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工程闹“乌龙”!本想沙漠种粮,阴差阳错解决世界难题

0
分享至

新疆麦盖提县紧挨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本是干旱少雨的荒漠地带。然而在2023年,这里却翻涌起了金黄的麦浪。农民们用推土机推平沙丘,硬是在沙漠里种出了亩产294公斤的小麦。

而在阿拉尔市双城镇的盐碱滩上,原本白花花的土地被农民视为"死地"。如今,耐盐碱水稻"新稻36号"在这里扎根生长,亩产竟然突破了570公斤。这些看似"不可能"的农业奇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又迎来了怎样的意外收获?



沙漠泛起"金麦浪"

谁能想到,在新疆麦盖提县这片三面环沙、九成土地被沙漠覆盖的干旱地带,如今竟能看见金灿灿的麦浪翻滚?这里年降水量稀少,按理说种庄稼简直是痴人说梦。但援疆建设者们硬是创造了奇迹,在沙漠里种出了6400亩冬小麦,亩产达到294公斤!

这段传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0年。那年,日照的援疆团队与五征集团携手,在麦盖提沙漠边缘种下了第一片固沙林,46亩的防风带成为了后来沙漠变良田的关键屏障。



看着日渐稳固的固沙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勇忽然灵光一闪:"既然风沙止住了,何不试着在沙漠边缘种小麦?"这样既能产粮又能固土,可谓一箭双雕。不过想法归想法,韩勇心里也没底。他为此专门请教了农科院专家,得到的答复是亩产可能只有200斤左右。

虽然不多,但总好过没有。说干就干,援疆队山东五征集团的农机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起伏的沙丘推平到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就像给沙漠"熨"出了一片平地。接着又用一年时间,往土壤里添加了保水剂,固沙剂和聚合剂,彻底改良了这片沙地。



他们从河北农科院引进了“新冬20”小麦,这个品种成熟早,产量稳,特别适合在沙漠种植。为了确保小麦顺利成长,援疆队还从山东寿光某公司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这套系统能通过滴灌精准输送水肥,配合传感器实时监测,连哪块地缺氮,哪片地缺水,酸碱度不合适能及时发现。而凭借系统的精打细算,田地的水肥用量比新疆普通农田还省了30%。

2023年,这片沙漠麦田迎来了大丰收,亩产达294公斤,远超专家的预期。接下来五年,当地计划完成种植规模扩大到5-10万亩,均亩产保底350-400公斤的目标。



盐碱地飘出"稻花香"

沙漠里能翻起麦浪,盐碱地里也能飘起稻香。

在新疆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有一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滩。这里土壤盐分最高超过30‰,地表结着厚厚的盐霜白得刺眼。然而,在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通过系统治理下,却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奇迹,水稻亩产高达570公斤。

治理的第一步是用大型深耕粉碎松土机,将60厘米深的土层彻底翻转,粉碎,使表层和深层土壤充分混合。这个操作不仅释放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还让盐碱能够随着灌溉水向深层渗透,有效防止了返碱现象。



接下来是关键的"洗盐"工程。技术人员按照科学配比,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灌溉系统,像给土壤做"透析"一样,经过5个月的反复灌水冲洗,土壤含盐量从最高的30‰骤降到3‰,pH值也稳定在8.9左右。这样的土壤条件,不仅适合种水稻,种小麦,棉花也完全没问题。

有了好地,还要配上好种子。农科院特供的"新稻36号"成为首选,这个品种耐盐碱,抗倒伏,抗稻瘟病,是国家认证的优质稻种。而播种方式也非常"硬核",以无人机代替了传统插秧,一亩地能撒播30万株秧苗,是传统插秧的三倍。

如今,这片曾经的盐碱滩已经成了一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最高亩产达到570公斤,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未来,当地计划进一步扩大耐盐碱作物的种植规模,2030年争取实现耐盐碱水稻1亿亩种植面积,均亩产300公斤的目标,让更多盐碱地焕发新生机。



中国经验与实践

新疆创造的"沙漠麦浪"和"盐碱稻香"奇迹,生动诠释了"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科学治理理念,不仅重新定义了"不毛之地"的概念,更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治理"中国方案"。为全球荒漠化及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宝贵参考。

新疆经验的核心在于“系统治理+技术创新”。麦盖提县通过“治沙返耕”模式,让沙漠逐步变成可耕作的良田;而阿拉尔市盐碱地治理后pH值稳定在8.9,可轮作多种作物。这种兼顾生态修复与粮食增产的“双赢”模式,已经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高度关注。



