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关税降低和主要海外市场需求强劲的推动,六月中国出口增长自三月份以来首次加速。
海关总署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 六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8%,达到3250亿美元,预期5%;进口增长1.1%,为二月份以来首次增长,但低于预期的1.3%;六月贸易顺差达1148亿美元。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谈后,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已从4月初的145%降至55%左右,这位六月的出口提供了增长动力。
中国蓬勃发展的出口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国内需求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了提振。但如果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开始升级,下半年这种支撑可能会减弱。
海关总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实现了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增强。”
美国不断演变的贸易战略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风险。
例如,美国与越南达成的新协议包括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转运商品征收40%的更高关税,旨在打击中国出口商长期以来用来规避美国关税的惯用手段。此举可能会抑制中国直接输美产品的需求,以及其他国家供应链中使用的中国零部件的需求。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与中国财政部长会面,继续进行讨论。
明天,中国第二季度GDP数据将公布。市场预期将同比增长5.1%。尽管增速低于第一季度,但仍将上半年GDP增速推高至5.3%,远高于高层设定的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
![]()
强劲的出口推动了中国经济,这得益于5月中旬中美贸易休战,以及旨在提振国内需求的持续财政支持。这一势头促使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北京方面将至少暂时推迟推出进一步的刺激措施,以保留政策空间,以防八月中旬临时协议到期后中美紧张局势再次加剧。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 Xiangrong Yu 上周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没有那么急于出台政策。”
花旗表示,即将于七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可能“进一步确认采取观望政策模式,但同时为逐步提供小规模支持敞开大门”。
人民银行已表明宽松政策立场不再那么温和。上个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会议后发表声明,放弃了此前承诺的降息和适时注入长期流动性的承诺,而是表示将灵活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尽管如此,前期出口刺激和前期财政支持措施带来的提振作用可能会在下半年消退,这或许会增加今年晚些时候采取更多政策行动的必要性。
花旗和野村控股的经济学家预计,到年底,政策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50个基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