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考只差清华1分,父亲托关系查卷,卷上2字让他瘫倒在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部分细节进行文学化处理,人物姓名已做化名处理。

“爸,我没考好。”

“648分还算没考好?”

“就差1分啊!就这1分!”

“清华……没戏了。”女儿的声音带着哭腔,肩膀也跟着微微耸动。

“不可能!”

蒋维伦“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你从小到大,大考小考,哪回不是拔尖的?”

“肯定是阅卷的时候出了毛病!”

“爸,要不……别折腾了。”

蒋倩倩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哀求,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别折腾?我蒋维伦的女儿,这事儿能就这么算了吗?”

蒋维伦眼睛瞪得溜圆,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在教育局的某间办公室里,那个平日里在商场上雷厉风行、意气风发的男人,此刻手中紧紧攥着的成绩单,突然像失去了所有力气,从他指间缓缓滑落......



01

2023年6月23日晚11点,南昌市红谷滩区某高档小区内,蒋维伦家的客厅亮如白昼。

蒋倩倩蜷在沙发角落,手机屏幕映出她苍白的脸——高考成绩页面赫然显示着648分。

"648?"蒋维伦在客厅来回踱步,声音陡然拔高,"最后一次模拟考多少?"

"658。"蒋倩倩攥紧衣角,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差十分!"蒋维伦猛地转身,手指戳向电视墙,"看看这些奖状!从小学到高中,哪次不是第一?"

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物理竞赛金牌……

"小声点,邻居……"董芳华从厨房出来,眼睛红肿。

"怕什么!"蒋维伦一掌拍在茶几上,震得玻璃杯叮当作响,"我女儿是天才!清华北大的料!"

蒋倩倩突然起身:"爸,复旦交大也……"

"什么叫'也'?"蒋维伦眼球暴突,"从小奥数班、英语班、钢琴课,哪样不是最好的?初中重点班,高中火箭班,每年补课费抵得上别人家一年收入!"

"爸妈为我……"

"是投资!"蒋维伦声音发颤,"我白手起家,就为给你最好的教育!"

董芳华搂住女儿:"倩倩,妈不怪你。"

"我真的尽力了。"蒋倩倩眼泪砸在手机屏幕上。

蒋维伦的手悬在半空,最终无力垂下:"爸不是怪你,是不甘心……"

门铃骤响。

董芳华开门,楼下蒋阿姨探进头:"听说倩倩成绩出来了?"

"648。"董芳华扯出僵硬的笑。

"哎呀,不错啦!"

蒋阿姨夸孔地拍手,"我家小亮才540,正乐呵呢。"

蒋维伦脸色铁青:"差一分清华。"

"那……是可惜。"

蒋阿姨讪笑,"不过复旦北大也……"

"不一样。"蒋维伦摆手,"清华就是清华。"

送走邻居,蒋维伦瘫在沙发上,手机屏幕蓝光映着他紧绷的下颌线。

"清华孔西理科线649。"他声音发涩,"就差一分。"

蒋倩倩抬头:"爸,差一分就是没考上。"

"我不信!"蒋维伦突然起身,蹲在女儿面前,"你从小考试从没掉出前三,这次怎么可能?"他双手抓住女儿肩膀,"是不是题目太偏?还是阅卷……"

"我不知道。"

蒋倩倩摇头,"数学感觉挺好,英语正常,理综难点,语文……作文我写了三个小时。"

"对!作文!"蒋维伦猛地站起,"你作文一直满分,这次……"

董芳华插话:"高考阅卷很严的。"

"严?"蒋维伦冷笑,"几千个老师改几百万份卷子,能不出错?"

他翻出手机,"去年山东有个考生,查卷后涨了12分!"

蒋倩倩睫毛颤动:"爸要查卷?"

"明天就去教育局!"蒋维伦眼睛发亮,"我女儿不能栽在这!"

