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周芳富守寡近三十年,将儿子抚养成家后,在公园结识了同是单身的宁国荣。
两人同病相怜,宁国荣提出搭伙过日子,儿子也支持母亲追求幸福,周芳富便与宁国荣领证结婚。
可是宁国荣的女儿对继母充满敌意,每次回家都让周芳富倍感压抑:外孙打碎万元摆件她被指责 “小题大做”,辛苦做饭却遭母女俩暗戳戳贬低,家里被孩子闹得一团糟也只能独自收拾。
结婚快一年时,周芳富因长期受冷遇,执意去儿子家过五一。
假期结束回家,她路过书房时,竟听见宁国荣女儿在教唆父亲:“爸,你听我的…”
联想到婚后种种委屈,周芳富怒火攻心,一脚踹开了房门...
![]()
1.
我叫周芳富,守寡快三十年了。
丈夫走后,我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
那些年,我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长大,看着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后来儿子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这才彻底闲了下来。
可忙碌了大半辈子,突然闲下来,我还真有点不适应。
每天看着空荡荡的房子,心里也空落落的。
邻居见我整天闷在家里,便建议我没事多出去遛遛弯,散散心。
我想着也是,总不能一直这么憋在家里,于是便开始四处溜达。
我最喜欢去小区附近的一个小公园。
那公园地方不大,但景色却十分宜人。
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
公园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鸟儿的歌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在这里,我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也就是在这个小公园里,我遇到了宁国荣。
他和我年岁差不多大,也是这里的常客。
一开始,我们只是偶尔碰面,打个招呼。
后来遇见的次数多了,渐渐就熟悉了起来。
有一次,我们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聊天。
宁国荣叹了口气,说道:“大妹子,没想到咱俩的境遇这么像。我也是单身好多年了,孩子她妈走得早,我一个人好不容易才把女儿养大成人。”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同情。
或许是同病相怜,我对这个没比我大多少的男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但我发誓,当时我真没想和他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只是觉得能有个聊得来的人,也挺不错的。
可是随着时间,我们之间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变化。
2.
宁国荣先和我提了搭伙过日子的想法。
他说:“芳富,咱俩岁数都不小了,能遇见个知冷知热的人不容易。我是真的喜欢你,你放心,只要咱俩在一起了,我的就是你的,你儿子也是我儿子!”
起初我有些犹豫。
毕竟再婚不是一件小事,我得考虑很多因素。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没想到儿子非常支持我。
他说:“妈,你累了一辈子了,该为自己活了。要是你真的喜欢宁叔,我不反对你们在一起!”
儿子的懂事让我十分欣慰。
再三考虑后,我还是答应了宁国荣的求婚。
毕竟自从我俩认识到现在,宁国荣的表现就一直不错,对我也很照顾。
我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我们选了个日子,去民政局办了结婚证。
然后摆了两桌,邀请了几个熟悉的朋友,就算把婚宴办了。
婚礼很简单,但我心里却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和宁国荣能携手走过余生。
儿子对宁国荣倒是很恭敬,一口一个“宁叔”叫得亲热。
只是宁国荣的女儿,好像并不喜欢我。
她比我儿子要大几岁,也结婚有了孩子。
在我们结婚的第三天,她就带着丈夫和儿子来到了我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结婚后,我就搬到了宁国荣家住。
本来宁国荣女儿没来的时候,我住得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可自从那天她来了,我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坐着也不舒服,站着也不得劲,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有双眼睛在盯着我。
宁国荣把他女儿叫进了书房,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才消失了。
我看了眼书房的方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孩子不会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吧,可我也没得罪她啊!”
我来不及细想,注意力很快就被一阵响声吸引了过去。
走近一看,居然是宁国荣的外孙子打坏了儿子儿媳送我的新婚礼物。
那是儿子他们选了好久才挑中的一个摆件,值差不多一万块钱呢。
不论价钱,就是这份心意也足以让我珍惜,可现在,它竟然被打碎了。
3.
