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梅,你一个临时工,凭什么管我们的事?"
张丽华的声音在办公室里炸开,几个正式教师围成一圈,目光全部聚焦在角落里的女人身上。
"我不管谁的事,我只管我该管的。"李梅放下手中的作业本,语气平静得出奇。
"你算什么东西,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另一个声音尖锐刺耳,是数学老师王芳。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几张椅子在推搡中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李梅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种眼神,让几个围攻她的同事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有些话,我本来不想说..."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门外走廊里传来学生们的嬉笑声,与室内的紧张气氛形成强烈对比。李梅的手缓缓握成拳头,指节发出轻微的响声。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旁人看不懂的光芒。
这一天,注定会有什么改变。
01
李梅33岁,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一些,但眼角已经有了细微的皱纹。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下摆塞在黑色长裤里,脚上是一双磨得发亮的黑皮鞋。
这身打扮在春华中学已经看了九年。
九年前,她从县师范学校毕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这所乡镇中学。那时的她以为,只要教学认真,转正是迟早的事。现在看来,当年的自己太天真了。
每个月2800元的工资,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年终奖,连食堂都不让免费吃饭。李梅的工资卡里永远存不下钱,丈夫在县里的工厂打工,一个月3000多,女儿刚上初二,正是花钱的时候。
"妈,我同桌说她妈妈是正式老师,有编制,很稳定。"女儿有一天这样说道。
李梅当时正在厨房洗碗,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刷着手里的碗。她没有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办公室里,李梅的座位在最角落,一张老式的木头桌子,桌面上有好几道深深的划痕。正式老师们的桌子都是新的铁皮桌,还配有电脑。李梅的教案和作业本堆得老高,因为她教两个班的语文,还兼着一个班的班主任。
"李老师,这是新的课程表。"教务主任把一张纸放在她桌上,转身就走了。
李梅拿起来一看,脸色微微一变。除了原来的两个班,又给她加了一个初一的阅读课。
"主任,是不是搞错了?"她追出去问道。
"没错,张老师请产假了,你顶替一下。"教务主任头也不回地说。
李梅站在走廊里,看着教务主任的背影,手里的课程表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走廊里贴着学校的光荣榜,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获奖老师的名字,但从来没有李梅。
02
春华中学的老师分为两个阵营:有编制的正式老师,和没编制的临时工。
正式老师占据着办公室里最好的位置,他们有自己的圈子,聊天时声音总是特别大,仿佛要让所有人都听到他们在讨论什么重要话题。临时工们则自觉地坐在边缘,除了工作交流,很少有人主动和他们说话。
"听说县里又要招老师了,有50个编制名额。"张丽华故意提高音量说道。
"可惜啊,要求本科学历,我们学校的临时工都是专科,一个都够不上。"王芳接话道,说话时还朝李梅这边瞥了一眼。
李梅装作没听见,继续低头批改作业。红笔在纸上滑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她的班级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但这似乎并不能为她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中午吃饭时间,正式老师们成群结队去食堂,临时工们则各自解决。李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饭盒,里面是早上带来的剩菜剩饭。她用热水瓶里的开水简单热了一下,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李老师,怎么不去食堂啊?"新来的年轻老师小赵问道。
"食堂太贵了。"李梅淡淡地说。
小赵愣了一下,她可能没想到一个老师会为了几块钱的饭菜费而发愁。
下午第三节课,李梅在初二三班上语文课。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的课,因为她讲得生动有趣,从不拖堂,也很少发脾气。
"老师,我妈说你教得比我小学老师好多了。"一个叫小雨的女学生下课后跑到讲台前说道。
李梅摸摸她的头,心里涌起一阵暖流。无论外界如何,至少学生们是认可她的。
放学后,李梅留下来给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课。这些都是免费的,家长们很感激,但李梅从来不收钱。她觉得这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天色渐晚,办公室里只剩下李梅一个人。她在灯下批改着最后一摞作业,红笔在纸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批注。窗外的梧桐叶子已经黄了,秋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
03
新学期的工作安排会议在学校的小会议室里举行。校长王建国坐在主位上,副校长和各科室主任分坐两边,临时工们坐在最后面。
"今年的工作安排基本和去年一样,"王建国翻开手里的文件,"李梅老师继续担任初二三班的班主任,同时教初二三班和四班的语文。"
李梅抬起头,等着听后面的安排。
"另外,李老师还要兼任初一一班的阅读课,每周四节。"王建国继续说道。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几个正式老师交换了一下眼神。李梅的工作量已经是其他老师的一倍半,现在又要加课。
"王校长,这样安排会不会太重了?"李梅忍不住开口。
"学校人手不够,大家都要多承担一些。"王建国看了她一眼,语气不容置疑。
散会后,李梅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沉重。路边的小商店里传出收音机的声音,播的是一首老歌:"明天会更好"。李梅苦笑了一下,明天真的会更好吗?
