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治理如同一场攻坚战,既是城市管理的硬骨头,也是提升环境品质的试金石。
于响片区内有津潍铁路、滨海站扩建项目等多个大型工地,面对建筑垃圾问题,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深入贯彻落实美丽“滨城”建设大会精神,践行“721工作法”——
➭7分如春风化雨的服务浸润每个环节;
➭2分有的放矢的管理织就防护网络;
➭1分雷霆万钧的执法守住底线。
在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疏堵结合、刚柔并济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下,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焕发出人文温度,建筑垃圾也不再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而是蜕变为建设“四宜”美丽“滨城”的铺路石,见证了城市治理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华丽转身。
主动出击
服务抓好源头
➭普法宣传固本,按下法治宣传扩音键。
于响片区作为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的管辖片区,地域较大,新建工地多。六中队组建法律宣讲团,对辖区24个建筑工地的甲方、总包、分包及运输车队负责人开展51人次宣讲,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法规为核心,结合本地运输洒漏、带泥污染道路等典型案例,用白话解读结合情景模拟的方式,清晰阐释违规处置建筑垃圾的法律后果。
同时,将建筑垃圾产生、分类、运输到消纳的全流程合规操作规范深植于相关负责人内心,推动企业从被动遵守向主动合规转变。
➭规划指导强基,按下开工之初规范键。
在工地开工筹备阶段,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便主动对接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建筑垃圾处置规划,督促建筑工地根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科学预估建筑垃圾产生量与类别,制定详细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方案中,明确建筑垃圾处置负责成员及职责分工、建筑垃圾种类及预估量、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储存方式、暂存场地设置要求、建筑垃圾运输单位以及合法消纳场所等关键内容。
多个项目负责人表示,有了执法大队的指导,“少走了不少弯路,大大提升了清运效率。”
全程监管
管理明晰流程
➭台账管理提效,建立获取信息小助手。
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为辖区内24个建筑工地都建立了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工地的基本信息、建筑垃圾清运时间及路线等数据。
▲清理建筑垃圾
▲清理建筑垃圾后
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更新台账内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推动了治理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运输管控聚力,拧紧道路污染安全阀。
建筑垃圾运输环节中,执法大队严格审查运输单位资质,要求运输车辆必须具备《建筑垃圾准运证》、车体整洁车轮干净、密闭运输设备,确保运输过程不污染道路、无洒漏风险。
▲执法前
▲执法后,清理渣土。
此外,还在重点路段设置了流动巡查组,加大对运输车辆的检查频次,严查车辆无证运输、车轮带泥污染道路、未密闭运输、沿途撒漏、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建筑垃圾运输环节规范有序,减少对城市道路和环境的污染。
▲执法前
▲执法后,道路清洗干净。
严格规范
强化执法效果
➭依法查处治乱,高悬违法行为震慑剑。
对屡劝不改的违法主体,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执行“一案三查”制度——既查涉事车辆,又追溯车队与工地源头责任。
▲执法前,未密闭运输。
▲执法后,实现密闭运输。
今年以来,累计查处随意倾倒垃圾13起、车轮带泥污染道路2起、未密闭运输8起,并分别作出相应处罚。处罚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适当。
➭以案促治提升,打造治理效能助推器。
执法大队还定期梳理分析建筑垃圾违法违规案件,总结违法特点与规律,针对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通过强化执法结果运用,形成“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长效治理效应,持续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合法化,推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曾经尘土飞扬的工地,如今已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也化作提升环境品质的阶梯。泰达街综合执法大队以“721 工作法”为笔,在城市治理画卷上书写了刚柔并济的智慧。
未来,泰达街将不断推动城市治理范式革新,让执法者从管理者蜕变为服务者,让堵的思维升级为疏的智慧,让每个工地都成为治理创新的试验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