再不跟美国谈,经济就真没救了。



阿拉格齐这边也有动作。他在7月14日飞往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带着佩泽希齐扬的信,任务明确:一方面向中俄通报伊朗的核谈进展,争取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探索跟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抵消西方的制裁压力。伊朗的算盘打得精:跟美国谈得缓和制裁,同时跟中俄绑定得更紧,争取石油出口和粮食进口。这招叫“双轨外交”,既不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里,也不完全依赖东方盟友。

阿拉格齐在天津的会谈重点是核问题和经济。伊朗的核设施被炸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施压,要求伊朗配合调查。佩泽希齐扬7月2日宣布暂停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但阿拉格齐在天津的表态更灵活,强调伊朗愿意恢复核谈,前提是美国停止军事威胁。这种“以攻为守”的策略很巧妙:美国空袭本来就违反国际法,伊朗拿这个做文章,既能争取国际同情,又能给国内强硬派一个交代。

伊朗的处境还有外部压力。英法德三国警告,如果到8月底没有实质性核协议,就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冻结伊朗仅剩的100亿美元外汇储备。红海那边,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用无人机攻击船只,拖住了美以联军,但也让以色列更可能狗急跳墙,再对伊朗动手。佩泽希齐扬的公开信和阿拉格齐的访华,其实是在给伊朗争取时间和空间,避免被内外夹击彻底压垮。



佩泽希齐扬的公开信,从一开始被嘲笑为“投降书”,到后来被部分人认为是救经济的无奈之举。阿拉格齐的双轨外交也让伊朗在国际上多了点回旋余地。中俄的合作给了伊朗一些底气,但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没减轻。两人能不能带着伊朗走出困境,还得看核谈能不能有突破,以及国内的强硬派会不会反扑。伊朗的路还长,佩泽希齐扬和阿拉格齐的牌还没打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混沌录
混沌录
闲云野鹤,一介书生罢了
7542文章数 374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