晚上,她坐在书桌前,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课程。三个班的课要准备三套不同的教案,初一的阅读课还要想办法让孩子们感兴趣。台灯的光线有些昏暗,她眯着眼睛在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
丈夫在客厅里看电视,女儿在自己房间里做作业。这个小小的家很温馨,但李梅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让她喘不过气来。
深夜12点,李梅才放下笔。她揉揉酸痛的脖子,看看窗外,邻居家的灯早就灭了。
第二天早上6点半,李梅就到了学校。她要趁着学生们还没来,把教室打扫一遍,把黑板擦干净,把课件调试好。这些都是班主任的工作,但学校并没有因为她是临时工而减少要求。
早读时间,李梅站在教室后面,看着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晨光从窗户里洒进来,照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支撑李梅继续下去的动力。
04
转眼间到了期中考试。李梅带的两个班成绩出来了,初二三班年级第二,初二四班年级第四,在全校十二个班级中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成绩公布的那天,家长们纷纷打电话感谢李梅。
"李老师,我家孩子这次进步这么大,真是太谢谢您了!"
"李老师,您辛苦了,孩子回家老是念叨您。"
"李老师,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请您吃个饭。"
李梅一一回应着家长们的电话,心里暖暖的。但当她看到学校发布的表彰通知时,心又凉了下来。
优秀班主任:张丽华老师(初三一班)、王芳老师(初一二班)、刘军老师(初二一班)。
优秀任课教师:陈晓明老师、李向阳老师、赵美娟老师。
没有李梅的名字。
"李老师,您的成绩那么好,怎么没有评上优秀啊?"同事小赵悄悄问道。
李梅摇摇头,没有说话。她知道答案,但不想说出来。
下午的教研会议上,张丽华在台上分享她的"教学经验",底下的老师们鼓掌叫好。李梅坐在最后一排,静静地听着,偶尔在本子上记几句话。
"教学就要有爱心,要真正为学生着想..."张丽华慷慨激昂地说着。
李梅想起昨天张丽华对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说的话:"你就是个废物,早点回家种地算了。"
会议结束后,李梅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经过校长办公室时,听到里面传出说话声。
"王校长,明年的职称评定,您看我的条件怎么样?"是张丽华的声音。
"应该没问题,你的资历够了,成绩也不错。"王建国的回答。
李梅停下脚步,想起自己从来没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定,因为临时工根本没有资格。
05
冬天来了,学校的暖气总是不够热。李梅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时,手冻得发红,有时候钢笔都握不稳。
正式老师们会抱怨暖气不够热,会向校长反映,会要求后勤维修。但李梅从来不说什么,她知道说了也没用。
"李老师,您手怎么这么凉?"一个学生拿作业给她时,碰到了她的手。
"没事,老毛病了。"李梅笑笑说。
那天晚上,女儿突然问她:"妈妈,你为什么不能转正啊?"
李梅正在洗碗,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怎么突然这样问?"
