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明宪宗朱见深的后宫,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两个人。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万贵妃。
她和明宪宗的母亲同年出生,比明宪宗大了整整17岁。
可明宪宗对她一往情深,不仅封她做贵妃,还在她去世之后伤心得没过多久就随之而去。
另一个是明孝宗的母亲纪氏。
她在万贵妃的阴影下,艰难生下明孝宗朱祐樘,却不幸早逝。
后来的朱祐樘成为了明朝的中兴之主,还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上罕见一夫一妻的皇帝。
很少有人知道,深爱万贵妃的明宪宗,无论是后宫的数量还是儿子的数量,在明朝都是名列前茅的。
他前后有两任皇后,其中第二任皇后王氏是他后宫里的真正赢家,连万贵妃都比不上。
嘉靖皇帝的祖母邵氏也不简单。
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明宪宗的后宫都有哪些故事,无子无宠的王皇后是怎么成为最后赢家的。
01、明宪宗的结发妻子:废后吴氏
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张罗儿子大婚的事。
然而太子选妃的流程太复杂,太子妃还剩下最后三个候选人的时候,明英宗就一命呜呼了。
他临终前留下遗诏,朱见深的皇后必须从这三个候选人当中选。
18岁的明宪宗虽然深爱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贞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从中选了羽林前卫指挥使吴俊的女儿吴氏为皇后。
明宪宗虽然有了年轻貌美的吴皇后,却依然独宠万贞儿。
万贞儿也仗着明线中的宠爱,屡次挑衅吴皇后。
吴皇后对此恨得牙痒痒。
大婚仅一个月,吴皇后便以万贞儿顶撞自己为荣,叫人拿板子打了万贞儿。
明宪宗知道之后,怒不可遏,当即废后。
吴皇后被废之后,凄凉地住在冷宫。
可是几年之后,她发现冷宫里多了个婴儿。
原来明宪宗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姓纪的美貌宫女。
纪氏怀孕之后,已经是贵妃的万贞儿勃然大怒,给纪氏灌药,想打掉这个孩子。
纪氏却奇迹般地生下了这个孩子,躲在冷宫里把孩子抚养长大。
吴皇后发现这个孩子之后,虽然自己也生活艰难,却也想尽办法接济和照顾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明孝宗朱祐樘。
他被明宪宗认回去后成为太子,多年之后登基为帝。
明孝宗感念吴皇后在冷宫里的照顾,把吴皇后接了出来,让她享受太后级别的供养和礼仪。
吴皇后享了22年的福,才在62岁这年因病去世,以皇妃的礼仪下葬。
02、最大赢家:继后王氏
明宪宗废了吴皇后之后,恨不得改立万贞儿为新皇后。
但吴皇后毕竟是明英宗生前指定的候选人之一,明宪宗为了废后,费了一番周折。
他找了个太监做伪证,说吴皇后选妃的时候伪造明英宗遗诏,假称自己是明英宗最终定下来的人选,这才当上了皇后。
所以明宪宗要拨乱反正,废黜吴皇后。
既然明宪宗是以这个理由废后的,那他的皇后必然只能在剩下的两个候选人当中选。
再加上明宪宗的母亲周太后尚在人世,绝不允许明宪宗立和自己同龄的万贞儿当皇后。
明宪宗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剩下两个候选人王氏和柏氏之间,选了看起来比较温顺的王氏当自己的继后。
王皇后把吴皇后的结局看在眼里,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无论明宪宗怎么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怎么嚣张跋扈,她都当看不见。
明宪宗在位的这些年里,王皇后空有皇后的名号,却没有皇后该有的权力。
万贵妃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后宫之主。
但王皇后对此没有半句怨言,也从来不奢求明宪宗的宠爱。
明宪宗和万贵妃见她识趣,自然也没有动她的皇后之位。
就这样,王皇后熬了23年,终于熬到明宪宗去世。
她以嫡母的身份被明孝宗尊为皇太后。
明孝宗去世之后,她又被明武宗尊为太皇太后。
她一直活到正德十三年才去世,享年70岁。
她早年虽然活在万贵妃的阴影里,但因温顺谨慎,万贵妃并没有折腾她。
她熬死了明宪宗之后,便以太后与太皇太后之尊享尽荣华富贵。
可以说是明宪宗后宫里的最大赢家。
03、悼恭太子朱祐极的生母:柏贤妃
在明英宗为明宪宗选的三个皇后候选人当中,柏贤妃是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后的。
但她在成化二年无子的情况下就被晋升为贤妃,且同月她的父亲柏珍从锦衣卫指挥佥事晋升为从三品指挥同知。
可见明宪宗早期应该是比较喜欢她的。
成化五年,柏贤妃生下了明宪宗的第2个儿子朱祐极。
在万贵妃所生长子夭折的情况下,朱祐极是当时明宪中实际意义上的长子。
明宪宗大喜过望,破格让柏贤妃的承袭了父亲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成化七年,明宪宗立朱祐极为皇太子。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朱祐极就夭折了,年仅4岁,谥号为悼恭太子。
朱祐极夭折后,史书上便鲜少有柏贤妃的记载。她没再生下过别的儿女,也没再晋升过。