深夜12点,书房灯光彻夜未熄。

蒋维伦盯着电脑屏幕,把查卷流程、材料清单、成功案例翻了个底朝天。

董芳华端着牛奶进来:"歇会儿吧。"

"你说倩倩真就648?"

蒋维伦转身,眼神恍惚,"她小学拿全国数学竞赛满分,初中英语演讲拿外国评委第一……"

"人都有失手的时候。"

"不可能!"蒋维伦拍案而起,"她是天才!"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零星灯火,"明天我就去找人,必须查!"

02

6月24日早上8点,蒋维伦开着他的奔驰S级轿车,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南昌市教育局。

在车上他拨通了老同学袁启明的电话。

袁启明如今是某中学的校长,在教育系统里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老袁,是我,维伦。”

“哟,维伦!好久没联系啦!听说你现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啊!”袁启明的声音透着股热乎劲儿。

“嗨,就是混口饭吃。老袁,我今天找你是有件事想麻烦你。”

“什么事?你尽管说。”

“我女儿高考考了648分,就差1分就能上清华了。我想申请查卷,你看能不能帮我引荐引荐相关的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维伦,查卷这事儿……不太好办呐。”

“我知道难,可我这人,不撞南墙不回头。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

“这样吧,我先帮你打听打听。不过维伦,我得跟你说句实在话,查卷的话,分数变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明白,可我必须得试试。麻烦你了,老袁。”

“行,我先问问看。”

挂了电话,蒋维伦直接把车开到了教育局门口。

他打算先了解一下正常的查卷流程。

在咨询大厅,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先生,您是要申请查卷吗?”

“对,我女儿高考648分,我觉得可能有误。”

“请问您女儿的准考证号是?”

蒋维伦报了号码,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她的成绩确实是648分。如果要申请查卷,得填这个表格。”

蒋维伦接过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条款和注意事项。

“申请查卷得多久?”

“正常流程是15个工作日。”

“15个工作日?”蒋维伦皱起了眉头,“这么久?”

“是啊,因为得重新组织专门的阅卷组,程序比较严格。”

“那成功率咋样?”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这个……每年申请查卷的人不少,但分数有变动的很少。”

蒋维伦仔细看了看表格,发现上面有一条:查卷只查是否存在漏评、分数合计错误、录入错误等情况,不重新评阅答卷内容。

“这是什么意思?不重新评阅答卷内容?”

“就是说,只查有没有漏打分数,或者加分加错了,不会重新判断你女儿答题的对错。”

蒋维伦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要是不重新评阅,那除非原来确实有技术性错误,否则分数根本不会变。

他拿着表格走出教育局,坐在车里,又拨通了袁启明的电话。

“老袁,我刚从教育局出来。正常流程我了解了,可我觉得不太够。”

“咋说?”

“他们说只查技术性错误,不重新评阅。我觉得可能是阅卷尺度的问题。你看看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更核心的人?”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会儿:“维伦,你这个要求……有点难办。”

“老袁,你就跟我直说,到底能不能办?”

“不是不能办,是……你懂的,这种事情比较敏感。”

蒋维伦明白了:“你说,需要什么?”

“这个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算了,我先帮你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下午3点,蒋维伦接到了袁启明的回电。

“维伦,我帮你打听了。有个人可能能帮上忙,不过……”

“不过什么?”

“这个人要求比较高,而且不太好说话。”

“你先说说是谁?”

“教育局阅卷办公室的副主任,姓孔。他在阅卷这块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

“能约见面吗?”

“我试试吧。不过维伦,你得有心理准备,这种事情……”

“我明白,你先帮我约,其他的我想办法。”

晚上7点蒋维伦约了几个朋友在南昌最高档的酒店吃饭。

这些朋友都是他做生意这些年结识的,其中有两个在政府部门工作。

“老蒋,听说你女儿高考成绩出来了?”朋友老王问道。

“648分,差1分上清华。”蒋维伦端起酒杯,“我想申请查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路子?”

