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故事:68岁大爷远赴朝鲜寻初恋,却发现自己儿孙满堂:我对不起你

0
分享至

漫天风雪中,王德明怔怔地望着眼前的陌生小区,内心忐忑不安。

“四十三年了,她还会记得我吗?”他低声自语,手中紧攥着那张泛黄的合影。

门铃响起,门开了,一位银发老妇人出现在门口,目光相遇的刹那,两人同时怔住。

“敏珠,是我——”王德明刚开口,一个年轻男子的照片映入眼帘,熟悉的眉眼让他心跳骤停。

01

屋外的雨水敲打着窗棂,仿佛是岁月在敲门。

整理老房子时,王德明从尘封的箱底找到了这张与李敏珠的合影,四十三年前的笑容依然明媚如初。

照片背面,一行褪色的字迹写着:“珠儿,等我回来娶你。”

泪水模糊了老人的视线,七十年代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他轻轻拂去照片上的灰尘,决定实现年轻时未完成的承诺。

那是一九七五年初,大雪纷飞的季节,二十八岁的王德明作为机械工程师被国家选派到朝鲜支援工业建设。

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热情,他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满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紧张。

朝鲜的冬天比他想象的还要寒冷,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工厂周围的群山,连呼出的气息都能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霜。

第一天报到时,王德明戴着厚厚的手套,踩着积雪,走向那座灰色的工厂大楼。

远远地,他看见一个身影站在工厂门口,裹着深蓝色的大衣,手中捧着厚厚的词典,鼻尖冻得微红。


“您好,王工程师,欢迎来到朝鲜。”女孩用标准而流畅的中文打招呼,声音清脆如冬日的冰糖葫芦。

她微微鞠躬,抬头时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我叫李敏珠,是您在这里的翻译,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告诉我。”

王德明不善言辞,只是点点头,轻声道了句谢谢,心想这不过是工作中的一次平常邂逅。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朝鲜姑娘会在往后的日子成为他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人。

那天晚上,窝在宿舍的小床上,王德明翻开日记本写道:“今天见到了翻译李敏珠,为人热情有礼貌,中文说得很好。”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特别的情感,如同记录天气一般平淡无奇。

李敏珠二十三岁,平壤外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师,家教严谨。

她的中文不仅流利,还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仿佛每个字都是一个音符,串联成一曲动人的歌谣。

工作第一周,王德明全身心投入到技术指导中,与李敏珠的交流仅限于工作需要的翻译。

他注意到这个女孩做事认真细致,从不马虎,对工作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她合作十分顺畅。

第二周的一个午后,工厂食堂里,王德明独自一人坐在角落吃着盒饭,忽然一个身影在他对面坐下。

“王工程师,我可以和您一起吃饭吗?”李敏珠手捧餐盘,微笑着问道。

王德明有些意外,但还是点点头:“当然可以,请坐。”

“您已经来朝鲜两周了,习惯这里的生活吗?”李敏珠的眼睛明亮如星辰,带着好奇和关切。

王德明放下筷子,思考了一下:“工作很充实,同志们都很热情,就是有些想家。”

“想家是很正常的。”李敏珠微微一笑,“您家乡在哪里?有兄弟姐妹吗?”

平时不太善于表达的王德明,在李敏珠温和而真诚的提问中,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他讲述了自己在上海的成长经历,讲述了父母和弟弟妹妹,讲述了大学时代的趣事。

不知不觉,午休时间结束了,两人还有说不完的话。

“改天继续聊吧。”李敏珠起身收拾餐盘,“您尝过我们朝鲜的辛奇泡菜吗?很有特色的。”

王德明摇摇头:“还没有,听说很酸辣?”

“比中国的泡菜辣多了,”李敏珠笑着说,“但冬天吃很暖胃,明天我带一些给您尝尝?”