可以推测她很可能随着儿子的夭折而失宠。
但她一直活到了嘉靖年间,差不多80岁高龄才去世,是明宪宗后宫最长寿的妃子之一。
04、嘉靖皇帝的祖母:邵贵妃
邵氏小时候家里很穷,被卖给了杭州的镇守太监,并在明英宗天顺四年被送进宫。
史书没有记载她具体是什么时候成为的后妃的
成华十二年,邵氏生下了明宪宗的第4个儿子朱祐杬,晋升为宸妃。
朱祐杬,就是大名鼎鼎的兴献王,是嘉靖皇帝的父亲。
接下来的5年里,邵宸妃又接连生下岐惠王朱祐棆和雍靖王朱祐枟,成为明宪宗后宫当中生育孩子最多的妃子。
由此可见她是比较受宠的。
前文说过,明宪宗的第二个太子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但明宪宗活着的时候,对朱祐樘这个太子并不满意,一度想要废了朱祐樘,立邵宸妃的儿子朱祐杬为皇太子。
后来因群臣反对,以及正准备废太子的时候泰山地震而作罢。
万贵妃去世之后,明宪宗伤心过度,不到半年后便也随之而去。
然而他病重的时候,也没忘了把邵宸妃晋升为贵妃。
由此可见,明宪宗对这个为自己生了最多孩子的女人感情不浅。
邵贵妃的三个儿子在长大之后都根据明朝的规定去封地就藩。
从此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了。
但坏消息却接连从远方传来。
弘治十四年,她的二儿子朱祐棆因病去世,年仅24岁,无子。
正德二年,她的小儿子朱祐枟因为衡州地震王府倒塌被砸伤,去世,年仅27岁,无子。
正德十四年,她仅生的儿子朱祐杬因病去世,年仅45岁。
邵贵妃所有的儿子都死在她之前,但她连儿子们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也不能去参加儿子们的葬礼。
邵贵妃的三个儿子总共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孙子,那就是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
正常情况下,邵贵妃作为一个深宫女子,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唯一的孙子。
然而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年仅31岁,无子。
邵贵妃的孙子朱厚熜被选为新皇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
当嘉靖皇帝千里迢迢来到紫禁城的时候,邵贵妃已经60多岁了,眼睛都瞎了。
嘉靖皇帝哭着跪倒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看不清孙子的模样,只能用一双颤抖的手把嘉靖皇帝从头摸到了脚。
虽然这是嘉靖皇帝和邵贵妃的第一次见面,但血缘关系无法斩断。
嘉靖皇帝登基之后,在以大礼议为父亲争取皇帝名分的同时,也没忘了为祖母邵贵妃争取名分。
嘉靖皇帝本想按照皇帝祖母的规格,尊邵贵妃为太皇太后。
但此时的他正在和群臣扯掰,自己是以兄终弟及的名分顺位继承皇位的,还是以过去给明孝宗为嗣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嘉靖皇帝在宗法上就不是邵贵妃的孙子,不能尊邵贵妃为太皇太后。
嘉靖皇帝只能先退一步,尊邵贵妃为寿安皇太后。
这么一来,邵贵妃虽然辈分更高,但后宫的地位却位于明孝宗的皇后、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之下。
也正因为如此,嘉靖皇帝在迎娶原配妻子陈氏的时候,本想让祖母邵贵妃下旨让他迎娶陈氏,但大臣们坚持说这不合理制,最终只能由张太后下旨。
这也为嘉靖皇帝和陈皇后感情不和埋下了伏笔。
嘉靖皇帝大婚没多久,邵贵妃去世。
嘉靖皇帝宣布要让祖母与祖父明宪宗合葬。
大臣们再次炸开了锅,说这不合礼制,邵贵妃既不是明宪宗的正牌皇后,也不是帝母,没有资格与皇帝合葬。
这一次嘉靖皇帝没有再退让,坚持把邵贵妃葬入了明宪宗的茂陵。
不过他在谥号上不得不妥协。
皇帝的配偶的最高谥号是从夫,谥号为某皇后。
皇太后与太皇太后在活着的时候地位比皇后高,但作为死后的谥号,级别比皇后低。
嘉靖皇帝没能理论过群臣,最终只能把邵贵妃的谥号定为皇太后。
7年后,嘉靖皇帝已经赢了大礼议,把邵贵妃的谥号升级为了太皇太后。
又过了8年,嘉靖十五年,嘉靖皇帝正式把邵贵妃的谥号升级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后。
他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终于为自己的祖母争取到了皇后的名分。
05、写在最后
上面提到的,还仅仅是明宪宗后宫的一部分。
他的后宫里光是有皇后或者妃子名分的,就有整整18人。
更别提可能还有不少他宠幸过,但却没有给名分的宫女了。
这18个后妃一共为他生了14个儿子和6个女儿。
孩子的数量在明朝皇帝里仅次于朱元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史书里指责万贵妃打胎,是多么地不可信。
如果万贵妃真的打胎的话,明宪宗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后妃和儿女呢?
要知道这些孩子大多平安长大了。
所以这些打胎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因为万贵妃比明宪宗大了整整17岁,太过惊世骇俗。
她又不是什么贤妃,名声不好。
于是后世写史书的人给她泼脏水。
你觉得是不是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