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碰坏玉石,老板索赔七十万,教师付款离开后老板急疯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又来了个穷老头,这种人能买什么?"

马金贵瞄了一眼门外那个穿着朴素的退休教师,不屑地对店员说道。

"哗啦"一声脆响,价值七十万的"明代和田玉"摔成了碎片。

"我的传家宝!我奶奶留下的心血啊!"马金贵声泪俱下,围观群众纷纷谴责这个"冒失"的老教师。

"该赔就赔,七十万我认了。"面对巨额索赔,李振华竟异常平静地掏出手机转账。

马金贵眼中闪过狂喜——这老头真好骗!

可没想到的是,在李振华爽快离开后的第二天,文物局和警察竟一起找上门来!

这个看似老实的退休教师,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01

那天下午,李振华正慢悠悠地走在淮海古玩街上。这个六十二岁的老头儿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袖口还有些磨损的痕迹,脚上是双穿了好几年的布鞋,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退休老师。手里提着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刚从旧书摊买来的几本古籍。

这条古玩街他来过无数次了,退休这两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这些老店里转悠,偶尔淘个小物件回去。今天天气不错,他心情也挺好,想着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货。

走到"明轩斋"门口,他停了下来。这家店装修得挺气派,门头是黑底金字,橱窗里摆着一块翠绿的玉石,雕着鲤鱼跃龙门的图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标价牌上写着"传世明代和田玉——售价:70万元"。

李振华仔细看了看,心里有了些想法。这雕工倒是精细,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正想进去近距离观察,就听到店里传来了声音。

"又来了个穷老头。"店老板马金贵瞄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对店员小王说道,"你看那身打扮,这种人能买什么?别浪费时间招呼他,净是些进来蹭空调的。"

小王偷偷瞄了一眼门外的李振华,点点头:"确实,看着就没什么消费能力。这种客人最麻烦了,看半天什么都不买。"

李振华听得清清楚楚,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把这话记住了。他在大学教了一辈子书,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种以貌取人的势利眼,他见得多了。

推门进去,店里的装修确实豪华,各种玉器、古玩整齐摆放,每样东西都配着精美的说明牌。马金贵看他进来了,勉强挤出个笑脸:"欢迎光临,随便看看吧。"

语气里的敷衍和不耐烦,任何人都能听出来。

李振华也不在意,径直走到那块玉石前。店里还有个中年女顾客在看翡翠手镯,另外有个戴眼镜的老者在仔细研究一个瓷瓶。

"这块玉石不错。"李振华对马金贵说道。

马金贵懒洋洋地回答:"那当然,明代传世和田玉,我们家三代传下来的宝贝。不过价格嘛..."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振华的穿着,意思很明显:你买得起吗?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热闹起来。一群游客涌了进来,拿着自拍杆嘻嘻哈哈的,看起来是个旅游团。

"这家店好漂亮啊!"

"快拍照,发朋友圈!"

其中一个小伙子举着自拍杆转身拍照,完全没注意到身后,自拍杆一挥,正好撞在李振华的肩膀上。

老头儿身子一歪,下意识伸手扶住展台稳住身形。可巧不巧,手臂的摆动碰到了玻璃罩。

"哗啦"一声,玻璃罩失去平衡倒了下去,那块价值七十万的玉石顺着倾斜的玻璃面滑了下来,重重摔在地上。

清脆的破裂声在店里回荡,那块翠绿的玉石瞬间裂成了好几块。

整个店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那几个游客更是吓得脸色发白,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马金贵愣了足足三秒钟,然后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的宝贝!我的传家宝!完了!全完了!"

他像疯了一样扑过去,小心翼翼地捡起碎片,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可是明代和田玉啊!我奶奶传下来的!我们家三代的心血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从门外挤进来看热闹。

"天哪,这么贵的东西就这样碎了!"

"这老头完了,七十万呢!"

"看着就是个普通退休的,哪来这么多钱赔?"