从那天起,两人的关系从单纯的工作伙伴,悄然转变为朋友。

工作之余,李敏珠常常帮王德明讲解朝鲜的风俗习惯,带他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

“这种年糕叫做'打糕',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象征着来年的好运气。”她边解释边从包里拿出一小袋给王德明品尝。

王德明发现,这个朝鲜姑娘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性格开朗活泼,与她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轻松愉快。

不知从何时起,王德明开始期待每天与李敏珠见面的时刻,期待她明亮的笑容和温柔的声音。


初春时节,工厂附近的山坡上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点缀着几朵早开的野花。

“再过半个月,这里会变成花的海洋。”一天傍晚下班后,李敏珠指着远处的山坡说道。

王德明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想象着满山遍野盛开的花朵:“一定很美。”

李敏珠眼中闪烁着光芒:“王工程师,等花开得更盛时,周日我可以带您去看看我们这里最美的风景。”

这个简单的提议让王德明心跳加速,他发现自己对这次邀约期待得有些过分了。

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李敏珠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同事和朋友的界限。

02

春天如约而至,厂区周围的山坡上开满了野花,红的、黄的、紫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竞相绽放。

周日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王德明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在工厂门口焦急地等待。

“王工程师,久等了!”李敏珠小跑着过来,她今天没有穿平时的工作服,而是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衬得肤色如雪。

王德明看得有些出神,直到李敏珠在他面前挥了挥手:“怎么了?是不是我迟到了?”

“没有没有,”王德明连忙摇头,“我刚到不久,只是...你今天很好看。”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脸上泛起一阵热意,深怕冒犯了这个单纯的姑娘。

李敏珠却笑得更灿烂了,眼睛弯成两道月牙:“谢谢,今天不是工作日,穿得休闲一些。我们走吧?”

两人沿着小路,一边聊天一边慢慢爬上工厂后面的山坡,春风拂过脸庞,带来花草的清香。

王德明发现,离开工作环境的李敏珠更加放松自然,说话时常带着俏皮的笑意,与平时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样子判若两人。

“小时候,我最喜欢春天了。”李敏珠一边攀爬,一边回忆,“冬天太冷,家里又不富裕,只有春天来了,我才能脱下厚重的棉衣,去野外尽情奔跑。”

王德明微笑着听她讲述童年趣事,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温暖和亲近感。

爬到半山腰时,李敏珠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一片花丛:“看,这是我们朝鲜特有的野生杜鹃,一年只开两周。”

王德明凑近观察那些粉红色的小花,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

“可以碰一下吗?”他小心翼翼地问。

李敏珠点点头,拉着他的手轻轻触碰花瓣:“它们很娇嫩,要像对待心爱的人一样温柔。”

她的手柔软而温暖,王德明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一瞬间,仿佛有电流穿过全身,说不出的悸动和甜蜜。

李敏珠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微妙的氛围,轻轻抽回手,脸颊染上一抹红晕:“我们继续往上走吧,山顶的风景更美。”

到达山顶时,平壤城的全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大同江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城市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着灰色的光芒。


“我从小就喜欢爬这座山,心情不好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就会觉得所有烦恼都很渺小。”李敏珠望着远方说道,眼神中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骄傲。

王德明静静地看着她的侧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勾勒出完美的轮廓。

那一刻,风停了,时间仿佛也停滞了,王德明的心中只剩下一个清晰的认知: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聪明优雅的朝鲜姑娘。

“敏珠...”他轻声呼唤她的名字,声音里藏着千言万语。

李敏珠转过头,对上他炽热的目光,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怎么了?”她小声问道,心跳如鼓。

王德明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话:“我喜欢你,不仅仅是同事或朋友那种喜欢。”

李敏珠的眼睛睁大了,嘴唇微微颤抖,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

“对不起,我太冒昧了。”王德明误解了她的沉默,懊恼地低下头,“请你忘了我刚才说的话吧。”

“不,不用道歉。”李敏珠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轻轻摇头,“我只是...没想到你也有同样的感觉。”

王德明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

“我也喜欢你。”李敏珠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声音虽轻却坚定,“从你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被你吸引了。”

此后的日子,两人开始了秘密的恋情,在工作之余寻找每一个可以独处的机会。

有时是工厂后的小树林,有时是偏僻的图书馆,有时只是下班后绕远路走的那段幽静小路。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际友谊是有界限的,跨国恋情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

“昨天领导谈话了,说我和你走得太近,不太合适。”一天晚上,李敏珠在工厂后门与王德明见面时,声音里带着忧虑。

王德明握紧她的手:“我们只是正常工作交流,没有越界。”

“但他们能看出来,我的眼睛会说话。”李敏珠苦笑着说,“每次看到你,我的眼睛都会不由自主地亮起来。”

