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子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这句广告词,曾是多少80后、90后的时代记忆。可如今,潇洒的,只剩下回忆。
6月,宁波中院一纸强执令,把郑驹名下最后181万股杉杉股票,清零。181万股,听起来不多,却是这位“90后接班人”最后的体面。体面一旦清零,人就只剩“老赖”两个字。
故事要从2023年2月10日说起。那天,上海黄浦江畔,杉杉总部大楼里,空气比寒潮还冷。创始人郑永刚在日本突发心梗,65岁,一句话没留下。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还在慷慨激昂:“要在上海的天际线上,留下杉杉的标志。”标志留下了,人走了,留下一地鸡毛。
鸡毛有多乱?郑永刚前脚刚咽气,后脚董事会就炸锅。“太子”郑驹,英国留学归来,一路被父亲扶上马:2015年,杉杉控股总裁;2018年,董事长;2020年,集团总裁。老父亲一走,他以为顺理成章,董事会11票全票当选董事长。结果,会议刚散,继母周婷杀到现场。
对,继母。80后,财经主播,艺名“慰笛”,浙大+长江商学院双硕士,上海电视台当家花旦。2014年采访郑永刚,2017年领证,三年抱仨。她带着三个未成年娃,直接质疑董事会合法性,冻结核心股权。一句话:这局,我不认。
豪门最怕什么?最怕撕破脸。一旦撕破,就不是家事,是事故。周婷要守的是娃的江山;郑驹要接的是爹的江山。江山只有一个,那就打官司。两年,20多起诉讼,市值蒸发200亿。杉杉从“服装第一股”到“锂电新贵”,再到“失信被执行人”,只用了24个月。
回头看,郑永刚不是没预警。他生前说过:“企业是有周期的,固守不变,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惜,他没想到,最后送走的,是自己的企业。
更唏嘘的是,杉杉曾是教科书级别的转型案例。1989年,郑永刚接手亏损1000万的甬港服装厂,三年干成行业老大。1996年,A股上市,服装第一股。1999年,转身杀入新能源,押注锂电负极材料。2013年,锂电收入反超服装。2021年,收购LG偏光片,营收207亿,净利33亿。一路高歌,一路豪赌。
赌到最后,现金流崩了。偏光片高位接盘,锂电产能过剩,短贷长投,杠杆拉满。郑永刚在时,还能靠个人信用续命;他一走,银行抽贷,债主上门,墙倒众人推。郑驹太年轻,压不住;周婷太仓促,扶不起。内斗两年,杉杉集团负债126亿,其中120亿一年内到期。一句话:还不起了。
2025年1月,杉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6月,郑驹股票清零,周婷哽咽:“我已经尽全力了。”可尽力,不等于能力。黄浦江畔,那座曾承载梦想的大楼,如今成了最好的讽刺。
中国民营企业,正在集体步入“接班季”。未来十年,300万家企业要换掌门人。可“口头托付”“无遗嘱安排”的郑永刚式悲剧,还在无数会议室里悄悄预演。企业家最爱谈战略、谈增长、谈第二曲线,却最不爱谈“我死了怎么办”。可死亡不是概率事件,是必然事件。你不写遗嘱,法院帮你写;你不定规矩,对手帮你定;你不安排后事,后事就安排你。
杉杉的故事,是一记警钟。敲给所有还在路上的创一代:企业不是传家宝,是接力棒。你不提前交棒,就有人抢棒;你不练接班人,就有人接班你。别把“潇洒”留在广告里,把“狼狈”留给身后人。
夜深了,黄浦江的水,依旧拍岸。杉杉总部大楼的灯,还亮着几盏。周婷还在办公室,郑驹或许已远走他乡。明天太阳升起,杉杉的牌子还在,可江湖,早已换了人间。
一声叹息,送给所有还在赌明天的企业家:别等风暴来了,才想起没系安全带。安全带的名字,叫“传承规划”。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