李振华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地上的碎片。就这一眼,他心里就完全明白了——这玉石的断面有非常明显的机器切割痕迹,表面的绿色明显是后期染色的,而且质地粗糙,根本不是什么和田玉,更别说什么明代传世品了。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现代工艺品,成本估计不超过几百块钱。

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着一个普通退休教师应有的慌张和愧疚。

"老板,实在对不起,这事确实是我的责任。"李振华站起来,神色沉重,"该怎么赔偿,我认了。"

马金贵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惊喜。他原本以为这老头肯定会推卸责任,找各种借口,没想到这么爽快就认账了。

既然你们要玩这种把戏,那就好好陪你们玩玩,看最后谁笑到最后。

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这下真的发了!七十万啊!够他潇洒好几年了!

"老先生,您人品我是信得过的。"马金贵假意为难地说着,心里却乐开了花,"但是这损失...您也看到了,这确实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李振华点点头:"我理解您的损失。不过这么贵重的东西,各种手续证明总要看看吧?我也好放心赔偿。"

"当然当然!"马金贵连忙点头,心想这老头虽然看着土,但还挺懂规矩,这样最好,省得麻烦,"我这就把所有证件都拿给您看!"

围观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老头还算有担当,换别人早就跑了。"

"是啊,七十万可不是小数目。"

"看来还是知识分子有素质。"

就这样,李振华的计划开始了。他要让这个看不起人的势利眼,好好尝尝自己酿的苦酒。



02

马金贵兴冲冲地从柜台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装着各种"证书"和"证明"。一边拿一边开始表演,眼圈慢慢红了起来。

"唉,说起这块玉石,那真是我们家的命根子啊..."他的声音开始哽咽,"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她有这么一块传家宝。那时候多少人想买,她都不卖,说这是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说着说着,他拿起一块碎片,像捧着什么珍贵的东西:"我奶奶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金贵啊,别的什么都可以丢,这块玉石千万不能丢,这是咱们老马家的根啊..."

眼泪真的掉下来了,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

"唉,这老板真可怜..."

"家传的宝贝就这样毁了,换谁都受不了。"

"那老头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毕竟是他弄坏的。"

李振华静静地听着,心里对马金贵的表演艺术倒是有些佩服。这家伙不去当演员真是可惜了,哭得这么逼真,连他这个看透了真相的人都差点信了。

围观的群众开始对李振华指指点点:

"老头,人家都哭成这样了,你倒是表个态啊!"

"就是啊,看着也不缺钱,该赔就赔吧!"

"有钱人就是冷血,人家都说是传家宝了。"

一个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实人,在群体的道德绑架面前,只能选择沉默和承受。

李振华感受着这些恶意的目光和话语,脸上依然保持着歉意的表情,心里却在冷笑。这就是人性啊,不明真相就跟风谴责,被别人当枪使还不自知。

马金贵一边抹眼泪,一边拿出证书:"您看,这是权威机构的鉴定书,这是拍卖行的估价单,这是我们家的收藏证明..."

李振华接过来仔细看。制作得还真像回事,各种公章、签名、编号都有,但他一眼就看出了破绽——鉴定机构的编号格式是错的,拍卖行的印章字体不对,这些都是他在文物鉴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

"老板,按照这些证书,这玉石确实很珍贵。"李振华说道,"但是七十万这个数字..."

"老先生,我知道您觉得贵。"马金贵擦着眼泪,"但您想想,这是明代的东西啊,几百年的历史!而且雕工这么精美,现在的工匠根本做不出来这种效果。市场上同类的古玉,价格只高不低。"

说着,他拿出手机:"要不我叫个专家来看看?免得您心里有疑虑。"

"好的,那就麻烦了。"李振华点头同意。

马金贵拨了个电话:"张教授吗?我这里有个情况,需要您过来一趟...对,就是那件事...好的,您快点来。"

挂了电话,马金贵对李振华说:"张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我们这一带很有名气,他来了您就放心了。"

等待的过程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拍照,有人录视频,还有人已经发朋友圈了。

"古玩街惊现天价事故,退休老师意外打碎七十万古玉!"

"现场直击:一个不小心,七十万没了!"