王德明将她拉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度和心跳:“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生在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着我们。”

李敏珠靠在他胸前,轻声感叹:“如果我们能像普通恋人一样,在阳光下牵手,该有多好。”

月光下,王德明抬起她的下巴,在她唇上印下一个温柔的吻:“等我任务完成,我一定会回来娶你,光明正大地带你走。”

李敏珠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我相信你,我会等你,无论多久。”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八个月过去,王德明支援任务即将结束,回国的日子近在眼前。

分别的前一晚,两人在工厂后山的山顶相约,月光如水,倾泻在两人身上。

“德明,你真的会回来吗?”李敏珠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不安。

王德明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坚定:“我发誓,只要任务结束,手续办妥,我立刻回来接你。”

“我怕...”李敏珠的眼中含着泪水,“两国之间的手续很复杂,万一...”


王德明用吻堵住了她的忧虑:“相信我,一切困难我都会克服,不会让你等太久。”

李敏珠靠在他怀里,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我会等你,不管多久,我都会等。”

分别那天,李敏珠没有去送行,怕自己当众失态。

只托同事带来一封信和一张两人在山顶的合影,信中写道:“我会在平壤等你,无论多久都会等。”

王德明将照片和信小心收好,发誓要尽快完成回国后的工作,再回到朝鲜娶她。

可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回国后王德明被分配到西北的一个偏远地区,通讯极为不便。

那个年代,国际邮件层层审查,他寄出的信一封封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再无李敏珠的消息。

王德明曾多次申请探亲假,想回朝鲜寻找李敏珠,但每次都因各种原因被婉拒。

到第三年时,家里人着急他的婚事,托人介绍了同厂的会计张淑芬。

张淑芬为人朴实,待他体贴入微,但王德明心里始终装着那个朝鲜姑娘。

“德明,你已经三十二岁了,再不成家父母要急坏了。”父亲的话像一把刀戳进他的心。

在父母和领导的双重压力下,王德明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尽管内心仍然思念着远方的李敏珠。

婚后,张淑芬很快怀孕生子,家庭责任让王德明渐渐将初恋深埋心底,只在某些静谧的夜晚,独自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03

生活就这样在平淡中流逝,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王德明有了一双儿女,儿子成家立业在上海工作,女儿嫁到了广州,都很少回家。

六十五岁那年,妻子张淑芬因病去世,留下他一人在老房子里孤独终老。

退休后的日子异常漫长,王德明开始整理一生的物品,打算捐出有用的,扔掉没用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偶然翻出了那张与李敏珠的合影,四十三年的时光一下子被拉回眼前。

看着照片中年轻的脸庞,尘封的记忆如洪水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夜深人静之时,王德明做了一个决定:趁着身体还算硬朗,他要回到朝鲜,找到李敏珠。

次日一早,他来到市旅行社,咨询去朝鲜的旅游事宜。

“大爷,朝鲜旅游限制很多,您这个年纪去不太方便,还是考虑其他目的地吧。”工作人员劝道。

王德明固执地摇头:“必须去朝鲜,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在一家专门经营朝鲜旅游的机构办妥了手续。

回家后,他给儿女打电话,告知自己要去朝鲜旅游的决定。

“爸,您都六十八岁了,身体不好,怎么突然想去朝鲜这么远的地方?”儿子王强在电话那头急切地问。

“我年轻时在那里工作过,一直想再去看看。”王德明没有说出真实原因。

女儿王丽更是坚决反对:“那里条件艰苦,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要去我陪您去。”

王德明婉拒了女儿的好意:“团队旅游很安全,而且我想一个人安静地回忆一下过去。”

儿女们拗不过固执的父亲,只好嘱咐他注意安全,有事随时联系。

出发前一晚,王德明再次拿出那张老照片,轻轻擦拭。

“敏珠,我终于要来找你了,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他低声自语,眼中满是期待和忐忑。


第二天凌晨,王德明早早起床,检查了三遍证件和行李,确保万无一失。

他特意带上了一些中国特产作为礼物,希望能给李敏珠一个惊喜。

从上海飞往北京,再从北京飞往平壤,长途飞行让老人感到疲惫不堪。

踏上朝鲜的土地时,王德明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四十三年过去了,这座城市变了多少?她还在这里吗?她还记得我吗?