"今天班主任说,家长职业填写要准确,我写的是'中学老师',她说应该写'临时工'。"女儿低着头说。
李梅的心被狠狠扎了一下。她放下手里的碗,转身抱住女儿。
"妈妈就是老师,临时工也是老师。"她轻声说道。
但那天晚上,李梅失眠了。她躺在床上,想着这九年来的点点滴滴,想着女儿刚才的话,想着明天还要面对的种种。
第二天是周五,最后一节课下课后,李梅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其他老师都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几个字:辞职报告。
06
周末两天,李梅把辞职报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终,她写下了简短的几行字:
"尊敬的校领导:
由于个人原因,我决定辞去教师职务。请批准我的辞职申请。
谢谢学校九年来的栽培。
李梅2023年11月20日"
她看着这份报告,想着这九年来的酸甜苦辣,眼眶有些湿润。但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选择。
周一早上,李梅比往常早到了半小时。她趁着校长还没来,悄悄走进校长办公室,把辞职报告放在王建国的办公桌上,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准备课件。
上午的课照常进行,李梅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学生们还是那样专注地听讲,还是那样积极地回答问题,他们不知道这可能是李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几节课了。
中午时分,王建国从外面开会回来。他走进办公室,看到桌上的辞职报告,拿起来仔细看了一遍,眉头皱得很深。
下午,王建国没有找李梅谈话,也没有任何表示。李梅上完课后,照常留下来给学生补课,照常批改作业,一切都和平时一样。
但她能感觉到,有些东西正在悄悄改变。
07
当天晚上7点,李梅刚吃完晚饭,门铃就响了。
她透过猫眼看到校长王建国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袋水果,脸上带着她从未见过的笑容。
"王校长?"李梅打开门,有些意外。
"李老师,我来家访一下。"王建国笑呵呵地说,"这是给孩子买的水果。"
李梅让他进屋坐下,给他倒了杯茶。王建国环顾四周,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室一厅,装修简单,家具都有些旧了。
"李老师,听说您要辞职?"王建国开门见山。
"是的,我已经考虑好了。"李梅坐在他对面,语气平静。
"为什么呢?是工作太累了,还是待遇不好?"王建国试探着问。
李梅看着这个平时在学校里高高在上的校长,现在坐在她家里,说话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王校长,九年了,我觉得累了。"李梅说得很含蓄。
"李老师,您是我们学校的骨干,学生们都很喜欢您,家长们也很认可您。您这一走,对学校是个很大的损失啊。"王建国诚恳地说。
"学校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不会缺我一个的。"
"那可不一样,您的教学能力,您对学生的责任心,都是有目共睹的。"王建国停顿了一下,"这样吧,我向您保证,下学期一定改善您的待遇,工资可以涨500块钱。"
李梅摇摇头:"王校长,不是钱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您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李梅看着他,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有些话,说了也没用。
王建国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用了各种理由劝李梅留下,但李梅的态度很坚决。最后,他只能失望地离开。
"李老师,您再考虑考虑,千万别冲动。"临走时,他还在劝说。
李梅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心情复杂。
08
第二天一早,李梅到学校时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同事们看她的眼神怪怪的,窃窃私语声比平时多了很多。
"李老师,听说您要走了?"小赵悄悄问道。
"消息传得挺快。"李梅淡淡一笑。
上午第二节课间,几个学生围到李梅身边。
"老师,您真的要走吗?"班长小雨眼圈红红的。
"老师,我们舍不得您。"
"老师,您能不能不走?"
看着学生们期待的眼神,李梅心里一阵酸涩。她摸摸小雨的头:"老师还没走呢,好好学习,知道吗?"
中午时,张丽华走到李梅跟前,语气有些冷嘲热讽:"李老师,听说您要跳槽了?去哪个学校啊?"