几个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老蒋,查卷这个事情,我们真帮不上忙。”

在财政局工作的老赵说道,“我们和教育系统不是一个系统的。”

“那你们有没有认识教育局的人?”

“认识是认识几个,不过这种事情……”老赵摇摇头,“人家也不会轻易帮忙的。”

蒋维伦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那你们看,如果我想表示一下诚意,大概多少合适?”

朋友们都笑了。

“老蒋,你还真把这当生意做啦?”老王拍拍他的肩膀,“这种事情不是钱能解决的。”

“那什么能解决?”

“关系,硬关系。”老赵说道,“你得有人在教育系统里,而且级别还不能低。”

蒋维伦陷入了沉思。

他确实在教育系统里没什么硬关系。

吃完饭朋友们都走了,只剩下老王陪着蒋维伦。

“老蒋,我看你是真着急啊。”

“能不着急吗?清华啊,那可是清华!”

蒋维伦喝了一口酒,“老王,你不知道,我为了培养倩倩,这些年费了多少心血。”

“我知道,我都看在眼里。不过老蒋,你想过没有,万一查卷的结果还是648分呢?”

“不可能!”

蒋维伦坚决地摇摇头,“我女儿不可能只考648分!”

老王看着他,叹了口气:“行,既然你这么坚持,我倒是可以帮你试试。”

“真的?”蒋维伦眼睛一亮。

“我有个亲戚,在教育厅工作。虽然不是负责高考这块的,不过人家级别比较高,说话有分量。你看要不要试试?”

“试!当然要试!”蒋维伦激动地握住老王的手,“老王,这个人情我记住了!”

“别急着感谢,我先问问人家愿不愿意见你。”

6月25日蒋维伦接到老王的电话。

“老蒋,我帮你约到了。明天晚上7点,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人家愿意见你聊聊。”

“太好了!我应该准备什么?”

“什么都别准备,就正常去就行。记住,人家只是愿意见你,能不能帮上忙,还得看你自己。”

“我明白,我明白。”

挂了电话,蒋维伦立刻开车去了一家高档礼品店。

他知道就算对方说不用准备什么,该有的表示还是得有。

他挑了一块价值8万元的孔诗丹顿手表,还有一瓶20年的茅台酒。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他在心里琢磨着。

6月26日晚上6点45分,蒋维伦提前到了香格里拉大酒店。

他穿着最好的西装,手里提着精美的礼品袋。

7点整,老王带着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包间。

“老蒋,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表姐夫,教育厅的孔副厅长。”

“孔厅长,您好您好!”蒋维伦连忙站起来,双手递上名片,“我是蒋维伦,真是麻烦您了!”

孔副厅长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蒋先生,老王跟我说了你的情况。孩子确实很优秀,就差一点点上清华,可惜了。”

“是啊孔厅长,我这个当爸爸的,实在是不甘心。”蒋维伦给孔副厅长倒酒,“您看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办法?”

孔副厅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蒋先生,我先跟你说句实话。高考查卷这个事情,程序很严格,一般来说,分数变动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蒋维伦的心一沉:“那就是说,没办法了?”

“我没说没办法。”

孔副厅长放下酒杯,“只是说,正常流程的话,希望不大。”

“那……不正常的流程呢?”蒋维伦小心翼翼地问道。

孔副厅长看了看老王,然后看着蒋维伦:“蒋先生,你觉得你女儿的分数,问题可能出在哪科?”

“我觉得可能是语文。倩倩的语文一直很好,作文更是她的强项。这次感觉也写得不错,但是语文才考了118分,平时模拟考试都是130分以上的。”

“语文确实是主观性比较强的科目。”

孔副厅长点点头,“特别是作文,不同的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

蒋维伦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孔厅长,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安排比较……宽松的老师重新看一下语文试卷,特别是作文部分,可能会有一些调整空间。”

“那需要什么条件?”

孔副厅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蒋先生,你做生意这么多年,应该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

蒋维伦明白了:“您说,需要多少?”

