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姜文口中“要脸,不在乎钱”的大哥杨受成摊上事了。
近日,拥有谢霆锋、容祖儿、李克勤、古巨基、Twins等艺人的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遇到了大麻烦,他旗下的英皇国际去年巨亏超40亿港元、166亿港元贷款已逾期。
其实,这已经不是英皇第一次面临危机了。198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的谈判上陷入僵局,香港先后经历了金融动荡和地产动荡。40岁的杨受成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因为投资的钱都是借来的,所以资金链一下就断了,他的上市公司、地产楼盘、钟表珠宝生意、劳斯莱斯和信用卡都被汇丰银行没收,还倒欠了银行3.2亿还不上。
他先是和银行商量,自己继续管理珠宝公司,打工还债。汇丰银行答应了给他每个月2万的工资,前提就是8年内必须把剩下的3.2亿还清。
为了翻身,杨受成想尽一切办法。在多番打听和钻研下,杨受成跑去科威特炒外汇。他自述因为结识科威特皇室远亲,在两三年内挣下一两千万美元。
后来,又去泰国、印尼、柬埔寨开银行开赌场,生意越做越大,还没有到4年,3.2亿的债就还完了。
回到香港,杨受成把之前的钟表和珠宝公司全部赎了回来,并且把酒店、娱乐、出版、餐饮等其他产业合在一起,组成了英皇集团,然后安排子公司分拆上市,又壮大了资金规模,身价也扶摇直上。
![]()
作为一名典型的香港商人,杨受成的发迹史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杨受成本来是个富二代,其父杨成是一个草根富豪,当年趁着“淘金热”,坐轮船到了香港,从底层干苦力做起,开了家钟表店,赚了不少钱,还娶了4房太太,孩子就有16个,杨受成只是6个儿子中的一个。
杨成忙着做生意,对儿子也不太重视,这个儿子就得了一个“杨猪仔”的名字,贱命好养活,但是实在难听,好在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好老师,觉得这个名字实在看不下去,给他起了新的名字“杨受成”。
杨受成仅仅只当了没多久的富二代,就赶上了家道中落,家里人多负担重,生活开支都不够,因为父亲欠下高利贷,杨受成从小就要与债主周旋,甚至孤身一人去海船上贩卖手表。
冷战时期,香港成为亚洲重要中转枢纽,越战爆发后,更成为美军度假休息场所。为了拉客到表行,十几岁的杨受成周旋于旅游团和外籍游客中。
长大后,杨受成打破了父亲的格局,先在九龙开设天文台表行,后又主动出击,先后从洋行手中拿下天梭、欧米茄、帝舵、劳力士的代理权,进而开设英皇钟表珠宝店,进军房地产业。1973年,他已经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好世界”。
![]()
90年代初,香港地区的娱乐产业,进入了发展黄金期。名表大亨杨受成,也在此时看中了娱乐市场这块“蛋糕”。
1992年,杨受成收购了当时的“香港飞图唱片公司”,并在之后签下了罗文、王杰、twins、谢霆锋、陈奕迅、容祖儿、陈冠希等歌手,开始在唱片市场开疆扩土。
90年代,“四大天王”的崛起,让“歌坛、影坛两栖发展”的艺人培养策略,成为了娱乐市场的运营主流。而彼时的杨受成,也希望将自己旗下的这些歌手,推入影坛,开拓新的市场蓝海。
1998年,杨受成与“嘉禾”老板邹文怀联手,投资了电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并力荐自己旗下的艺人谢霆锋,担任电影的男主角。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上映后,快速打开了谢霆锋的电影市场。杨受成也趁热打铁,投拍了《恋爱起义》、《魂魄唔齐》等作品,将旗下的陈奕迅、twins、容祖儿也一并推入电影市场。
与别人合作,终究是有局限的。于是在2001年,杨受成又集结人马,成立了自己的“英皇多媒体集团”,简称“EMG”,这便是“英皇电影”的前身。随着《千机变》的票房大卖,杨受成将“英皇多媒体集团”更名为“英皇电影”。
《千机变》之后,“英皇”又相继推出了《飞龙再生》、《新警察故事》、《神话》、《宝贝计划》等作品,而杨受成也在此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港片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英皇”从一个负债累累的钟表店,成为了横跨金融、地产、钟表珠宝、娱乐电影、酒店、出版印刷、家具与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多元化集团。
如今,英皇国际欠下166亿港元巨债,这次杨受成能否像过去一样成功化解危机?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