新疆的成功经验正在全国推广。如喀什试种的耐盐碱小黑麦"中饲1048",亩产鲜草3-4吨,通过与彩棉,玉米轮作,已形成了"改土-种植-养殖"的完整产业链。

山东,甘肃,宁夏等地推广"以种适地"战略成效同样显著,目前已累计推广了50多种耐盐碱作物的种植,盐碱地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对全球而言,中国技术更具普适价值。2024年,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等9个非洲国家派出30多名官员专程来华学习治沙经验。同时,我国的盐碱地治理和节水灌溉技术也受到了中亚各国的欢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尾

这些发生在边疆的农业变革,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我国农民和科研人员用最朴实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点沙成金"的现代农业智慧。而从更深层次看,这是我们中国人"天人合一"传统智慧的现代表达,更是对土地永续利用的深刻理解。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深化,新疆的治沙技术和智能农机或将惠及更多国家的荒漠地区。毕竟,在当下全球粮食安全与生态危机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用科技创新和辛勤耕耘培育出的这片绿洲,已经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成就,更是探索未来农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路军唯一叛将郭锡山,结局究竟如何?

西路军唯一叛将郭锡山,结局究竟如何?

第四思维
2025-09-05 10:14:00
I.威廉姆斯:马丁内利让我们措手不及,很遗憾尼科不能上场

I.威廉姆斯:马丁内利让我们措手不及,很遗憾尼科不能上场

雷速体育
2025-09-17 08:25:40
美媒:伦纳德可能面临取消合同且禁止他与快船重新签约的处罚

美媒:伦纳德可能面临取消合同且禁止他与快船重新签约的处罚

雷速体育
2025-09-17 01:17:07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难得君
2025-09-15 12:21:05
全红婵发育关难过,这次开学典礼上显得又高又壮和妹妹越长越像了

全红婵发育关难过,这次开学典礼上显得又高又壮和妹妹越长越像了

振华观史
2025-09-16 10:54:55
世界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国拼命劝独立,可人家愣是不答应

世界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国拼命劝独立,可人家愣是不答应

牛牛叨史
2025-08-31 20:35:29
拔出萝卜带出泥,宋伊人风波升级,王鹤棣郭俊辰等明星受牵连

拔出萝卜带出泥,宋伊人风波升级,王鹤棣郭俊辰等明星受牵连

八斗小先生
2025-09-16 14:43:30
俄罗斯女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

俄罗斯女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6 10:37:47
女优百濑飞鸟改名小栗操,时隔1年镜头前太疯狂!

女优百濑飞鸟改名小栗操,时隔1年镜头前太疯狂!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6 16:12:19
父亲在工地被欺负,当上市长的儿子乔装进去打工,包工头看傻眼了

父亲在工地被欺负,当上市长的儿子乔装进去打工,包工头看傻眼了

白云故事
2025-09-17 06:50:03
上海多校的午餐虾仁鸡蛋臭了?供应商:非所有批次,将加强监管;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接连回应

上海多校的午餐虾仁鸡蛋臭了?供应商:非所有批次,将加强监管;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接连回应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6 22:42:30
某央企员工:又白血病一个,91年的

某央企员工:又白血病一个,91年的

蚂蚁大喇叭
2025-09-15 21:41:01
以防长称哈马斯不解除武装就摧毁加沙!德国外长:以军进攻加沙城完全错误!卡塔尔:现阶段无法推进加沙停火谈判

以防长称哈马斯不解除武装就摧毁加沙!德国外长:以军进攻加沙城完全错误!卡塔尔:现阶段无法推进加沙停火谈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12:08
第一个敢不卖赵本山面子的人出现!言辞犀利,句句戳中他的心窝!

第一个敢不卖赵本山面子的人出现!言辞犀利,句句戳中他的心窝!

乡野小珥
2025-09-16 03:48:06
某学校“怀孕军训”火了,家长难以理解,万一混进去个真的咋办呢

某学校“怀孕军训”火了,家长难以理解,万一混进去个真的咋办呢

熙熙说教
2025-09-16 18:53:38
女神专题:女星写真之小林惠美

女神专题:女星写真之小林惠美

素然追光
2025-09-17 01:20:34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红梦史说
2025-07-11 11:23:39
高速惊现SUV蛇形走位,交警:驾驶员突发疾病

高速惊现SUV蛇形走位,交警:驾驶员突发疾病

现代快报
2025-09-15 17:46:05
特朗普抵达英国 进行 国事访问

特朗普抵达英国 进行 国事访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7:29:31
2025-09-17 08:39:00
森罗万象视频 incentive-icons
森罗万象视频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6022文章数 52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财长又忽悠:欧洲先对中国动手 美国才跟

头条要闻

美财长又忽悠:欧洲先对中国动手 美国才跟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鸿蒙感恩回馈季开启:华为 Mate X6 等机型至高 2000 元优惠

教育要闻

为何说地矿油专业不好?资源产业逻辑解析(3)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