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店乡铜鼓寨村,曾经的荒山荒地如今被连片的中药材和果树覆盖。作为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的范吉,通过自己的返乡创业,在一步一步地艰苦奋斗中,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更带领村民们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在鲜店乡铜鼓寨村的佛手与李子产业园里,范吉和村民们正在一起忙着锄草、施肥,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做着准备。村民告诉记者,范吉成立的圆宝寨农民专合社为像他们这样年龄较大、外出务工困难的群体,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鲜店乡铜鼓寨村村民 范仕亿:我们年纪大了,在外不好找工作,现在回到家里面,给范吉产业园锄草、施肥、打药,收入还可观。】
2014年,在北京和外地闯荡多年的范吉通过自己的打拼已经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他心中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如何让村里的村民过上好生活,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鲜店乡铜鼓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 范吉:我们的铜鼓寨村离我们蓬安县城有30多公里,海拔500米左右,当时,我们村子偏远落后,想到家乡的贫穷和落后,我决定在2014年返乡创业。】
范吉的想法并非出于一时冲动,经过他的考察,发现村里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药材佛手与蜂糖李,于是他承包了几百亩土地。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久之后,范吉就遇到了考验。
【鲜店乡铜鼓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 范吉:当时我们产业园没有水泥路的时候,产出的李子和佛手下雨的时候几乎都拉不出去,就烂在地里了,还有就是遇到天旱的时候,我们这个果实产量很低,减少特别多,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收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一直记到我们老百姓致富,所以我一直要坚持下来,一直要走下去。】
想起对村民致富的承诺,让范吉重新鼓起了勇气和信心,为彻底解决问题,范吉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协调修建起了平坦的村道路和完善的产业路网,10公里的道路既保证了农产品运输畅通,也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为了解决水源瓶颈,修建了提灌站,有效缓解了干旱对果园的影响。道路畅通了,灌溉有保障了,昔日的穷山沟,逐步展现出生机与活力,成为了村民增收的新希望。
【鲜店乡铜鼓寨村党支部副书记 唐昌文:范吉在外创业成功后,没有忘记回馈家乡,他选择回到家乡建立佛手产业园,吸纳村上部分村民就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还为村上协调修建了村道路、产业路和提灌站,我们村的村民看着家乡的变化,都很感激他,我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来源 蓬安融媒
声明:转载出于宣传服务广大市民、弘扬正义、正气、警示之目的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本平台,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