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工程中,丙烯酸盐喷膜因其快速成膜、密贴防水、施工便捷的优势,逐渐被广泛使用。但很多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基面都适合直接喷涂丙烯酸盐喷膜。如果处理不当,喷膜的防水性能将大打折扣,甚至直接失效。
下面这5类常见的地下基面,在施工前需要特别注意处理,避免返工和渗漏隐患。
![]()
1. 明水未处理的潮湿基面
丙烯酸盐喷膜可以适应潮湿环境施工,但并不代表能在明水未清理的基面上喷涂。带有明水的基面会阻碍喷膜与结构面之间的粘结,导致膜层鼓泡、空鼓,影响防水效果。施工前应彻底清除明水,并等待表面呈现“潮而不湿”的状态。
![]()
2. 有油污或脱模剂残留的基面
喷膜的成膜过程依赖于基面的洁净度。如果基面存在油污、脱模剂、混凝土养护剂等物质,将极大影响喷膜的附着效果,造成防水层局部脱落。现场施工时,务必使用高压水或砂轮打磨方式对这类基面进行处理,保证表面洁净、粗糙、无附着物。
![]()
3. 存在大量裂缝或破损的基面
如果地下结构基面存在未处理的裂缝、蜂窝、麻面、空鼓等问题,直接喷涂丙烯酸盐喷膜将无法形成有效防水层。这些部位容易成为渗水通道。施工前应按要求对裂缝进行封闭,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打磨,并确保基面平整连续,才能确保膜层连续成型。
![]()
4. 存在尖锐突出物的基面
锚杆头、钢筋头、螺栓、钉子等尖锐硬物如果未清除,在喷涂过程中可能造成膜层被划破,甚至在后续结构回填或浇筑中将防水层损坏。喷膜施工前,应对这类突出物进行打磨或切除,避免形成潜在渗漏点。
![]()
5. 不具备基层保护条件的作业面
丙烯酸盐喷膜成膜速度快,但仍然需要一定的固化保护期。如果喷涂完成后,施工现场不能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或存在杂物堆放、频繁踩踏等情况,膜层很容易被破坏。对于不能及时转入下一道工序的区域,应优先设置保护措施,比如覆盖土工布,控制进出通道,减少人为损伤。
![]()
正确使用丙烯酸盐喷膜,从识别基面开始
丙烯酸盐喷膜虽然具备快速施工和良好防水性能的特点,但基础处理不到位,往往是出现渗漏问题的源头。每一次喷涂前,都需要对施工基面进行全面排查,明确是否存在以上这5类隐患。规范处理之后,再进行喷涂作业,才能保证防水系统的完整与有效。
![]()
关于无忧树
作为专注于丙烯酸盐喷膜材料的生产厂家,无忧树长期服务于地下工程防水领域,持续提供高品质材料与标准化施工指导。我们不仅关注材料性能,更注重在实际工地中的施工细节。希望通过分享更多施工注意事项,让每一个项目在使用丙烯酸盐喷膜时都少走弯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下防水可靠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丙烯酸盐喷膜的使用知识和施工建议,欢迎关注无忧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