李振华看着这些人的表现,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揭露真相的决心。这种骗局如果不被揭穿,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

半小时后,一个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匆匆赶来,自我介绍说是省文物鉴定中心的张教授。

马金贵立刻迎上去:"张教授,您来了!就是这块玉石..."

张教授看了看地上的碎片,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不时点头,做出一副很专业的样子。



03

张教授观察了十几分钟,然后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专业鉴定"。

"各位,经过我的仔细观察,这确实是一块明代和田玉,而且品质相当不错。"他推了推眼镜,一副学者风范,"你们看这包浆,这沁色,还有这雕工的刀法,都是明代的典型特征。"

李振华在心里差点笑出声来。这个假专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什么明代特征,什么包浆沁色,简直是胡说八道。真正的明代和田玉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包浆和沁色的形成需要特殊的地质环境,这种现代工艺品怎么可能有?

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着一个普通退休教师应有的谦逊和敬畏。

"张教授,您真是专业啊。"李振华点头称是,"我们这些外行确实不懂,全靠您这样的专家指点。"

张教授很受用,得意地摆摆手:"哪里哪里,我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见过的古玉成千上万件。这种级别的和田玉,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开始详细"科普":"这块玉石啊,产自新疆和田,明代开采的。你看这质地,温润细腻,这叫羊脂白玉,虽然现在看起来是绿色的,但那是因为几百年来地下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沁色。懂吗?"

李振华简直要被这个假专家的无知震惊了。羊脂白玉本来就是白色的,质地也和这个完全不同,而且沁色的形成机理更不是这么回事。这种错误连文物系的大一学生都不会犯。

"还有这个雕工。"张教授指着碎片上的花纹,"明代的工艺特点就是刀法古朴,线条流畅,您看这鲤鱼的鳞片,每一片都雕得栩栩如生,这种手艺现在的工匠根本做不出来。"

围观的人频频点头,觉得张教授说得很有道理。

马金贵在一旁适时补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古玩生意的,靠的就是眼力和经验。不是我吹牛,我在这行干了二十年,什么真的假的,一眼就看出来。现在市面上假货太多,但像这种真正的古玉,那是千金难求啊!"

说着,他看了一眼李振华,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优越感:"你们这些教书的啊,成天在课堂里讲那些理论知识,但是古玩这东西,光有理论可不行,得有实践经验。我们才是真正的专业!"

这话一出,围观的人都笑了起来。

"老板说得对,实践出真理嘛!"

"就是,纸上谈兵和实际操作是两回事。"

"这老头虽然是老师,但术业有专攻,在古玩面前还是得听专家的。"

李振华低着头,像个被训斥的学生,心里却在想:无知者无畏,等会儿看你们还能狂到什么时候。

张教授更加得意了,开始长篇大论:"这就是学院派和实战派的区别。在古玩鉴定这个领域,经验比学历重要多了。我见过太多博士、教授,拿着书本理论来鉴定古玩,结果闹出笑话。古玩是门手艺活,得靠眼力,靠感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马金贵连连点头:"张教授说得太对了!我就是从小跟着我爷爷学的,他老人家做了一辈子古玩,传给我的这些经验,那可比什么博士学位值钱多了!"

小王也在一旁起哄:"我们老板的眼力在整条街上都是有名的,从来没看错过!"

李振华表面虚心求教:"确实,我们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知识,对实物了解确实不够。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没关系,多学着点。"马金贵很"大度"地摆摆手,"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这个赔偿问题。张教授,您看这损失该怎么算?"

张教授装模作样地再次观察了一下碎片:"按照这个品相和年代,七十万的估价是很合理的,甚至还算保守。如果放到拍卖会上,至少能卖八十万以上。"

围观的人开始催促李振华:

"老头,专家都说了,你就别犹豫了!"

"是啊,该赔就赔,别耽误人家做生意!"

"人家已经够客气的了,都没往高了要!"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表现出一副认命的样子:"好吧,我认这个价格。但是所有的手续都要办齐全,收据、证明什么的都要有。"

马金贵心里已经乐开花了:这老头还真好糊弄!七十万啊,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没问题,没问题!"他满口答应,"我们做生意讲的就是规矩,所有手续都会给您办得明明白白的!"

