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辩证思维,锤炼辩证思维力,就要善于去观察、去分析、去解决矛盾。何谓矛盾?顾名思义,一个“矛”,一个“盾”,两个东西,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矛盾。
所以使用辩证思维解决矛盾最根本的就是,我们要学会从两个方面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去看问题,任何分析都要“二”。
一、如何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就要看到任何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只看到一个方面。比如说:不能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只看到领导,看不到群众;
只看到成绩,看不到问题;
只看到权力,看不到责任。
否则就会闹出《韩非子》中记载的“自相矛盾”的笑话。这个故事是说楚国有一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吹嘘,他的盾坚固无比,任何物都不能将它刺穿。他的矛又最锐利,可以刺破天底下所有的物。
于是有人说,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如何呢?这个人不知如何回应。故事的结论是,不可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同世而立。
矛总是与盾共存的,不能说矛的时候,忘记了还有盾。说盾的时候,把矛抛到九霄云外。一味地鼓吹某一方,不去考虑另一方,那就难免偏执,让人找到破绽。
深受辩证法影响的教员,总是能够看到两个方面,身居高位,总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比如晚年的教员,同护士孟锦云有一段对话。
护士问:“您是zx呀,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您办什么办不到啊?”
教员回答:“有些事办起来,要比一般人容易,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看到这一面,本人可真是神气得很呢。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嘛。”
小孟就问,另外一面是什么?教员说,他下班后不能自由地到大街上转转,不能和人随便地聊天等等。
教员总结道:有人说,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是言过其实的。不用说一句顶一万句,就算一句顶一句,有时也办不到。
辩证法强调,我们要看到“二”,想到“二”,要从两个角度看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钻牛角尖、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性时,更要果断地往回钻。
那么,应当如何向回钻呢?我们举一个例子:
古希腊有个年轻人,立志当演讲家。
有人阻止他说:“这是个两头不讨好的职业!因为,如果你说真话,富人显贵,就憎恨你;如果你说假话,平民百姓,就厌恶你。结果只能是要么是富人显贵憎恨,要么是平民百姓厌恶。”
年轻人很苦恼,直到又有人跟他说:“如果你说假话,富人显贵,就拥戴你;如果你说真话,平民百姓,就赞颂你。要么是富人显贵拥戴你,要么是平民百姓赞颂你。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就是这么奇怪,当你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时,可能马上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如何学会一分为二地解决问题?——犹太人“第十人理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还不算高境界。更高境界,是要学会利用“二”来办大事。犹太人“第十人理论”便是利用“二”来办大事的简单且聪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