作为团队游客,行程大部分是被安排好的,这让王德明有些焦急。

第三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他找到了朝方导游,出示了李敏珠的照片。

“这是我年轻时的朋友,不知道现在还住在平壤吗?能帮我打听一下吗?”王德明恳切地请求。

朝方导游看了看照片,又看了看王德明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

“照片太老了,这位女士现在应该已经六十多岁,不太好找,我尽力试试。”导游并没有给出承诺。

晚上回到宾馆,王德明辗转难眠,思绪飘回到四十三年前。

他记得工厂附近有条小河,河边的柳树下,他和李敏珠曾许下誓言。

他记得那家小小的书店,李敏珠喜欢在那里买中国小说,然后两人一起研读。

他记得她说过住在平壤市东城区一个叫“光明”的小区,父亲是大学教授。

次日清晨,导游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

“王先生,我打听到李敏珠女士确实还住在平壤,就在'光明'小区,她曾是一名翻译。”导游微笑着说。

王德明激动得手足无措,差点跪下来感谢导游。

“能不能带我去见她?就今天,拜托了!”他急切地恳求。

导游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最终点了点头。

“需要报告上级,如果批准了,下午可以带您去。”导游说完便离开了。

那是王德明度过的最漫长的一个上午,每分每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下午三点,导游来到他的房间,告诉他已经获得批准。

坐上轿车,沿着平壤的街道前行,王德明的心跳越来越快。

四十三年了,她还会认出我吗?她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她结婚了吗?

车停在一栋朴素的公寓楼前,导游指着五楼的一个窗户说:“李女士就住在那里。”

王德明下车后,双腿发软,几乎无法迈步。

导游体贴地搀扶着他,慢慢走进楼道,乘电梯上到五楼。

站在门前,王德明深吸一口气,颤抖的手指按下了门铃。

几秒钟的等待如同几个世纪那么漫长。

门开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站在门口,疑惑地看着他。

尽管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依然如初,王德明一眼就认出了她。

“敏珠,是我,王德明。”他哽咽着说。

李敏珠愣住了,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位陌生又熟悉的老人。

“德明?真的是你吗?”她的声音微微颤抖。

两位老人相对而立,四十三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凝固。


李敏珠的眼泪无声地滑落,她伸出手轻轻触碰王德明的脸,似乎想确认这不是梦境。

“你来了,你真的来了。”她轻声说着,侧身让出通道,“请进。”

王德明跟着李敏珠走进了朴素的客厅,墙上挂着几幅朝鲜风景画。

“坐吧,我去泡茶。”李敏珠转身走向厨房,背影略显佝偻。

04

王德明环顾四周,试图从这个朴素的家中寻找李敏珠这些年生活的痕迹,捕捉那些他缺席的岁月。

客厅的布置简单而整洁,一盆绿植在窗台上静静开着白花,墙上挂着几幅朝鲜风景画,隐约可见平壤的轮廓。

茶几上摆放着几本中文书籍和一份报纸,看起来李敏珠一直没有放弃对中文的学习和热爱。

目光继续游移,王德明注意到墙角的小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一些相册和照片框。

他缓缓站起身,走近那些照片,想从中窥见李敏珠这四十多年的生活碎片。

最上层的架子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时的李敏珠怀抱着一个婴儿,眼中满是幸福和疲惫。

第二层架子上的照片记录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穿着朝鲜校服的小学生、参加运动会的少年、大学毕业时意气风发的青年。

王德明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莫名的预感在心头升起,他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向了最醒目的那张照片——一个年轻男子的单人照。

照片中的男子看起来三四十岁,身着深色西装,站在某个讲台前,神情严肃而自信。

王德明的手开始颤抖,因为那张脸庞,那个轮廓,那双眼睛,简直就像是从四十年前的镜子里走出来的自己!

