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忠群,CCG资深副主席,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杭湾书院参加第二届心性教育峰会。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杭湾书院,杭湾书院是一家以心性教育为特色的书院,使命是培养有道的未来企业领袖和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书院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加以简单地说明:
一,是一个核心,以心性修炼为核心;
二,是两个模式,一个是心性教育,一个是项目式教学;
三,是三年学制,采用2+1模式,两年全日制学习以及一年项目实践。
四,是四个教学特色:明心重道、中西合璧、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
五,分为五教、五学、五行,还有五域:五教包括心教、境教、礼教、身教和言教;五学是博学、思学、问学、辨学和事学;五行就是方太的“五个一”;五域就是五个板块,包括明心、健身、齐家、治企和爱国利天下。
接下来谈一谈我对心性教育的理解:
心性两个字拆开来,心就是心灵品质,性是心之本性。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心性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师者以身作则,以心为本,帮助学员提升心灵品质,乃至发明学员的心之本性。
下面再分享心性教育的七条原则:
第一个,以身作则。师者,自己必须是心性修炼的坚定实践者。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五个一”,同时明白心性教育的精髓并能践行之。有爱心,也有智慧,以身作则,堪为学员的榜样,关爱学员,善能温暖学员的心。
第二个,唤醒生命。每个生命本自具足,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只是大多数生命当下迷了,还没有醒来,内心被乌云遮蔽。师者需要做的不是灌输、给予,也不是强压,而是以心灵滋养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生命唤醒生命。
第三个,因材施教。古圣先贤认为,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是天才、都有天赋。但每个人的根器不同,即信根不同、慧根不同、善根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一人一法,不能万人一法、一法施万人。
第四个,宽严有度。仁爱为体,宽严为用,成长为本。师者要以仁爱之心为心,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既不放任不管,也不严控死管;既不忘记施肥,也不拔苗助长。把握分寸,合理有度。如何判断是否合理、有度呢?一切以成长为本,要以学员是否有成长为检验标准。
第五个,以心为本。心是一切的源泉,是道、德、事的源泉,心上成就了,道、德、事上的成就自然事半功倍。我们的心是被两片乌云所遮蔽,一片叫不明,一片叫贪欲。师者,应当时时透过现象觉察学员的心,并善于转学员的心,转焦虑为安心,转烦恼为自在,转痛苦为快乐,让学员乐学、乐群、乐善、乐事。
第六个,注重修行。心性教育会引导学员积极践行“五个一”,就是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和日行一善。要践行好“五个一”还要训练两个基本功,一个叫定静力,一个叫觉知力。
第七个,传道解惑。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概述,那就是“道”,或者就叫“心”。道是个多义字,有多种内涵,如果把其中最核心的总结成三句话:一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法则;二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三是宇宙生命的真理真相。这三句话也对应了儒、道、释。传道并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要遵循孔子的教育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发言,祝愿心性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就幸福、圆满、觉悟、自在的人生。
茅忠群
2025.6.20
文章选自方太文化,2025年6月27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苗绿
图书介绍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讲述了苗绿博士作为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在个人成长、海内外求学、创办智库、国际交流、民间外交、为国家建言献策等过程中的诸多故事与心路历程。作为慕尼黑安全会议青年领袖代表,苗绿博士曾对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开启 2021 慕安会第一问;她是比利时国王会见的七位全球青年领袖之一;她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推动了国际间青年的交流互鉴,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回信;她经常受邀参加国际高端论坛,在巴黎和平论坛、多哈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参与设置议程,打造国际交流新叙事,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智库人的风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