李振华心想:是啊,咱们确实该好好讲讲规矩了!



04

手续办得很顺利。马金贵拿出收据本,详细写明了玉石的"情况"、损失金额、赔偿方式等等,还专门拍照存档,显得非常正规。

张教授也出具了一份"鉴定意见书",证明这确实是明代和田玉,价值七十万元。

转账的过程更是顺利。李振华掏出手机,在马金贵报出的账号下面,输入了那个让人心跳的数字:700000。

"确认转账吗?"手机屏幕上出现提示。

"确认。"李振华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去。

"叮"的一声,转账成功。

马金贵的手机立刻响起到账提示音,他偷偷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数字,眼睛都亮了。七十万啊!真正的七十万!这比他一年的营业额都多!

他强忍着内心的狂喜,装出一副无奈而感激的样子:"老先生,钱虽然到了,但说实话,心里还是不好受。毕竟是奶奶留下的东西,承载着我们家几代人的感情..."

"老板您节哀顺变。"李振华诚恳地说,"东西虽然坏了,但意义和感情还在。"

"谢谢您的理解。"马金贵假惺惺地擦擦眼角,"像您这样通情达理的人,现在真不多见了。"

张教授也在一旁安慰:"是啊,物质的东西损坏了可以重新获得,但那份传承的情感是无价的。不过能遇到这样负责任的先生,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围观的人开始议论:

"这老头人品还是不错的,七十万说给就给了。"

"是啊,换别人早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了。"

"看来知识分子还是有素质的。"

慢慢地,围观的人开始散去,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了。这就是个意外事故,当事人也都处理妥当了。

马金贵亲自送李振华到门口,表面上客客气气:"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让您破费了。"

李振华摆摆手:"应该的,应该的。做人要有担当嘛。"

"您真是个明白人!"马金贵连连点头,"以后有机会,欢迎您常来坐坐,我们这还有很多好东西。"

李振华笑了笑:"好的,有机会一定来。"

等李振华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街道尽头,马金贵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了。他一把抓住张教授的手,声音都在颤抖:"成了!真的成了!七十万啊!"

"哈哈哈!"张教授也兴奋起来,"这老头真好骗!我还以为要费多大劲呢,没想到这么顺利!"

小王赶紧关上店门,凑过来压低声音:"老板,这次真的发大了!七十万啊!够咱们爽好长时间了!"

马金贵得意洋洋地看着手机里的余额:"看我怎么拿捏这个老书呆子的!什么教授,什么知识分子,还不是乖乖被我们耍得团团转!七十万,哈哈哈,够我买辆好车了!"

张教授也很兴奋:"老马,你这演技真是绝了!什么奶奶传家宝,编得跟真的似的,连我都差点信了!"

"那是!"马金贵拍着胸脯,"我在这行混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冤大头没见过?就这种老实巴交的退休老头最好骗,有钱还爱面子,不敢闹事!"

三个人击掌庆祝,完全沉浸在发横财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注意到,李振华又悄悄折了回来,正站在门外听着他们的对话。

过了一会儿,李振华轻轻敲了敲门。

马金贵赶紧收起笑容,打开门:"李先生,您怎么又回来了?"

"老板,有个小小的请求。"李振华不好意思地说,"能让我带走一块碎片吗?就当个纪念,提醒自己以后要小心一些。"

马金贵正在兴头上,大手一挥:"没问题!您随便拿!多拿几块都行!"

他哪里知道,这块看似普通的碎片,将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振华弯腰捡起一块巴掌大的碎片,放在手心里仔细看了看:"谢谢老板,那我就不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马金贵满脸堆笑,"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等李振华真正离开后,马金贵兴奋地搓着手:"小王,今晚咱们去大酒店庆祝一下!这种好事一年难遇几回!"

"好啊老板!"小王也很兴奋,"这种冤大头要是多来几个就好了!"

