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四军精神代代传

0
分享至

来源:经济日报

连日来,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游人络绎不绝。

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移驻于此,云岭成为新四军的指挥中心和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中心。1961年,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后人铭记历史的重要见证。

漫步云岭,军部司令部、大会堂、中共中央东南局、修械所等10处旧址静静矗立,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这里就是叶挺将军的卧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汤云霞指着一张绛红色的转椅告诉记者,“来到云岭后,叶挺在这里指挥了一系列对日伪顽的斗争,发展壮大了新四军队伍。”

1940年10月,日军调动1万多人对皖南实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摧毁新四军军部。叶挺深入研究战场地形,运用游击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收复泾县县城等地,歼敌1000多人。泾县保卫战是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斗,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战斗之余,为了恢复根据地经济,搞好部队政治工作和对群众的政治宣传,新四军还积极恢复当地宣纸的生产,并创办了《抗敌报》。

进驻云岭后,叶挺了解到离云岭20多里的小岭地区是生产宣纸的地方。由于日寇入侵,宣纸销路被阻。叶挺安排新四军民运部深入小岭地区,动员民众组建宣纸生产合作社,并组织召集大批流散的造纸工人回乡生产。

新四军军部还拨出部分资金,用于扶助种植宣纸的主要原料檀树,并在泾县茂林镇办起制碱合作社,军部投资额达总经费的80%以上。在军部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小岭的宣纸生产逐步恢复,不仅使宣纸传统生产工艺免遭失传,还解决了造纸工人生计和新四军抗日宣传用纸的问题。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记者看到一张珍贵的馆藏文物——在皖南刊发的最后一期《抗敌报》。这期头条刊载的长篇社论中写道:“当我们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新中国之时,我们一定能够重温今日依恋的情景,而欢欣鼓舞于新中国的诞生!”

“馆内现存藏品3200余件,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物品、文史资料等。”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翟光云说,“我馆联合安徽工程大学推出‘演绎新四军故事 唱响时代之音’情景式思政课,采用互动式与情景式结合的宣教形式,打造沉浸式思政课程体系。”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安徽省30余所大中小学,惠及近8万名学生。(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48171文章数 27040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