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玉米市场受到了进口玉米拍卖落地的影响,整体呈现出接连下跌的趋势。这一回调现象虽在业内预期之内,但下跌的幅度却超乎了多数人的预料。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显著回调
具体来说,黑龙江地区的高价企业玉米价格从高点的2300-2310元/吨左右,迅速跌至当前的2230元/吨左右,短短十天内下跌了约70-80元。这一剧烈回调部分归因于前期该地区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吉林地区尽管前期涨价幅度不大,但在下跌时却同样毫不含糊。例如,吉林榆树中粮在7月9日至15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连跌四次,从2270元/吨跌至2230元/吨。相比之下,吉林公主岭中粮的跌幅虽小,但也从2280元/吨跌至2270元/吨。
深加工企业压价策略受挑战
这一系列价格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深加工企业在基层粮商心态慌乱时试图过度压价,但此举可能已触及基层粮商的底线。随着压价幅度的加大,基层粮商的抵触情绪日益增强,开始表现出抗价行为。这一点在山东地区尤为明显,近期该地区玉米上量连续大幅下降,从高位760余辆迅速减少至150余辆,显示出基层粮商对过度压价的不满和反抗。
山东地区率先止跌回涨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已经开始表现出止跌回涨的迹象。部分企业如山东东平祥瑞、山东滨州西王和山东滨州华义等,分别上调了玉米收购价格。尽管涨幅有限,但这些涨价行为标志着基层粮商心态的转变,从慌乱卖粮转向抵触惜售。这一变化意味着玉米市场可能已接近阶段性底部,并存在止跌回涨的机会。
饲料消费市场传来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饲料消费市场也传来了好消息。据统计,6月份全国饲料产量为2767万吨,环比下降0.1%,但同比增长6.6%。其中,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占比达到36.3%,同比增长2.5%。尽管小麦替代对玉米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实际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大幅萎缩,显示出玉米在饲料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文完)
公众号 : wugucomcn
投稿邮箱:tougao@wugu.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