张教授笑着说:"放心吧,这古玩街上这种人多得是。有钱没眼力,还好面子,最容易下手了。"

"对对对!"马金贵连连点头,"尤其是这种退休的知识分子,觉得自己有文化,实际上对古玩一窍不通,但又不好意思承认无知,最好糊弄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古玩街的另一头,李振华正在打电话。

"小刘,是我,李振华。你们材料检测中心现在还开门吗?我有个东西需要紧急检测成分分析...对,就是那种能出具法律效力证明的检测...好,我马上过去。"

夜幕降临,古玩街上的霓虹灯一盏盏亮起来。马金贵还在店里美滋滋地数着钱,和张教授、小王商量着怎么花这七十万。

他们完全不知道,一张巨大的法网正在向他们撒来,而他们引以为傲的骗术,很快就要在真正的专业面前原形毕露。



05

第二天一早,李振华就来到了市材料检测中心。这是一栋现代化的办公楼,各种精密的检测设备一应俱全。

"李专家!您怎么来了?"检测中心的主任刘建国一看到他就迎了上来,满脸的惊喜和尊敬,"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老刘,有个东西需要你帮忙检测一下成分。"李振华拿出那块碎片,"要最详细的分析报告,能作为法律证据的那种。"

刘建国接过碎片,仔细看了看:"没问题!这种检测我们最拿手。不过李专家,这是什么情况?需要法律证据?"

"有人用这个骗了我七十万。"李振华淡淡地说。

刘建国差点没拿稳碎片:"什么?这种东西还敢要七十万?这也太过分了!"

"所以需要你们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李振华说,"时间紧急,能加急处理吗?"

"当然可以!"刘建国立即安排,"给李专家的事,我们立刻就办!一小时后就能拿到结果!"

一小时后,检测报告新鲜出炉。刘建国拿着报告,脸色有些难看:"李专家,这东西的成分真的很恶劣。"

"怎么说?"

"这根本不是什么天然玉石,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外面涂了一层人工调制的绿色染料,还添加了一些化学增光剂来模仿玉石的光泽。"刘建国指着数据说,"整个制作工艺完全是现代化学工业产品,成本绝对不超过两百块钱。"

李振华接过报告,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果然如此。什么明代和田玉,连最基本的矿物质成分都不对。"

"李专家,您是怎么发现问题的?"刘建国好奇地问。

"断面的切割痕迹太明显了,而且那种绿色一看就是化学染料的效果。真正的和田玉绝不可能是这种质地和颜色。"李振华解释道,"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个所谓的'张教授'连最基本的玉石常识都没有,羊脂白玉怎么可能变成绿色?这种低级错误,连我的学生都不会犯。"

"那您为什么要付那七十万?"刘建国不解。

"钓鱼需要鱼饵。"李振华淡然一笑,"如果我当时就揭穿他们,最多就是一个民事纠纷。但现在,我有了完整的证据链——他们的表演录音、虚假证书、还有这个成分检测报告。这足够证明他们是有组织的诈骗犯罪。"

"高明!"刘建国竖起大拇指,"不过李专家,我还是有个疑问...他们怎么知道您的身份?"

李振华摇摇头:"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他们知道我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专门研究古代玉器三十年,绝对不敢在我面前班门弄斧。"

说完,他掏出手机:"现在该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专业了。"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喂,王主任吗?我是李振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我要举报一起有组织的文物诈骗案..."

此时此刻,明轩斋里,马金贵正在和张教授、小王商量着怎么花这七十万。

"我觉得应该先买辆车。"小王兴奋地说,"宝马怎么样?"

"车什么时候都能买。"马金贵摆摆手,"我觉得应该先进一批新货,趁热打铁,多搞几个这样的冤大头。"

张教授点头同意:"老马说得对,咱们这个模式很成功,应该复制推广。我可以再找几个'专家'朋友,大家一起合作。"

正在他们商量得起劲的时候,马金贵的手机突然响了。

"马金贵吗?我是市文物局的王主任。"电话里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马金贵一听是文物局的,心里"咯噔"一下,但表面还要装镇定:"王主任您好,有什么指示?"

"有人举报你们店铺销售假文物,涉嫌有组织诈骗。我们现在就过来检查,请配合调查。"

马金贵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王主任,这...这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我们都是正规经营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