“咣当”一声,李敏珠端着的茶盘从手中滑落,茶杯碎了一地,热水溅在她的脚踝上,却浑然不觉疼痛。

她站在那里,眼睛紧盯着王德明手中的照片,又看看王德明震惊的表情,嘴唇微微颤抖。

“德明...”她轻声唤道,声音细若蚊蝇,却在寂静的房间里如雷贯耳。

王德明转过身,脸色苍白,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和隐约的恐惧:“敏珠,这个人是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津住建委通报8起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涉天阅海河二期等

天津住建委通报8起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涉天阅海河二期等

中国基建报
2025-09-13 22:51:49
马卡:西裁委将评议赫伊森红牌并承认错误,当值VAR或将停哨

马卡:西裁委将评议赫伊森红牌并承认错误,当值VAR或将停哨

懂球帝
2025-09-14 18:18:40
杀死查理·柯克的枪手来自MAGA家庭,特朗普正 “利用” 柯克之死

杀死查理·柯克的枪手来自MAGA家庭,特朗普正 “利用” 柯克之死

山河路口
2025-09-13 13:06:31
河南一景点石头被彩绘,如同巨型蛇头,当地管委会:没有危险可以放心游玩

河南一景点石头被彩绘,如同巨型蛇头,当地管委会:没有危险可以放心游玩

潇湘晨报
2025-09-12 11:19:12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控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有多豪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控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有多豪

知鉴明史
2025-08-15 00:55:03
遵义会议,他是唯一公开支持博古错误路线的人,结局如何?

遵义会议,他是唯一公开支持博古错误路线的人,结局如何?

流云青史
2025-09-12 19:38:06
成都这一晚,唐嫣贵气逼人,蒋欣气质脱俗,却被70+的赵雅芝惊艳了

成都这一晚,唐嫣贵气逼人,蒋欣气质脱俗,却被70+的赵雅芝惊艳了

冒泡泡的鱼儿
2025-09-14 14:38:59
女优美织杏被赞白衣女神,用技能征服住院老病号!

女优美织杏被赞白衣女神,用技能征服住院老病号!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4 14:47:20
温州皮鞋厂倒闭8年,儿子从意大利回国:爸,米兰的工厂还在吗

温州皮鞋厂倒闭8年,儿子从意大利回国:爸,米兰的工厂还在吗

故事那点事
2025-09-13 21:20:07
记者:蒋圣龙、马纳法和阿苏埃均未随申花出征亚冠,外援仅特谢拉

记者:蒋圣龙、马纳法和阿苏埃均未随申花出征亚冠,外援仅特谢拉

直播吧
2025-09-14 17:46:05
举报前公婆资产近亿,女子获140万补偿,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举报前公婆资产近亿,女子获140万补偿,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霹雳炮
2025-09-13 21:24:26
原来早已不是中国籍?被老外“玩腻就丢掉”的郑绪岚,却回国捞金

原来早已不是中国籍?被老外“玩腻就丢掉”的郑绪岚,却回国捞金

悦君兮君不知
2025-09-14 17:35:16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财经八卦
2025-07-17 23:34:18
你相信罗永浩,那就不要再去购物中心吃饭

你相信罗永浩,那就不要再去购物中心吃饭

钛媒体APP
2025-09-14 12:05:09
罗永浩vs西贝,是一个智商鉴定器

罗永浩vs西贝,是一个智商鉴定器

自由的海报
2025-09-13 12:23:14
20万人在线围观昔日浙江首富直播跳舞:人在低谷,不要谈面子

20万人在线围观昔日浙江首富直播跳舞:人在低谷,不要谈面子

洞见
2025-09-13 21:10:21
芯片大战,再次爆发

芯片大战,再次爆发

博闻财经
2025-09-13 21:46:15
2换1,丘天或交易,上海放弃签约前NBA全明星,弗格新工作曝光

2换1,丘天或交易,上海放弃签约前NBA全明星,弗格新工作曝光

东球弟
2025-09-14 08:35:25
正式退出,范志毅退出原因找到,官宣决定,赵本山儿子失算

正式退出,范志毅退出原因找到,官宣决定,赵本山儿子失算

东球弟
2025-09-14 10:22:41
2025-09-14 18:51:00
球场指挥家 incentive-icons
球场指挥家
体育的道路上,不变的是热爱
1411文章数 4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俄国防部:俄军在演习中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头条要闻

俄国防部:俄军在演习中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教育
手机
数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教育要闻

初中数学竞赛题解根式方程,利用换元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手机要闻

魅族 22 搭载 Flyme AIOS 2,全新 AI 按键支持快捷功能一键启动

数码要闻

原热旗下首款 TWS 产品“OriG in 原点”耳机 9 月 23 日发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