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数量可能还远远不止。
![]()
“微型卫星”是被地球引力束缚或暂时束缚的小天体。它们至少能够完成一次环绕地球飞行,且其轨道的某一段能够进入地月间距的1/4范围内。
Nazarii Neshcherenskyi
近日以夏威夷大学Robert Jedicke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发现,每一瞬间都有至少6.5个“微型卫星(minimoon)”在环绕地球运行。
“微型卫星”又称“迷你月亮”或“准卫星”。它们是被地球引力束缚或暂时束缚的小天体。现在一般将至少能够完成一次环绕地球飞行,且其轨道的某一段能够进入地月间距1/4范围内的小天体称为“微型卫星”。
“微型卫星”理论上可以起源于太阳系的各个角落。人们曾经认为它们中的大部分来自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主小行星带,但是后来发现它们源自月球的概率很大。
2016年发现的Kamo'oalewa就是其中一例。这个宽度在40至100米之间的近地天体与地球同步环绕太阳运行。后续的研究结果揭示,Kamo'oalewa是月球的一块碎片。它是在距今100万至1000万年前“布鲁诺环形山”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
今年早些时候,天文学家又发现了第二个源自月球的“微型卫星”。这个编号为2024 PT5的小天体各方面都更像正主月球而非普通小行星。
这两块碎片证明月球能够自行生产“微型卫星”。鉴于此,研究人员对地球周围可能存在多少源自月球的“微型卫星”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显示,月球在遭受轰击后,进入太空的碎片中有许多会被地球俘获或暂时俘获,且有大约1/5会成为“微型卫星”。
计算结果表明,在每一给定的瞬间,都有至少6.5个源自月球的“微型卫星”在环绕地球运行。
这些“微型卫星”是动态变化的。许多“微型卫星”过一段时间后会被新的个体取代。一个典型的“微型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平均时长大约为9个月。在地球轨道附近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际物质,可以为这个“微型卫星”库提供持续的补给。
由于存在大量未知因素,对“微型卫星”数量的预测存在着“跨数量级”的巨大不确定性。未来望远镜巡天可能会发现它们的实际数量远超预测。
但要拍到这些“微型卫星”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是它们又小又快。这些太空碎片大多数直径只有1至2米。要拍到这么小的碎片,它们就必须足够亮,足够亮则意味着它们和地球的距离要足够近,但如果足够近,它们在天空中飞行的速度就又会很快。
在大规模的巡天观测中,人们通常会用计算机来识别天体的运动。如果“微型卫星”距离很近,它们的快速运动很容易使它们在图片中变成一条长长的线,而非一个光点。对于算法而言,识别的难度会变大。不过一旦有成功的案例,接下去的识别就会变得容易起来。因为科学家将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
参考 The steady state population of Earth’s minimoons of lunar provenanc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910352500134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