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事业中的伟人,其无论是在战略思想上还是政治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而要说毛主席在革命过程中什么最让人佩服,那么绝对是他对三大战役的布局。
一连串的战略布局不仅让中国成功避免了国际影响,更是为中国的未来铺好了路。这种走一步看十步的战略思想,绝对称得上是历史第一。
取材网络
那么毛主席究竟对三大战役做出了怎样的部署?这些部署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呢?
毛主席的选择
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选择了辽沈战役作为起点。当时国民党才刚接受日本投降,东北主要大城市和工业基础也已经握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把东北打下来的话,我军也能够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不少好处。
当时,我军也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从最开始的十多万人,在短时间内便扩展到了百万人。而当时的国民党军也不过才四五十万人,双方兵力足足有着一倍的差距,如果在这时候对国民党发起进攻,以多打少我军其实是占有优势的。
取材网络
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能够将东北打下来,那么我军就能够接手东北的工业体系。在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哪怕前线打得再勇猛,失去了后勤补给也会成为困兽。
只要能够掌握东北,我军就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弹药和装备补给,这是我军未来进行长时间战争的战略保障。这也就是为什么毛主席会选择将东北摆在优先位置,毛主席很清楚,只要拿下了东北,未来的战争基本上就赢了一半。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辽沈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毛主席更是开创性地使用了“关门打狗”战术。先控制锦州,直接切断国民党华北和东北之间最为重要的交流门户,这么一来,华北军队就算是想要支援东北也得先绕上一大圈,这么一来,我军就有了更多的喘息空间。
取材网络
在毛主席的精确安排之下,锦州迅速被我军控制,再加上此时的国共双方是有着兵力差距的,国民党想要突破我军的包围圈进行突围也绝对不是什么容易事。
由于华北军队难以对东北进行有效支援,再加上我军对东北残部的集中进攻,更是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拿下东北之后,我军更是顺势接管了东北的一切工业体系,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关键城市,在掌握了这些工业设施的情况之下,我军的物资补给就得到了保证,为之后的两场战役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取材网络
平津战役的封喉一战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我军无论是军队人数上还是后勤保障上都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在这种情况之下,趁势继续向前推进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毛主席便盯上了平津地区,这片区域作为中国整体战略的咽喉部位,只要能够顺利解放平津地区,那么国民党将再难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但既然是最为重要的战略地区,在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自然要慎之又慎。别看当时我们人多,但是毛主席在进行整体战略部署的时候的想法还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取材网络
在这种想法之下,毛主席便制定了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并辅以政治攻心的战略。经历过一场大败的情况之下,国民党内部军心肯定会出现动摇,如果在这时候我军在两侧同时发起进攻给国民党施加压力,最终国民党甚至会不攻自破。
当时的国民党军想要对抗共产党的压力其实是相当大的,甚至有一部分人都已经产生了投降的想法,如果不是国民党内部对这方面管控得十分严格,估计有不少人都想要抓住这个机会投奔共产党。
在我军后来的一系列进攻之下,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和逃兵,结合我军的政治攻势,后来更是争取到了傅作义加入到共产党之中,并让北平得到了和平解放。
取材网络
傅作义都已经投奔了共产党,剩下的那部分残编想要对我军造成有效威胁也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这么一来,平津战役最终还是我军取得了胜利。
最后的淮海战役
结束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那么就到了最后的淮海战役。在这场战争之中,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之前的两场战役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国民党的军队造成了消耗,但奈何国民党也在不断补充兵力,到了淮海战役时,还仍旧能够维持八十万左右的兵力。
取材网络
在这种情况之下,硬碰硬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为了能够用最少的损失解决这场战斗,毛主席当即决定对整体战略做出改变。
国民党内部可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能够调动内部分歧,这场战役自然也能够让我军占据优势。于是毛主席便做出了: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战略部署。
这一部署可不是随随便便做出来的,而是根据国民党将领的特性所做出的精准部署。先是通过华野5个纵队利用自身灵活性,对黄百韬的部队进行分割并逐个击破,后来则用口袋阵等包围战术完成对黄维兵团的打击。
取材网络
最后用大量军队围住杜聿明,使其难以对其他部队进行支援,最终被活生生围困至死。毛主席所作出的这一连串战略部署成功帮助我军完成了三大战役,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结束了这三大战役之后,剩下的国民党部队也都只是残部,已经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战争打到这一步,我军的胜局也基本上已经奠定。
多亏了毛主席对整体战略的一系列部署,才能够让我军用最小的代价换到了最大的胜利。毛主席的战略眼光哪怕放在整个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伟人,才让新中国能够屹立在世界顶峰。
参考资料
百科——三大战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