"还没确定。"李梅头也没抬。
"哦,那就是还没找到工作就先辞职了。"张丽华故意提高音量,"现在找工作可不容易,尤其是我们这个年纪的。"
办公室里其他老师都停下手里的事,竖起耳朵听着。李梅感觉到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她,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有好奇的。
下午放学后,李梅留下来整理自己的东西。九年来积累的教案、学生作业、各种资料装了满满三个箱子。
"需要帮忙吗?"小赵过来问道。
"谢谢,不用了。"李梅继续装着东西。
"李老师,您真的决定了吗?我觉得您在这里挺好的,学生们都喜欢您。"
李梅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看小赵。这个刚来一年的年轻老师,还保持着初入职场的热情和单纯。
"小赵,有些事情,不是喜欢就能解决的。"她轻声说道。
09
晚上9点多,李梅正在给女儿检查作业,门铃又响了。
这次来的还是王建国,但他看起来比昨天更加焦急,额头上还有汗珠。
"李老师,真的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来打扰您。"王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王校长,请坐。"李梅让他进屋。
"李老师,我今天想了一天,觉得昨天的提议可能不够诚意。"王建国搓着手说,"这样吧,工资涨800,另外您的课时量我也会适当减少。"
李梅看着他急切的样子,心里有些疑惑。一个临时工的去留,真的值得校长这样三番五次地挽留吗?
"王校长,您不用这样。我的决定不会改变。"李梅平静地说。
"李老师,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学校离不开您这样的好老师。"王建国的语气带着恳求,"要不这样,明年如果有编制名额,我一定优先考虑您。"
这句话让李梅愣了一下。九年来,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关于编制的事情。
"王校长,这话您说过多少遍了?"李梅苦笑道。
"这次不一样,我是认真的。"王建国拍着胸脯保证。
李梅摇摇头,她已经不相信这些空头承诺了。
王建国在她家里坐了两个小时,软硬兼施,用尽了各种方法,但李梅始终没有松口。最后,他只能再次失望而归。
"李老师,您再想想,真的再想想。"临走时,他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李梅关上门,靠在门上,心情五味杂陈。她从来没有见过校长这样低声下气的样子。
10
第三天上午,学校里的气氛更加诡异了。李梅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都变了,有敬畏,有好奇,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李老师,您真厉害,连校长都要亲自登门挽留。"一个平时和她不太说话的老师主动跟她打招呼。
李梅只是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上午第三节课后,教务主任找到李梅:"李老师,您的辞职报告校长还没批,您是不是考虑一下?"
"我不会改变主意的。"李梅的态度很坚决。
中午时分,几个学生家长突然来到学校,指名要见李梅。
"李老师,听说您要走?这怎么行啊!"一个家长急切地说。
"我家孩子就认您一个老师,您要是走了,他怎么办?"另一个家长也很焦急。
"李老师,您开个价,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家长来想办法。"第三个家长甚至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面对家长们的挽留,李梅心里很感动,但她的决定已经不会改变了。
下午放学后,李梅走在回家的路上,手机不停地响。都是学生家长打来的,内容都差不多:挽留她,希望她不要走。
"李老师,您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求您别走。"
"李老师,我可以给您介绍更好的家教工作,收入比学校高。"
"李老师,我们联名写信给教育局,让他们给您解决编制问题。"
李梅一一回应着家长们的电话,心里既感动又无奈。她知道家长们是真心的,但有些问题不是家长能解决的。
当天晚上,李梅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交接清单。她要把手里的工作详细整理出来,方便下一个老师接手。
写着写着,她想起了九年前刚来学校的时候。那时候的她满怀理想,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在这里扎根。现在看来,有些东西真的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
第二天晚上,李梅刚准备休息,门铃再次响起。
透过猫眼,她看到校长王建国又站在门外,这次他的神情比前两晚更加焦急。
"李老师,求您开开门,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王建国的声音透着明显的颤抖。
李梅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门。
"王校长,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李老师,您先别急着拒绝。"王建国打断了她的话,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个...您一定要看看。"
李梅疑惑地接过文件夹。"这是什么?"
"您看了就知道了。"王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李梅缓缓翻开文件夹的第一页。
起初她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但当看清上面的内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她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文件夹差点从手中滑落。
"这...这不可能..."她的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紧接着,她疯狂地翻动着后面的页面,每翻一页,脸色就更白一分。
当翻到最后一页时,李梅整个人踉跄着后退了两步,靠在墙上才没有摔倒。
她抬起头看向王建国,眼中满是震惊和不敢置信。
"王校长,您这是..."
然而,当她看到校长脸上那种复杂的表情时,李梅瞬间明白了什么,她的脸色变得比纸还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