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级别,就应该住什么房子,绝对不能搞特殊!”
一天,王定国主动找到了中央,对其说出了这句话。
而工作人员一脸为难的样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这栋房子究竟怎么了,为何王定国还要为此来一趟中央?这件事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
从童养媳到红军战士
说起王定国,那应该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从加入红军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她这一生都要为其奋斗终生。
但谁又能想到,如此坚强的红军元老早些年却是一名童养媳。而改变它的契机正是红军的到来。
![]()
王定国小时候家里穷,从懂事起,她要面临的就是繁重的劳务。因为家里人多,粮食根本不够吃,几个孩子都饿得面黄肌瘦。
但苦难依旧没有过去,随着家中顶梁柱的倒下,全家都垮了,王定国也在15岁那年成为了别家的童养媳。
![]()
她的脸上还未褪去稚气,就干上了比大人还繁重的劳作。她要照顾丈夫与婆婆,还要洗衣服、放牛,一天下来根本停不住脚。
但即便是这样,夫家依旧不满意,婆婆更是对其非打即骂。渐渐地,王定国的眼神中皆是麻木,没有了往日的光亮。
![]()
直到三年后,红军战士的到来让其脱离了家庭的束缚。她们帽子、胳膊上的那抹红色深深地刺进了王定国的心里,原来女子也可以有抱负,而不是家庭的附庸。
王定国激动不已,一旦有闲暇的时间,她就去村头听红军战士宣讲。
![]()
久而久之,她的心中也开出了参军的枝丫,之后她逃离夫家,穿上了那抹亮丽的红色。
加入红军之后,王定国与其他妇女一同对抗当地的势力,同时宣传妇女解放思想,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加入其中,最后成立了妇女独立营。
![]()
而王定国以出色的能力成为了营长,开始带着手下的兵四处宣传革命思想。
然而,危机依旧没有解除,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踏上万里长征,走过艰险的泥沼、草地,爬过冰冷的雪山,经历了种种困难。
![]()
在这段时期,王定国是剧团的一员,主要的任务就是当“啦啦队”,激励战士们勇敢前进。
长征路上的艰苦难以想象,战士们艰难渡过泥沼,却要面临缺少粮食的危机。
![]()
路边的野草、树皮都没有了,就连身上的皮制物品都吃完了,战士们只能靠着喝水度日。而当遇到雪山的时候,他们必须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双重困境。
王定国亲眼见过一名战士倒下去了,就再也没有起来。
![]()
此时的她双手和双脚已经被冻麻木了,即便这样,她依旧唱起了那首嘹亮的歌曲,激励着战士前行。
等走出了那片茫茫雪山后,王定国松了一口气,顿时瘫倒在地,等她醒过来才发现自己的脚被包扎了起来。
![]()
原来是因为天太冷,她的脚趾头被冻掉了,但她那时已经没有了知觉。
随后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红军战士们终于完成了万里征程,三大主力红军成功会师。而王定国也踏上了新的征程,来到了河西走廊……
![]()
相爱定情
彼时,日军已经进入我国领土,东北地区遭到日军的侵袭。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投靠老蒋。结果老蒋实施“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无奈之下与杨虎城等人进行兵谏。
而我党派出周总理、叶帅等人前往西安进行谈判,并顺利解决此事,并达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
但由于我军在当时的处境并不太好,于是中央决定组成西路军,穿过河西走廊,向苏联方面寻求帮助,但谁又能想到,这场西征会如此惨烈。
在这支西路军当中,还有一支英姿飒爽的娘子军,也就是王定国所在的妇女独立营,如今便成了抗日先锋团。
![]()
在进入河西走廊之后,由于马家军的侵袭,红军队伍四散开来。而王定国所在的剧团来到永昌东二十里铺,没想到先一步与马家军骑兵遇上。
娘子军的队伍也是强悍的,但由于不属于对方骑兵作战的方式,一时间落入下风,王定国所在的剧团伤亡惨重,最终10余人被俘。
![]()