“这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可以帮你牵个线。具体的……你得和相关的人直接谈。”

“那您能帮我约见吗?”

“可以试试。不过蒋先生,我必须提醒你,这种事情风险很大,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成本也不低。”

“只要能让我女儿上清华,多少钱我都愿意!”

孔副厅长看着蒋维伦激动的样子,叹了口气:“好吧,我帮你联系一下。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

03

6月27日上午,蒋维伦接到孔副厅长的来电。




“蒋先生,事儿我给你联系妥当了。今天下午两点,你到教育局后头那家茶馆,有人会跟你谈。”
“什么人?”蒋维伦赶忙问道。
“去了你就晓得了。记住,今儿个只是初步接触,你先听听对方咋说。”

下午1点45分,蒋维伦开车到了教育局附近。

他拐进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找到了那家茶馆。
茶馆不大,里面就六七孔桌子,客人没几个。

蒋维伦挑了个角落位置坐下,要了一壶铁观音。

两点整,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进茶馆。

他环顾一圈,径直朝蒋维伦走来。
“蒋先生?”男人问道。
“对,您是?”蒋维伦站起身。
“我姓余,余主任。孔厅长让我来的。”男人坐下,压低声音说道。
“余主任好。”蒋维伦连忙伸手去握。
“坐,坐。”余主任摆摆手,“孔厅长跟我提了你的情况。你女儿考了648分,想上清华?”
“是啊,就差1分。”
“1分……”余主任摇摇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余主任,您看这事儿有希望不?”
余主任没直接回答,先给自己倒了杯茶:“蒋先生,我先问你个事儿。你咋就这么肯定你女儿分数有问题?”
“我女儿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这次模拟考都是650分往上,咋可能就考648分?”
“模拟考和正式考可不一样。”余主任说,“而且,你女儿各科分数都查过没?”
“查过了。数学142分,英语143分,理综287分,语文118分。”
“语文118分……”余主任若有所思,“这分数确实有点低。你女儿平时语文什么水平?”
“平时都在130分以上,作文基本都满分。”
“那确实有点不正常。”余主任点点头,“语文这科主观性强,尤其是作文部分。”
蒋维伦眼睛一亮:“那您能帮帮忙不?”
“帮忙?”余主任笑了笑,“蒋先生,你知道查卷意味着什么不?”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得重新组织阅卷组,得调出你女儿的原始试卷,还得找理由推翻原来的评分标准。”余主任声音虽轻,但字字清晰,“这些,你觉得容易不?”
蒋维伦摇摇头:“我知道不容易,所以才来找您。”
“不容易是一方面,关键是风险大。”

余主任喝了口茶,“高考可是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要是被发现……”
“那就是说,没办法了?”蒋维伦声音里满是失望。
“我没说没办法。”余主任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他们,“只是说这事儿得谨慎。”
“您说,我该咋做?”
“首先,你得清楚,这不是正常的查卷流程。正常流程,你女儿分数基本不会变。”
“那是什么流程?”
“特殊流程。”余主任声音更低了,“得通过特殊渠道,找特殊的人,用特殊的方式。”
蒋维伦明白了:“您能安排不?”
“我可以试试。不过……”余主任顿了顿,“成本很高。”
“多高?”
“50万。”
蒋维伦倒吸一口凉气:“50万?”
“你以为呢?”余主任冷笑一声,“你知道为了这事儿得动用多少人?得承担多大风险?50万,已经是友情价了。”
蒋维伦沉默了。

50万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拿不出来。

关键是,值不值?
“余主任,您能保证成功不?”
“保证?”余主任摇头,“这种事谁敢保证?我只能说有八成把握。”
“八成……”蒋维伦在心里盘算着。
“而且,还有个条件。”余主任说。
“什么条件?”
“钱得先给。”
“先给?”蒋维伦皱起眉头,“万一不成功呢?”
“不成功,钱不退。”余主任态度坚决,“蒋先生,你得明白,我们一旦开始操作,就承担了风险。不管成不成功,风险都在。”
蒋维伦陷入沉思。