“哎呀小祖宗,这可不是让你玩的,你看看,好好的东西让你打碎了,快去一边玩去!”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的亲孙子,所以并没有说什么重话,甚至怕碎片划伤孩子,我还让他到别处玩去。
没想到宁国荣的女儿此刻却走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到底不是亲外孙,不就是打碎个摆件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的!”
![]()
我也不是泥捏的,刚要反驳,宁国荣就赶紧给我使眼色,还把我推到了厨房。
“别和孩子一般见识,她不是针对你!快做饭吧,都要中午了!”
诚如宁国荣所说,我是真的不能和他女儿计较,否则传到别人耳朵里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子呢!
我一肚子的火没地方撒,只得叮叮当当的切起了菜。
好不容易做好了四菜一汤端上桌,宁国荣的女儿却又开始评头论足。
“还是我妈做的菜好吃,谁也比不上她,爸,你说呢?”
“那当然,你妈妈的手艺可是一绝!不过你王阿姨也不错!”
听着宁国荣父女俩你一言我一句的聊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外人,根本融入不进去。
在那一刻,我心里有些失落,但我还是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虽然事后宁国荣也和我道了歉,还和我解释她不是有心的,但这件事还是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
每次想起来,心里就隐隐作痛。
不仅那一次,之后每次逢年过节,或者周末休息的时候,宁国荣的女儿都要来看望宁国荣。每次她来,我们家的气氛就变得很紧张。
我呢,是既要着急忙慌的出去买菜,又要在厨房忙活的大汗淋漓。
等做好一桌子的饭,我却落不到一句好。
宁国荣的外孙子更是,每次来都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的,刚收拾的屋子转眼就乱糟糟的。
我说不得,偏宁国荣又不放在心上。
“小孩子活泼些好,乱了再收拾嘛!”
看到宁国荣女儿倚在门框看着我们,我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累的很,甚至还没有我之前的生活轻松。
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是不是不应该和宁国荣结婚。
4.
转眼我和宁国荣结婚也快一年了。
本来结婚前,有什么节假日的,都是我和儿子儿媳一起过。
可自从结婚,我不仅没再和儿子他们过过节,连见他们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宁国荣对我说:“芳富,闺女刚才打电话了,说五一要带着孩子回家过节,你一会出去买点他们娘俩爱吃的菜,再把房间收拾收拾!”
听到这我更郁闷了,每次宁国荣闺女回来,我都要比平常忙碌不少。
关键这样还不领情,一开始我还能抱点希望,但都快一年了,我对宁国荣女儿也彻底死心了,她是绝对不会接受我这位继母的。
既然如此,我干嘛还累死累活的伺候她呢。
于是我鼓起勇气说:“五一我想去我儿子家过,你们俩在家过吧!”
宁国荣闻言有些惊讶的抬起头,“那怎么行,闺女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没人做饭怎么行!”
不管宁国荣怎么说,我都坚定了五一要去儿子家的想法。
宁国荣好像也只是以为我随口一说,说了两句就不再说话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拾东西去了儿子家。
儿子儿媳看到我来了,非常高兴,连忙把我迎进屋里。
约莫到中午,我们吃饭了,宁国荣才给我打来了电话。
“芳富,你去哪了,闺女都带着孩子回来了,你这菜还没买回来啊!”
一上午过去了,他只以为我去买菜了,甚至给我打电话也是怕他女儿饿肚子。
我直截了当的说了句“我在儿子家过节,这几天不回去了”,然后便挂了电话,任凭宁国荣怎么打都没再接。
儿子儿媳也看出我不太高兴,连忙活动氛围。
饭后儿子问我怎么了,怕他担心,我只是摇头说没事。
其实我心里很委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说。
美好的五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儿子家。
当我拿出钥匙,拧开宁国荣家的门时,屋里静悄悄的,我还以为没人呢。
直到我路过书房的时候,里面微弱的说话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悄悄靠近书房。
“爸,你听我的…”恍惚听到了我的名字,我不自觉的把耳朵贴在了门上。
谁知下一秒怒火便席卷了我的心头。
“砰”的一声,我一脚踹开了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