在马家军中,她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王定国沉着冷静,在狱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到一名中校参谋的同情,才得以避免被惩罚。
随后,马家军来到张掖之后,王定国以组建新剧团为由四处走动,实际上是在寻找我党的其他成员,并向组织传递求救信息。
![]()
我党得知众人被俘,立马下达命令,组建兰州办事处,命令其尽快救出王定国等人。
而组织此次营救行动的名为谢觉哉,他跟王定国其实在长征的时候见了一面。
![]()
收到命令后,谢觉哉立马展开营救行动,将王定国等人引渡到医院,而这所医院正是我党人员在兰州的一个据点,主要任务就是救治西路军的伤兵。
敌人非常聪明,他们不会将全部的人放出去走动,将其当作人质,借此威胁王定国等人。
![]()
无奈之下,王定国只能医院、剧团来回跑,寻找营救被俘同志的机会。
但此时,因为其行动过于频繁,敌人产生了怀疑,开始限制王定国的行动,甚至要将其关起来。
王定国察觉到危险,与组织取得联系后,只能暂时离开永登,来到了兰州办事处。
![]()
在这里,王定国与谢觉哉才算是正式地见了一面。之后王定国留在这里工作,继续开展营救工作。
而在朝夕相处中,二人互生好感,最后在同志们的见证下,喜结连理。
![]()
其实,二人在一起后,王定国是担心的,因为自己不识字,而谢觉哉文化水平很高,还经常写诗,她怕自己配不上他。
但谢觉哉却不在乎,他给妻子读自己的诗,还认真地教她每一个字该怎么念。时间久了,王定国也能流利地读出丈夫送给她的每一首诗。
![]()
从延安,再到北京,谢觉哉写下了不知多少诗篇,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写给王定国的。
二人之间的感情令人十分羡慕,也正是因为有丈夫的关心,王定国才能积极乐观地走下去。而谢觉哉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着王定国,甚至影响其一生……
![]()
普通生活
谢觉哉在生活中教导着王定国,更是引导着这个家的风气。而他告诉王定国最多的就是干实事,要努力为老百姓做事。
不管谢觉哉的身份有多高,他们一家依旧生活在组织给分配的房子里,家具用旧了也依旧不换,即便是坏了,也就是修修就能用。
![]()
而王定国与其儿子谢飘没有丝毫怨言,之后也慢慢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但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1971年谢觉哉去世,王定国紧紧攥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他宠了她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让妻子为他大哭了一场。
![]()
在谢觉哉去世的几天后,王定国找到中央,向其表示要将自己所住的房子还给中央。负责人极其为难,毕竟按照规定,王定国还可以继续住着,不用搬离。
他本想继续劝,王定国却直接说道:我是什么级别,就得住什么房子,不能搞特殊!
无奈之下,组织只能答应了下来。
![]()
回去之后,王定国就将组织分配的车子与司机全都退掉了,而她自己也搬离了大房子,找到了一间仅供一人的小房子住下。
她的东西不多,最多的就是丈夫写下的一首首小诗。每当想念丈夫时,她就会拿出来看看,看着看着就笑了,但更多是悲伤。
![]()
几年后,她也走不了太远的路了,但依旧想要继续为中央工作。
听清王定国的诉求后,中央决定让其整理谢觉哉生前的作品,并记录在册。
![]()
王定国立马答应了下来,在纸上抄录了一篇篇丈夫的佳作。但谁又能知道,这个字迹娟秀的老人,从前却是大字不识一个,而这一切多亏了谢觉哉。
王定国用大约六年的时间,将丈夫的作品一一整理,并将其出版,让丈夫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世。这可能是爱人的最高境界吧!
![]()
谢觉哉与王定国二人共同走过风风雨雨,他们的革命爱情令人艳羡,或许这才是最纯粹的爱情吧!
参考文献
【1】红西路军在民乐,人民网,2021年05月21日。
【2】王定国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03月06日。
【3】107岁老红军王定国因病在北京逝世,中工人物,2020年06月09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