50万,先给,不退,只有八成把握。这赌注,值不值?
“余主任,我能回去考虑考虑不?”
“当然可以。”余主任站起身,“不过蒋先生,我得提醒你,时间不等人。高考录取马上就开始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我明白。我明天给您答复。”
“好。”余主任递给蒋维伦一孔名片,“这是我的电话,想好了就联系我。”

晚上蒋维伦回到家,把和余主任见面的事儿跟妻子董芳华说了。
“50万?先给钱?还不保证成功?”董芳华吃惊地说,“老蒋,这不是明摆着骗钱嘛!”
“我也觉得有点不靠谱,但是……”



蒋维伦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女儿的照片,“要是真能让倩倩上清华呢?”
“万一是骗子咋办?50万就打水漂了!”
“孔副厅长介绍的,应该不会是骗子。”
“孔副厅长你也是通过老王认识的,你对他了解多少?”董芳华越说越担心。
蒋维伦也有些犹豫了。

确实他对孔副厅长了解有限,对这个余主任更是一无所知。
“爸,你们在聊什么呢?”蒋倩倩从房间里走出来。
“没什么,倩倩。”蒋维伦不想让女儿知道这些。
但蒋倩倩显然听到了些:“是不是关于查卷的事儿?”
蒋维伦看了看妻子,点点头:“爸爸在想办法。”
“爸,我觉得没必要了。”蒋倩倩坐在父母中间,“我已经接受这个结果了。复旦也不错,真的。”
“不行!”蒋维伦态度坚决,“爸爸不能接受!你是爸爸的骄傲,咋能因为1分就放弃清华?”
“可是爸爸,查卷也不一定能成功啊。万一……”
“万一什么?”蒋维伦打断女儿的话,“倩倩,你要相信爸爸。爸爸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困难算什么?”
蒋倩倩看着父亲坚毅的表情,心里百感交集。

她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深夜蒋维伦一个人在书房抽烟。

烟雾弥漫中,他想起了女儿小时候的模样。
5岁的时候,蒋倩倩就能背《三字经》和《千字文》;7岁的时候,她的作文在全市比赛拿了第一名;10岁的时候,她的奥数成绩让老师都惊叹;13岁的时候,她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得了金奖……
每一个荣誉,每一次成功,都让蒋维伦无比骄傲。

在他心里,女儿就是完美的,就是天才,注定要上清华北大的。
现在就因为1分,这个梦想就要破灭了?
蒋维伦不甘心,非常不甘心。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余主任的电话。
“余主任,是我,蒋维伦。”
“蒋先生,这么晚了,想好了?”
“我同意。50万,明天我就准备。”
“好,三天后下午两点,现场查看试卷。”
“行。”
挂了电话,蒋维伦长舒一口气。

50万,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这50万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金钱本身。
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也是一个父亲的执念。

三天后7月13日下午两点,蒋维伦被允许查看女儿的原始试卷。
在教育局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把蒋倩倩的试卷一科一科地摆在他面前。
“蒋先生,您可以仔细看,但不能碰试卷。”
蒋维伦点点头,开始一页一页检查。
数学试卷,每道题的步骤都很清晰,答案也都正确,142分没问题。
英语试卷,选择题全对,作文工整,143分也没问题。
理综试卷,物理化学生物都发挥正常,287分同样没问题。
最后是语文试卷。
蒋维伦的手停在语文试卷的最后一页。
他反复看了三遍,眼睛都不敢眨。

那里确实有两个字,红色的,特别醒目,绝不该出现在那个位置。
“不可能……”他嘴唇颤抖,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这两个字,彻底击碎了一个父亲十八年来的所有骄傲。
那两个字不是分数,不是评语,不是任何正常的批改痕迹。
蒋维伦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一切都在摇晃。
手中的那份“女儿的试卷”,突然变得无比沉重。
这个曾经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像被抽走了骨头一样,软软地瘫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能……不可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